媒介融合中新闻评论的创新与发展
——以《新京报》新媒体实践为例

2019-03-20 13:55周婧奕
传媒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京报传统媒体媒介

周婧奕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新闻评论是在对新闻事实进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意见的新闻体裁,和新闻报道一样,反映出不同时代社会所发生的变革。当前,在媒介技术发展与社会变革背景下,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过程中积极创新新闻评论,继续发挥着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一、当前新闻评论转型的背景

(1)社会环境复杂化,呼吁多元评论主题。我国新闻评论的发展经历了由管制到开放的过程,随着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到来,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闻不再完全服务于政治宣传,这一时期开始新闻评论内容开始从单一走向多元。近年来,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迁与分化,导致社会中形成新的群体与其精神、文化诉求,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矛盾的多样化。因此,亟须新闻评论在主题选择上兼顾不同群体的多种需求,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维护社会长期稳定发展。

(2)媒介生态动态化,催生多个评论主体。20世纪90年代后期,互联网进入人们视野,网络媒体随之兴起,互联网传播方式的产生,将原本趋于稳定的媒介生态置于巨变之中,新技术冲击了传统新闻业生产的各个方面,新闻评论的主体由单一转向多样,有学者认为:网络评论的主体有三种,分别是传统媒体精英、网络媒体评论团队、网民评论。尤其,在微博、微信等大众化社交平台诞生后,一方面催生出大量新媒体评论团队,争先充当互联网中的新型意见领袖,另一方面,成千上万的网民围绕社会热点事件各抒己见。新、旧媒体交融、互动的媒介生态,催生出多个评论主体,传统媒体对于话语权的垄断遭到挑战。

(3)媒体发展必要性,需要赢得媒体公信力。互联网迅速抢夺了传统媒体的用户,使得一系列纸媒处于或正面临休刊的境况。因此,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过程中,应分析自身优势,致力于提供优质信息,保持媒体公信力,方能在众生喧哗的网络环境中获得长远的利益。作为一家媒体塑造自身形象的重要方式,新闻评论通过表达对于社会事件的立场,传递着媒体价值观与社会关怀,有利于赢得媒体公信力,是传统媒体当前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二、媒介融合:新闻评论转型的模式

(一)利用新渠道,延续——创新型

新闻评论彰显了一家报纸的风格与价值取向,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倾向于利用新媒体平台,维持已有的媒介影响力。在“延续——创新型”的新闻评论里,纸媒选择“保持原有板块,增加评论内容”的方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有新京报、人民日报等。延续中创新的新闻评论,有利于在媒介融合中既保持原有纸媒风格,又够扩大受众群体。以新京报微信公众号“新京报评论”为例,自2014年2月该公众号创立以来,已累积发布6640篇原创文章,成为新京报微信矩阵中的中坚力量。

“新京报评论”于纸媒评论的延续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延续纸媒时代“积极、稳健、有见地”的评论风格,即多以批判的角度切入对事件的评论,以鲜明的观点对新闻事件中所呈现的社会问题予以坚决批判,有利于对引导读者剖析新闻事件。其次,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为旨趣。“新京报评论”通过对新闻事件进行快速、全方位分析、评论,坚持在众声喧哗的网络世界中为读者提供一个理智与安定的声音,有别于众多自媒体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浮躁与煽情,有利于舆论气候朝着客观、冷静的趋势发展。

在“延续——创新型”模式中,“新京报评论”的创新性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利用新媒体文本的不受限性,突破纸媒有限的版面空间,极大增加新闻评论的内容。例如,《新京报》在报纸上设有“社论·来信”“时事评论”两个板块,而其微信公众号“新京报评论”将板块细分,设有“新京报快评”“京醸馆”“新京报社论”“新京报专栏”等几个板块,兼顾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深入性、专业性与政治性。其次,打破“专业评论”传统,面向社会征稿,扩大评论主体。“新京报评论”启动平台开放计划,面向社会进行有偿征稿,鼓励更专业、多元的见解,有利于调动读者对于新闻事件思考的积极性,为新闻事件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分析视角。

(二)依托新渠道,完全创新型

传统媒体在新媒体中的新闻评论实践,需要考虑到互联网这一媒介的渠道优势、受众特征、内容需求等。在“完全创新型模式”中,新闻评论公众号不是纸媒业务的线上复制,而是结合新媒体传播的特性,通过精准定义受众,实现传统媒体线上影响力升级。该种模型的核心在于“细分受众+贴近原则”的新闻评论定位,新京报旗下微信公众号“沸腾”就是该类模式的代表。与传统新闻评论相比,“沸腾”从以下三方面创新,成为新媒体评论成功运营的代表之一。

首先,精准定位,多种互动形式增加用户黏性。“沸腾”将目光瞄准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一方面,推文内容重视对教育的思考,多刊登于青少年教育相关内容,此外,提供年轻人关注的具有时新性、趣味性的新闻评论。同时,为维护与用户黏性,“沸腾”的行文风格轻松活泼,运用可视化呈现形式,且在文章形式上加入文末投票环节,使读者不仅可以通过留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且能够更加直观地通过投票表明自己的观点,增加用户与推文之间的黏性。

其次,选题多元化,贴近受众生活。传统报纸评论在选题上多偏向于硬新闻,着眼于国家、政府、社会等宏观层面,而新媒体评论在选题上不拘一格,“沸腾”在选题更加贴近受众生活,关注青年人生活中衣食住行、娱乐、教育、就业等方面,为受众提供获知自身群体利益的途径。

再次,中立角度切入,注重延伸思考。传统媒体时代,新京报评论以“积极稳健有见地”为理念,强调评论的批判性,以长久的耐心和韧劲推动国家点滴进步。互联网时代,“沸腾”的评论风格少了一丝尖锐,语言多了一份柔和,评论多以中立的角度切入,对新闻事件进行全面剖析,新闻评论由过去对“点”剖析,转向“面”的解读,更加注重为读者提供延伸思考的空间。

三、媒介融合下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

(一)顺应新媒介,实现受众细分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媒介融合绝不仅是新旧媒体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融合,而是需要将互联网传播的思维运用新媒体运营。新闻评论作为媒体塑造自身形象的有效途径,转型过程中需要适应互联网媒介的传播特性,认清当前随着社会分化与技术赋权,受众对于评论需求多样化的现状。在我国当前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下,新闻评论中,各大传统媒体通过开设新媒体账号、增强评论时效性、增加评论板块等方式维持媒介影响力。在顺应互联网思维方面,越来越多传统媒体通过开设具有互联网色彩的新媒体评论,挖掘新的受众群体,通过细分受众的方式进行点对点的垂直化内容生产,实现精准化信息投送,提高传播效率。

(二)注重时效性,多种主体发声

纸媒时代,报纸因生产的周期较长,信息传播时效性远不及新媒体,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内容产生时效滞后,是导致关注人数减少、用户黏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新闻评论在媒介融合时代的发展,需要一边坚持“内容为王”的观念,为读者提供优质信息,另一边加强新闻敏感性,在重大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发表评论,通过邀请多个评论主体,发出多种声音,力求呈现对于新闻事件的多角度观察,通过推文的速度和质量获得公众好感。

(三)重塑公信力,坚持舆论引导

媒介融合作为国家级媒体发展战略,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作为媒介融合的主体,传统媒体在当前社会公信力下降,新闻评论应坚持履行沟通社会各界的“公器”职能,积极引导公众坚持正确的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舆论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闻评论作为制造、放大、缩小、消解舆论的主要途径,其重要性应被传统媒体意识到,通过重塑自身的公信力,巩固自身话语权,为自身长远发展奠基。

四、结语

本文分析了新闻评论在当前环境下创新与转型的背景,以新京报新媒体实践为例探究其评论转型的两种模式,并且分析了媒介融合策略下新闻评论发展的趋势,笔者认为,在众声喧哗的当下,媒体必须通过评论途径夺取话语权,谋求自身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京报传统媒体媒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全国结婚率“五连降”
《每日电讯报》和《新京报》关于十九大新闻评论的比较
书,最优雅的媒介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