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歆缘 黄诗涵 宋昱锦 宋馥岑 朱杰敏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 201620)
当前,我国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被信息化的浪潮不断侵袭逐渐衰弱,一些珍贵而古老的民间艺术与文化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云南山歌文化也是其中历史悠久却日渐式微的一种。云南山歌文化作为我国珍贵的艺术瑰宝,由于宣传及创新力度不够,近年来没有能够重新焕发生机。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在网络上被改编成一些低俗的歌曲,大众对云南山歌开始产生了“土”、“俗”的偏见,实在令人痛心。云南山歌文化面临的困境也代表着许多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前的问题,如何使其重获新生,在信息化时代有良好的传承,这是值得我们青年一代思考的问题。
云南山歌是我国人民的艺术瑰宝,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云南山歌中的许多种类已经成功申遗。其作为研究古代社会农耕文明的重要资料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包括着体现长久以来当地社会文化风貌的历史、哲学、文化、社会等等内涵,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地域的文化习俗,生产方式等社会状态,并且通过进一步结合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可以反映出当地民众对于情感和心理上的追求。从文化多元化的角度来看,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二十余个少数民族使得云南拥有着丰富多样的历史、民俗和品牌文化资源,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茶文化、东巴文化等等。而云南山歌文化作为云南特色文化的一个典型体现,得益于文化的多元化,为其创造了良好的创作基础,也就此发展出各民族各富特色的山歌。藉由这样的多样性,山歌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也成为可能,多样性的山歌文化正是驱使山歌文化产业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天然的生产资料[1]。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宣传和创新力度不够的云南山歌,迟迟不见改革成效,甚至屡屡被黑化改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山歌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承认并纳入国家文化保护行列已有多年,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我们可以说山歌至少在形式上获得了一定的保护。然而,传统的保护手段并不能让山歌文化发扬光大,恰恰相反的是,仅停留在发现,搜集保护和族群内部传承的保护手段正导致山歌文化渐渐失活,陷入“存在文化”的困境[2]。除此之外,本应讴歌纯朴感情与劳动精神的云南山歌,竟然在网络上大量被改编为歌词低俗不雅的歌曲,这不仅让人们对云南山歌有了误解与质疑,更是对传统文化的摒弃与不尊重。
不过,在当前“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云南山歌文化面前也有着巨大的机遇。弥合文化差异,是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绕不过去的话题。这不是消除文化间的差异性,而是要通过沟通交流,消除由于文化差异而带来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理念上的分歧。中国传统音乐作为带有着强烈民族性却又世界共通的文化载体,一方面代表着中国声音和中国态度,另一方面能够在弥合文化差异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讲,云南山歌的传播更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倡议的一招好棋,对于建立良好国家形象,打响中国招牌有着良好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如果还想要焕发新的活力,以网络作为载体,向大众传播其思想已经成为必然。换句话说,云南山歌文化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在信息爆炸时代的轰炸下,能否利用互联网进行广泛传播,激起大众兴趣,实现更深一步的覆盖,成为了云南山歌能否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性一步。对此,我们希望在新媒体时代下,对云南山歌如何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相关建议,使其重新在逐渐趋于多元化的大众视野中占据一席之地,实现传播效率和质量双管齐下的理想效果。
云南许多耳熟能详的山歌创作都是基于创作者的亲身经历,或者由当地神秘动人的故事启发。而公众号的推送,已经成了非常多年轻人获取信息和发表建议的最有渗透性和时代活力的新途径。很多大众对云南山歌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误解,的确,在现如今时代浪潮下,其显得与以摇滚和激烈为主的音乐作品有些格格不入,但这反而有可能成为吸引关注与好奇的一个创新点。当代音乐文化中缺乏真正富有感情,饱含打磨的元素,而云南山歌恰恰饱含一些纯粹与美好的情感,相信深入挖掘之后背后的故事之后,一定能引起相当一部分音乐人的强烈共鸣。除此之外,这些有名的云南山歌也是很多在那个年代生活的人的青春纽带,而这部分人现已至中年,已经算是社会上影响范围比较大的群体。通过公众号这种辐射范围比较大的形式进行传播,激起他们的时代回忆,借助他们的力量,相信能有效地提高传播的效率。
许多山歌的创作与当地的民族风情不无关系。譬如《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唱出了傣乡的风土人情,听后无不让人向往傣乡。此曲主要写的是德宏的瑞丽,这首歌甚至被瑞丽定为市歌。在歌曲中保藏对当地热爱的云南山歌并不在少数,《弥渡山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月光下的凤尾竹》《五朵金花》的创作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包含了许多对当地迷人自然风光的动人描述。
众所周知,云南作为整个中国闻名的云南大省,旅游业大有可为,自然资源丰富的当地还有许多除了大理,洱海之外同样吸引人的宝地。在云南省政府大力拓展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下,如果能够在宣传中加入山歌元素,除了非常有利于山歌的传播,也是加深双方的记忆点,使双方都大大受益的出彩尝试。将还未引起大众注视的云南小众景点和其当地富有特色的民歌结合在一起,寓歌于景,寓景于歌,共同作用,吸引大众注意力。先对当地充满记忆点,饱含美好情绪的云南山歌进行宣传,以歌曲这种更深入人心的方法作为突破口,扩大辐射范围后,在旅游的地点对饱含深情的歌曲进行播放,形成良性循环,形成不可切割的紧密关系。就如同整个迪士尼园区会不停循环相关动画电影主题曲一般,整个迪士尼最饱受赞誉的烟火秀中,如果没有勾起无数美好回忆的主题曲进行气氛渲染,也会黯然失色。以幽柔绵长的山歌作为记忆点宣传,自然是一种对宝贵云南山歌文化的更为深刻的有力传承。
互联网的传播是把双刃剑,会把一些虚假的信息越传越响,甚至大大抹黑了珍贵财富的本来面貌。随着网上有心人的黑化,将云南山歌与一些低俗的语言和不积极的暗示结合起来,大众对云南山歌存在误解,甚至忽视对云南山歌真正蕴藏的宝贵文化的探寻。对于此种情况,还原云南山歌真实的创作背景十分紧要。将云南山歌更多创作背景中充满活力与美好的一面进行挖掘,消除大众不正确的误解,才是云南山歌能够真正萌发光彩的关键性举措。云南人民在唱山歌的时候,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这反映了山歌的本质是一种快乐生活方式的重要来源,是钟灵毓秀的特色景点人文产物,是一种精神文化和物质相结合的旅游资源。有心人完全可以就这一个点进行深度挖掘,改变大家对山歌土、俗、不符合大众审美的成见,探索歌曲蕴含的深层次含义。
值得注意的是,云南山歌具有即兴作词的特点。同样的曲调,经过不同填词,作品想表达的情感完全不受限。目前,云南山歌大多为农民自己配曲、写词、编剧本、导演和演唱,它扎根于乡土民间,离不开农民生活这一主题。
云南山歌的精髓其实在于其曲调,适当地进行改变填词,在多种版本的流传帮助下,完全可以大大增加曲调的辐射度,在与时代的融合过程中,逐渐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例如,从作品题材出发,云南山歌的填词完全可以注重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挖掘,以及对当下流行用语的使用,这对融入年轻人的音乐圈是非常有利的一步尝试。
此举在适当的改编过程中,也能够保留云南山歌的精髓,使大众真正发自内心地接受云南山歌,对其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成功的改编可以扩大传播范围,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引起现代人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关注——了解——喜爱——再传播”的良性循环。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山歌作为特定地域人民日常丰富生活的精神食粮曾得以广泛传播而留存至今。而现在,曾经广泛传唱的山歌哪怕在其发源地境内也已经渐渐走向失传。探究其根本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山歌内容和形式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而更是因为部分不符合公序良俗的内容出现在了山歌的歌词中,使得山歌的整体形象遭到破坏,使其传播与传承更加困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3]。云南山歌其作为传统民族艺术形式的一种,也同样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才能不在时代的大潮中被抛弃。而这种创新也有底线。某些无良创作者为了博人眼球将恶俗歌词加入山歌,特别是一些经典的旋律中,并藉由网络平台大量传播,这不仅不能起到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反而会使得真的好作品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里不仅仅是作为一种道德上的底线,更是文化上的追求。其不仅规范着山歌创作者的写词作曲,也为山歌的创作提供新的材料,并藉由山歌的形式在特定地区内深入人心,成为当地人民共同的价值取向。这样才能使云南山歌文化不断良性发展,而不是落入恶俗亚文化的歪路。
山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离不开创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所说的,“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山歌文化也只有紧紧跟随历史和时代步伐才能继续开创光明的未来,才能激发大众对其的关注与热情[4]。无论是针砭时弊还是家长里短,都可以成为其创作源泉。随着现代元素的加入,山歌也会逐渐褪去“落伍”的外衣,成为一种广泛的音乐形式。而从更专业化的角度来讲,其发展又不仅仅只能靠着张口就来,随编随唱,而是需要经过系统培养和训练才能创作出经典的作品。这就需要地方政府乃至国家层面的支持,无论是资金上对于山歌文化创作和人才培养的资助,还是在宣传上的支持,都可以使得云南山歌文化有着更为广阔和光明的未来。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存在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体现,更是国家文化构建的核心。云南山歌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支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可以成为云南山歌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标尺,为云南山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两者相辅相成,互通互融,紧密相连。在政府部门及热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在将其与流行文化及信息化的传播方式相结合的前提下,相信云南山歌文化一定能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