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伟
(柳林县广播电视台,山西 柳林 03330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依赖互联网的新媒体,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已经变得流行起来。而置身于风口浪尖的新闻工作者该如何在这场大浪淘沙中顺应大势、抓住机会,重塑素质和内涵也显得尤为重要。新闻工作者必须从与时俱进的角度,踏着时代节奏,从知识素养、创新能力、新闻反映度、新闻敏锐度等入手,成为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新闻工作者。
新媒体时代,微信、微博、公众号等新兴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并强势占领了舆论的一大块阵地,很多第一手信息,通过一些大V、网红,迅速传递、推广到大众的视野中。这是一个人人都是媒体人的全媒体时代,目击者发布第一手资料,大V第一时间发布最新信息,网红推广信息,粉丝扩大信息传播,等等,让大家的新闻、信息获得的速度更快、渠道更宽、领域更广,地球在新媒体时代,确实就是一个“地球村”,如此汹涌澎湃的自媒体浪潮,必然使新闻工作者的权威受到挑战,话语权可能有所滞后,传播影响可能降低,信息发布的控制权也被不断稀释、分解。然而,有一部分新闻工作者仍然则固守本土。当然,无论是坚守传统行业,还是转投新兴行业,新闻工作者都必须紧扣时代脉搏,提升自身的新闻素养,以适应新媒体背景下的具体工作[1]。
新闻工作者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状况,所需知识相当广泛,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必然面临知识缺乏的情况,在当前,知识日日新的更新周期环境下,新的知识、新的概念、新的技术、新的生产方式层出不穷,一旦新闻工作者的知识储备不足,新闻工作的“新”就会受到影响,不仅不利日常新闻工作的开展,更有可能影响新闻市场的拓展,进而影响到新闻业务。因此,新闻工作者要保持“终身学习型”的时刻准备着的状态,与时俱进,和时代的前沿学术动态,和新型技术、和新思想以及新兴朝阳产业打交道、互动,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提高知识素养,加强自我更新,“升级换代”,保持新闻工作者符合时代发展的必要的素质和素养,唯其此,才能在报道的时候,以新观念进行判断,以新知识切入分析,进而做到准确传达概念和内容,精准到位。同时,为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素养,定期开展培训讲座进行普及式提升,这些讲座应该是各个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情况、新政策,让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中能够说准话,而不是说“瞎话”,说明白话,而不是“胡话”,以丰富的知识,博学多闻的能力,以多出精品、多出名品为标准,做好新闻工作。
新媒体时代与传统媒体时代,最大的区别是层级减少,越来越扁平化,许多在传统媒体时代,需要多个部门合力的工作,现在借助软件和平台,仅需要少量的新闻工作者就可以完成;其次就是采、编、写、播等环节的扁平化,过去许多图片的采集,必须要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实地录摄,但是,在新媒体时代,则可以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的一些图片,在版权归属明确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借用,这样就减少了新闻工作者的一下工作环节,但这这些环节的减少,是以新闻工作者驾驭新媒体能力的培养为前提条件的,尤其是在新闻时机被抢的情况下,新闻工作者能依靠自身的专业素养,策划深度报道、系列报道,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合理编排声、像、图、文,以丰富的信息量使新闻具有更大的阅读价值和社会效益[2]。
满足大众对信息的需求,是新闻的发布最重要的要求,新闻工作者不能仅仅是简单的信息搬运工,不加思考,就将各种信心一股脑儿地发布在大众的视野中,尤其是对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突发事件的报道,新闻工作者在加工过程中,必须准确了解大众对这些信息的需求点,在真实、客观、公正的同时,引导大众的舆论方向,做到不激化、不堵塞,循序渐进,及时报道,深度挖掘,从而让大众对这些事件有良好的不偏激的认知,在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新闻的舆论引导作用。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闷头做新闻”不再符合当前的工作环境,因此,新闻工作者首先要学会角色转变,积极主动走基层、进一线、访平台,与各种新媒体互动、与大众沟通,通过听取大家对新闻工作的意见,改革新闻传播的具体的方式、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比如群众推送、头条新闻、突发舆情等等,改变新闻工作者高高在上的工作方式,逐渐缩小新闻工作者与新闻受众之间的距离。高度重视反馈回来的新闻信息,健全完善反馈信息的制度机制,整理分类、综合分析,进而及时根据轻重缓急,及时规划新闻发布,及时将群众想要的信息发布出来,通过跟踪报道,为群众解决事件之惑、实践之惑,这样做出来的新闻,必然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对群众来说,是有意义的新闻、实用性强的新闻,符合生活的新闻。
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的敏感度非常的强,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嗅觉。新闻敏感度,既是天赋的能力,也可以是后天实践的培养,多数新闻工作者,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实践,培养出了像猎人一样敏锐的新闻嗅觉。要提高新闻敏感度,新闻的敏感性首先体现在政治敏感性上,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研究,只有对党和国家政策的准确了解,才能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和潮流,才能有较强的政治、经济敏感性;其次生活和实践是新闻工作者的第一手资料,“精明”的新闻工作者,善于从生活和实践中提炼新闻的“敏感点”,有时一些田间地头的生活语言,往往就能成为新闻的亮点;再次,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工作者是全能型的工作者,因此,必须加强写作、摄影、编辑等方面综合提高,才能从不同的视角找到新闻的敏感源;最后,从规律中学习,学会成为一个生活中的好人,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度,并热衷于在流行或不相关的新闻中提取有趣的新闻,这就是新闻的社会规律,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挖掘了很多有价值的新闻事件,提升新闻的敏感性。
在新媒体时代,记者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他们的知识,并发展媒体整合规划能力。满足人们对信息的巨大需求,并高度重视受众的反馈信息,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为观众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更好地完成新闻工作,总之,新媒体时代是一个需要全面提升的时代,人文、科技、天文、地理,不求新闻工作者要做到专家学者的高度,但至少要有基本的科普知识,以便于在实际的工作中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个基本的了解、判断和感觉,而不至于出现恐慌、方向不足等等知识和技术层面的状况,使采访工作更加扎实、接地气,反映民生、民情,为决策提供坚实的生活基础和现实情况,期望本文能为同行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探索性研究,同时我将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新闻工作贡献自己的一分绵薄之力,为县城基层一线单位的采访,为服务“三农”和城镇化进程做好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