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丹 宋 飞
(贵阳广播电视台,贵州 贵阳 550002)
声音记录着时代,时代造就历史,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超脱所处的历史环境而独立存在。纵观中国近现代史,从1922年由美国记者奥斯邦在上海建立的“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开始,这是有记录以来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到如今大到各省市电台、电视台,小到自制视频上传网络,可以说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有麦克风。不同时期所呈现出来的不同传播特点,也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状。
记得20世纪80年代,电视机是中国家庭的“三大件”之一。家人和亲戚朋友聚在一起,欣赏电视节目,为女排夺冠欢呼,甚至是通过《新闻联播》了解国家大事,都算一种难得的奢侈享受。之后的20年,可以说是中国广播电视的“黄金时代”。作为20世纪90年代进入电视台工作的节目主持人,岗位的特殊,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广播电视的蓬勃发展。
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以后,中国家庭的收视收听习惯逐渐发生了转变;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彻底颠覆了中国家庭的娱乐模式。例如电视综艺节目,从央视的《综艺大观》,到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曾经让广大观众趋之若鹜,地方电视台也纷纷推出各种综艺节目,在经历了几年辉煌之后,电视综艺节目开始走下坡路。而网络综艺,以更加平民化和生活化的特点异军突起,《奇葩说》《吐槽大会》这一类网络综艺节目迅速走红。据有关数据显示,网络综艺节目2016年播放量达了257亿次,网络综艺一路高歌猛进。2017年电视综艺市场更是遭遇整体困局,节目内容同质化和创新力不足,加之“限童令” “限韩令” “限选令”和“全明星禁令”等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让电视综艺可供发挥的空间进一步压缩。电视综艺是电视节目的一个缩影,电视服务类节目、电视谈话类节目等都面临泥潭,就连电视的拳头节目形态——新闻也不例外[1]。
传统的电视传播受到新媒体很大的冲击,使其陷入困境,一是传统的电视传播离不开传播的媒介电视机,受众只能在家中等室内环境收看收听电视节目。传统电视传播受到时间空间两方面的制约,其传播的效果大打折扣。二是传统电视传播是以单向输出方式实现,这种方式受众很难实现共同参与和互动交流,这极大制约了传统电视传播。三是传统的电视传播内容形式较单一,不能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需求。正是因为这样,现在电视的受众群体主要以中老年人居多,而八零后九零后甚至是七零后都趋向于新媒体的方式,通过新媒体来获取国内国外丰富多彩的信息。
正因为受众群体的萎缩,曾经被视为培养传媒人土壤的电视行业,如今却成为了诸多优秀传媒人的奠基石。地方电视台主持人也纷纷加入跳离传统媒体的大潮,而对于坚守的主持人,不得不向新媒体学习、总结,寻求改变和突破[2]。
新媒体的表现形式多样、信息发布快、受众选择多等特点和优势,使其发展迅速。新媒体带来问题看法的多元化,也带来更多的信息,但真实性、可靠性难以保证,甚至会出现很多错误信息。而传统的电视传播则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传统电视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绝地反击,就应该认真考虑自身特点和不足,扬长避短并吸取新媒体的优势来促进自身改革。现在,电视传播打破惯有思维,从节目形式、内容到传播方式的创新,都显得十分迫切。
对正在发生的新闻的报道,体育赛事、大型活动、文艺演出等等,直播对于受众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在直播这方面,新媒体远不如电视传播丰富多彩。央视在这方面就确立了龙头老大的地位,省级及地方电视台可以向老大哥多学习,提高直播率,使直播逐渐实现常态化。
媒介融合也是应对挑战行之有效的战略,电视台应抢占先机,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把电视台、报纸、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媒体融合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一种媒介发展的理念,是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的基础上的传统媒体的有机整合。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的电视传播只要能够迎难而上,努力化挑战为机遇。创新传播理念和途径,融合新媒体,发挥自身优势,就会在竞争激烈的全媒体时代重获新生。
对于自媒体,我们的理解是:自己获取的信息通过自己的渠道和方式通知他人,便是自媒体。在现阶段,有声语言传播者不再局限于电台、电视台,而成为每个人的义务。人人都是自媒体,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要。“参与”远比“听从”更富有意义。如今,网络新媒体和手机自媒体已经成为重要社交媒体,新媒体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呈现多元化全方位影响公众生活的态势。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让传统媒体环境下的电视主持人有了更多的机遇,也肩负全新的责任[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历史赋予使命,时代召唤责任,责任彰显道德。电视主持人应加强职业道德。在全媒体时代,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挑战,电视主持人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精神,公信力和自律意识,这些都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电视主持人只有树立了正确职业道德观念理念,身体力行,才能在播音主持事业中勇往直前,实现理想,奉献价值。
电视主持人要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人人都是自媒体,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许多自媒体人盲目追求“眼球效应”,想方设法积累粉丝,扩大粉丝经济。电视主持人不能停留在互联网的信息圈,陷入道听途说的困境,要练就火眼金睛,去伪存真,对自媒体进行情绪疏通。电视主持人务必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不轻信谣言,不发泄私愤。自觉增强把关意识,激浊扬清,引导社会舆论[4]。
践行终身学习的要求。作为电视主持人,要加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的内容包括几方面:一是与专业相关的知识。电视主持人先要做一个杂家,再过渡到某一领域乃至多领域的专家。只有了解并掌握更多领域的知识才能满足时代对主持人提出的这一要求。二是新技术的掌握和运用[5]。
全媒体时代同样也会存在一些荒谬的事情,从崔永元的勇于发声,看到影视圈乱象;从一掷千金打赏网络主播,看到直播平台亟待完善的需要等等,这些曾经都是让我们徘徊和迟疑的理由。然而当我们开始着手这篇文章时,找到了一直以来的答案,在颓废和相信之间,我们选择相信。因为至少还有像你我一样的对这个社会抱有希望,希望他会变好的许多人在努力着。
这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往小了看,中国电视的发展也是一个人成长所必须经历的过程。第一步,不完全相信权威,具有质疑精神是电视人所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第二步,一味模仿只是傻瓜的做法,懂得再创作和思考,是发展必须存在的过程;第三步,找准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勇敢地相信自己、坚定地迈出每一步。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相信自己会做得更好!
我们很赞同柴静说过的一句话,采访不用来评判,只用来了解;不用来改造世界,只用来认识世界。媒体人的道德,是让人“明白”。而整个媒体发展的走向需要每个公民的推动,作为活跃在媒体道路上的主持人来说,媒介传播的功能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有声语言传播的信息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其实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有正确价值发展观的基础上,有声语言传播者需要自身怀揣希望。
时代影响媒体发展走向,影响有声语言传播者的传播方式;同样这不是单程影响,而是双向选择,时代是由一个个的独立个体组成的,根据蝴蝶效应,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因为某一句话而影响未来的媒体走向。我们应该看到,整个时代的发展是向前的,有声语言传播的进程也是在正确道路上前进,正因如此,我们相信未来的发展一定也是正向的、有希望的!全媒体时代,电视主持人认清自己,善于学习,就能实现突围,我们的播音主持事业将会迎来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