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小丽
(长庆油田分公司新闻中心,陕西 西安 710018)
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网络媒体兴起,相比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的宣传载体、宣传手段以及宣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网络传播对于新闻舆论来说有很多有利的方面,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在新时代之下,网络新闻舆论如何根据其时代特征进行积极引导,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大众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自媒体成为时代的新标签,因其互动性强、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成为受众获取新闻的主要途径。在这样的大前提之下,了解新时代网络新闻舆论传播路径是十分有必要的。
(1)网状传播。在新时代下,新闻舆论传播彻底颠覆了传统媒体的方式方法。相比于过去独享信息,垄断信息源、媒体独享话语权的传统媒体,新时代下,网络催生的新媒体依托的是“每一个人都是记者”的强大传播网络。信息传播自下而上,来源于公众生活,大众可以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和其他网络设备将信息传播出去,改变了过去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方式,由此变为可参与、可互动的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2]。
(2)爆炸式传播。传统媒体新闻舆论传播是递进式传播,由媒体经过筛选向特定的受众传播信息,因此传统媒体的传播影响力是由媒体向大众扩散的方式,新闻需要时间进行发酵,有利于新闻舆论去伪存真。相对而言,新时代、新媒体的新闻舆论传播则以微博、微信以及其他媒体平台为媒介进行信息传播,传播速度更快、受众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同时由于大众互动参与,导致新闻事件发生连续爆炸性的效应,舆论持续升温,在这个过程中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但这个过程中由于没有有效的规范方式和手段,新闻舆论容易受到负面因素的影响。
由于传播路径以及传播手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因此新时代下网络新闻舆论的传播相比于传统媒体呈现出符合时代特色的新特征,具体总结如下:
(1)网络新闻时效性更高。时效性是新闻的根本,是新闻价值的关键点。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具有严格的、制度化的生产流程,新闻报道需要经过筛选、核实、编辑等一系列流程,去伪存真最终呈献给受众。但是进入自媒体时代,因为传播平台众多、传播成本下降、传播难度降低,大众从以往信息接收者主动转变为信息发布者和传播者,新闻已经从“最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转变为“正在发生的事件的报道”[3]。时效性要求传统媒体更加严格。但是大众传播的信息是否属实无法得到有效验证,因此就出现了假新闻、网络谣言等现象,对于社会舆论影响是非常负面的。
(2)网络新闻具有多样化的传播载体。新时代下,网络新闻舆论传播摆脱了传统新闻媒介的议程主导模式,而是依托互联网,利用数字技术通过一系列的数字产业链,将大众接收信息的方式变得更为多元。从呈现形式上来说,传统新闻媒介呈现方式为图文、声音、影音等方式,而新时代下,新媒体传播内容的方式和形式则不受空间和时间方面的限制,除了利用光影音之外,还采用即时互动的模式,同时伴随着AI技术的进步,甚至还发展出了人机互动的模式。大众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各类平台进行信息传播。比如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方式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模式,而且新媒体便捷、高效的特性使得这些方式成为大众舆论的新聚集地。
(3)网络新闻舆论呈现出无序性。纵观当下网络新闻的发展,其舆论导向呈现出无序性的特点,内容虽包罗万象,但是却杂乱无章,与传统媒体相比混乱而无序,不能整体、有力的输出价值观。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导致大众人人可传播,每一个传播载体的背后都是一种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而我国规范网络舆论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监管机制缺失,因此造成新闻难辨真伪,网络谣言层出不穷,对于大众舆论导向有着非常负面的影响[4]。
在新时代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虽然新媒体对于社会舆论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高大众参与度,但是网络谣言等负面因素对于舆论的影响同样不能忽视,那么如何构建良性舆论场,引导舆论传播十分重要,具体措施如下:
(1)网络新闻舆论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系统。如上述所说,新时代网络新闻舆论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导致这些负面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是舆论监管的缺失。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新闻舆论传播是以个人为单位,个人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对于信息传播影响较大,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网络舆论监督系统,加强对于网络新闻舆论的监督,对于规避网络谣言十分有效,同时也是引导舆论传播的关键性一步。
(2)主流媒体把握舆论传播主导权,加强正确舆论引导。在信息时代,新媒体浪潮的冲击之下,要加强舆论引导首先需要主流媒体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把握舆情变化,占据舆论领导的有利地位。面对突发事件应当注意新闻时效性,第一时间向大众传播真实、积极的新闻报道,赢得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引导舆论正面、健康发展,从而达到消除网络谣言的目的。另外,引导网络新闻舆论需要的是疏通和规范,而不是生硬地删帖和公告,结合网络时代大众心理特点进行舆论疏导,对于消除网络舆论负面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建立舆论传播预警机制。在新媒体时代下,重大新闻的发生有其规律性可寻,通过分析,平台热点议题到舆论新闻的衍生、爆发直至结束呈现出一定的可控性。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引导网络舆论,应当建立并完善舆论传播预警机制,利用舆情监测软件以及系统分析对新闻舆论数据进行监控,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内容,对于舆情的发展做出判断,进而对新时代新闻舆论传播进行引导[5]。
(4)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制。消除网络新闻舆论的负面因素,以上三点仅仅是引导手段,最核心的问题是政府应当合理利用新媒体,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对于重大事件以及重点信息的发布,政府应当结合传统媒体手段,合理利用新媒体优势,传达权威信息,建立互动机制让大众从正规渠道参与政府政务,从而有效规避网络谣言,更加要杜绝舆论暴力的产生,最终达到有效引导网络新闻舆论的目的。
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导致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比越来越大,尤其是近些年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融合,使得网络新闻舆论成为大众新的表达出口,虽然提升了新闻时效性以及与大众的互动性,但是随之而来的负面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引导社会舆论潮流走向、避免负面舆论对于大众的影响等问题成为目前亟须解决的重点问题。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当认清网络新闻舆论发展的现实,深入分析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疏通和引导,更好地引领网络新闻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