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梅
(河津广播电视台,山西 河津 043300)
融媒体是一种新型的媒体形式,就是利用媒介载体,将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形式将各个方面的资源内容进行整合,由于这些媒体方式具有共同点的同时有兼具互补性,这将会带来内容、利益的相互共融。同时,由于现代高科技与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的相互融合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如今的融媒体环境下,传统的新闻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管是新闻栏目的设置还是报道的内容都需要做出符合时代的改进,引领时代的潮流,给大众提供服务。广播电视新闻想要创新,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保证新闻有内容,质量优良,给大众提供便利。习近平多次在全国的各个会议中提到关于融媒体的发展问题,并对此进行了重大战略部署,推动着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与发展。在融媒体的环境下,不仅将传媒工具进行融合,本质是人的融合,融媒体下的记者需要适应时代传媒的要求,不仅要做信息的传递者,而且还应该具有引导舆论的作用,用自身丰富的知识做到为大众服务,做专家型记者,成为真正的传媒型人才。
在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一般采用视频与音频相结合的方式来制作和传播新闻。这样的方式与传统的制作新闻方式相比有很多优点,能够在一定的期限内获得比较多的关注者,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吸引大众的目光。所以,在融媒体时代,记者要推陈出新,打破常规,实现传播方式的升级。
融媒体时代中,记者采访的途径与语言表达方式也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依据现实情况做出调整和创新。在调整的过程中记者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业务能力进行有效提升,能够独立自主的对新闻问题做出自己的理性判断,分析新闻的真实可靠性,在新闻报道中要将事情的真实情况记录下来,并且要做出客观性的报道,保证还原事实真相。在融媒体的大环境下,记者需要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感知能力,能够及时把握住相关的视频与音频,创造出传播新闻的有利条件。
除此以外,融媒体时代的语言传播给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传统媒体时代,记者在编辑新闻稿件时,大多依据的是新闻八股文等传统思维方式,融媒体时代的记者需要打破这种思维定式,依据所报道的新闻事件本体,采取更为生动灵活的写作形式来构建新闻稿件的框架。现如今互联网技术的发达让众多网络语言层出不穷,而新闻记者在使用这些网络语言迎合大众口味的同时也要注意政治意识与新闻意识的提高,不能一味地追求时代特征[1]。
不同媒介在融合的过程中带来了很多媒体管理上的问题。目前绝大部分的电视台均有着属于自己的一整套节目制作程序与规范,一些规章管理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记者了创新能力的有效发挥。因此,在如今的管理体系中,如何增加记者的自主性,激发记者的创新能力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正是由于高科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与更新才带来了媒介的相互融合,开启了融媒体的时代,新形势下的媒体发展给传统媒体的发展也带来了生机,促进传统媒体向数字化新型媒体一步一步实现转型。如今的数字化新闻媒体形式给汇集者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不单单要掌握熟练的视频、音频制作与编辑的能力,还要求记者能够对多媒体设施设备进行熟练操作,特别是互联网应用程序的使用。这些新技能的熟练掌握给新闻工作者提出了很多工作的挑战与机遇,也是目前新闻工作者在转型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众多难题之一。
在融媒体时代的大环境下,记者采访的模式需要更新换代,寻找转型机会。转型之中面临着的主要问题就是对融媒体的认知,还有如何对融媒体进行角色定位的问题。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让传统媒体不得不进行转型与更新,进一步让传播媒介和方式更加丰富。广播要结合微信、微博等互联网传播平台与一体,建立自己的自媒体公众平台。电视台也要与大众有效及时地进行互动,建立自媒体公众号等形式为大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与信息传递。在进行新闻报道时,不能仅仅依靠音频与视频的单一传播,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互联网新媒体的信息传递与实时互动和共享,不断吸引听众与观众的持续喜爱和关注。
除此以外,在引入新型媒体的同时也能够逐步增加电台和电视台之间的互动,让电台与电视台贴近大众生活,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加强联络。
在互联网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传播媒介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与完善,新闻报道的编辑形式给传播媒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如今互联网发达的社会中,信息传播快,新闻实时共享,每个人都可以被看作是记者,所以传统的媒体行业在信息传播中的垄断地位已经被打破,新闻记者的地位也逐渐在走下坡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新闻记者若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突出重围,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自我定位,加强自我认知[2]。传统媒体在转型的过程中,记者首先应该感受到技术革新带来的变化,让自己的知识丰富起来,感知未来前进的发展方向。
融媒体时代中,新闻记者有必要打破原有的传统新闻工作模式,突破原有的工作惯性,让自己的角色由新闻生产者转化为新闻服务者中去,以大众为服务对象,以向大众提供优质服务为工作内容,采用各种形式的新闻报道和编辑来吸引大众,并能够为大众所认可,给大众提供优质新闻内容,满足大众个性化的新闻需要。
一般,在传统的采访模式中,大多采用的是面对面的采访,在这样的模式下,记者需要采取实践方法来进行采访,有时候也会出现不能够达到采访需求而不被采用的情况。
在融媒体的大环境下,记者被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找到高效率的、事半功倍的新型采访形式。利用多种信息资源来进行采访活动。如今,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经过编辑发布在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上,新媒体已经成为了新闻的巨大载体。由于这些便利条件的产生,新闻记者需要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利用好这些便利条件从中找寻新闻线索,及时了解新闻信息,第一时间联络信息发布者,对于事件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做出初步判断,然后进行对于当事人的采访。在发现新闻线索的同时立即对事件本身进行分析与研究,找寻其中深层内容,探究事件本质与核心,有针对性地进行新闻采访,提高报道内容的质量[3]。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新闻传播行业带来了很多生机与机会,给新闻的传播提供了多种途径与方式。同时,这也给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的业务要求,要求新闻记者不仅要有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还需要具备全媒体素质。在融媒体时代下,这也给培养人面提出了一个培养标准。这些人才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新媒体平台中的信息资源,明确其传播规律,对于新媒体传播途径有很好的了解,能够依据不同的新闻平台要求提供满足其需求的、合适的新闻内容,采用多种方式完成对于新闻的报道和传播。
如今是信息化不断进步的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新闻采访模式已经为时代所淘汰,为了满足大众对于信息资源的需求,在融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新闻记者的各个方面素质和专业的业务能力也需要被加强与提升。在时代的推动下,新闻记者要转变传统思维,以符合大众需求为宗旨,将大众作为服务对象,不断进行工作方法和形式的创新与变革,积极完善自我,提高个人能力,做大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在前进中要跟紧时代的步伐,学习新知识、新文化,在进步中反思自我,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加以克服,在完善自我的同时逐步成长起来,找到在融媒体时代中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