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晶
(中共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近年来,我国的媒体市场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新技术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模式出现了比较大的改变,媒介融合成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媒介融合主要指的是各种媒介组织的相互结合。媒介融合改变了原本的采编方式,让新闻信息的采编、制作、策划以及传播等环节相联系,信息量更大,传播方式也更加新颖。在这一情况下,采编人员的工作模式也出现了改变,需要积极适应这一情况,采取应对措施,提高工作水平。
新浪微博于2018年2月13日发布的2017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3.92亿,其中93%来自移动端,2017年月活跃用户净增长7900万,创下上市以来的最高纪录,实现总营收77.13亿元。截至2017年12月,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信软件,使用率达到了7.20亿,占总体网民的93%。为满足用户需求,微信在2017年增加了“搜一搜”和“看一看”的功能,以此来探索更加满足用户需求的运营模式。这类社交平台提供的服务不断优化创新,吸引了大量用户。信息传播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与混乱,进而发生了一系列的发展问题。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信息传播的门槛比较低,以微博与微信为例,几乎人人都可以注册账号成为用户。每个用户都可以随时随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通过微博或朋友圈发布到互联网上。而这种信息的传播是没有把关人的。信息传播的迅速性可以使我们快捷地了解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消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性,这也是新媒体的魅力所在。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信息碎片化是最大的特点。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发布或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方便快捷地满足自己的需求。然而,信息的碎片化这一特点注定了受众无法全方位了解事件的始末。受众往往在看到事件的冰山一角后就开始大肆传播,从而导致信息传播的混乱,一些媒介伦理缺失的现象在传播过程中愈演愈烈。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信息传播多数都是去中心化的。去中心化这一概念主要是针对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而言的。在新媒体媒介融合的环境下,人人都可以作为信息的发布者,而不是只掌握在专业人员手中。形成了人人都可以参与创造的信息环境。这样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地位,人人都可以作为信息中心,也可以作为信息的接收者。
新媒体的传播平台使得信息的传播呈现放射状,信源由单一化变得更加多元化。以新浪微博为例,人人都可以对信息进行传播,“转发” “评论” “关注”等功能的出现使得信息的裂变更为明显,呈现出病毒式的传播特点。互动性的增强导致传统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下降,弱化了社会主流道德思想观念和主流思想意识,多元化的意识形态逐渐出现。
新闻采编的主要工作就是从大量的信息数据中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加工,最后实现新闻信息的传播与公布。在当前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信息传播的门槛大大降低,甚至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新闻信息的传播。在这种环境下,新闻采编人员的工作难度大大提高,采编人员需要从这些繁杂的信息中进行筛选,需要采编人员提高自身的信息判断能力。
信息产品与其他的产品具有很大的差异,可以被重复使用,这是互联网环境下的主要特征。对于没有看到新闻信息的受众来说,无论何时这一信息对他来说都是新鲜的,这也是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采编工作的主要特点。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采编人员需要把握这一特点,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新闻挖掘的成本。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在媒介融合的发展时期,受众处于新闻传播的首要地位,而采编人员处于次要地位,新闻采编人员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
在目前的发展形势下,业务多元化也是新闻采编的主要特点。对于新闻信息来说,价值越高、来源越复杂、信息含金量越高,信息传播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就越高。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价值越高的新闻,采编过程也就越复杂。采编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除了要核实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与及时性,还需要明确信息来源,并对信息进行反复论证与推敲。在保证新闻真实与新颖的同时,还需要防止新闻来源不实的情况发生。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信息传播模式都是以传统媒体为主,即线性的传播模式。但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信息的传播模式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新闻采编人员的报道模式变得更加系统化与多元化,新闻报道的趣味性与新颖程度也大大增加。同时,受众的信息需求也大大增加,在观看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希望了解事件发生的全过程。因此,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在工作过程中突出新闻的特色与风采。
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编新特点,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对新闻信息价值的判断能力直接关系到新闻采编及传播的效率、质量。因此,新闻采编工作人员要不断增强新闻采编信息价值的判断能力,采集到新闻信息之后,工作人员需要认真分析、仔细研判,最终凝练成为一篇有思想、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同时,要确保新闻信息来源可靠、质量过硬,为了突出新闻传播效果,需要对报道媒体进行有效选择。
在媒介融合环境下要求新闻采编人员的工作理念与工作态度实现转变,创新工作方式与整体的发展方向。对于一个新的事物,人们需要积极去面对。因此,新闻采编人员在面临媒介融合的社会环境时,需要积极面对,勇敢接受这一环境带来的挑战,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转变自身的工作方式与工作态度,为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采编人员的新闻策划能力也直接影响着新闻报道的质量,在当前的媒体发展形势下,新采编人员的竞争日趋激烈,自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也越来越强,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在这一环境下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尤其是新闻策划能力,进而实现新闻报道质量的提高。在目前的发展形势下,全国各个媒体平台的信息来源几乎没有区别,这就需要新闻采编人员从庞杂的信息中挑选出有价值的新闻资源,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
在媒介融合的社会环境下,各个媒体机构的资源与发展水平大致相同,因此这些媒体机构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新闻采编人员的工作范畴与工作要求有了较大的改变,新闻采编工作作为媒体机构中核心的工作,其质量直接关系着机构的整体发展水平,因此新闻采编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与业务水平,更新知识结构,最大程度上提高工作能力。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提升综合业务水平是采编人员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媒体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
研究表明,新闻采编过程中,采编人员需要因地制宜、因事而异,从新闻本身和受众群体层面出发,实事求是地选择和报道。新闻的传播者与受众者之间关联密切,这是新闻采编人员所需要注意的核心和重点。因此,新闻采编人员要合理选择新闻内容、形式、主题、渠道等,不断提高自己的选择水平,确保所采编的内容合理、可行。
总而言之,媒介融合是我国媒体行业整体的发展趋势,对于新闻采编工作的影响也比较大。因此,新闻采编人员需要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来改变自身的工作方式,提高业务能力与专业素养,最为重要的是要具备新闻采编信息的判断与选择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闻采编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