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媒体背景下如何加强出版编辑队伍建设

2019-03-20 12:27:34
传媒论坛 2019年9期

彭 现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142)

出版编辑队伍是出版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出版社及其出版物产品的品牌与竞争力。尤其新技术、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更新,对出版编辑队伍的建设工作提出了更迫切的需要和更高的要求。充分认识加强编辑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编辑队伍建设的原则与思路,并据此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对于出版单位增强竞争力,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

一、新技术新媒体背景下加强编辑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一)从国家战略层面认识编辑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繁荣文化行业,出版业是基础,出版业要振兴,要发展,要突破,除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离不开编辑队伍建设。在新技术新媒体背景下,出版业如何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队伍的建设与提质。因此,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促进出版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兴社强企的根本[2]。

(二)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是新时代出版业改革发展的内在需求

在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大环境、新技术新媒体大背景下,编辑队伍素质也应紧随市场和读者需求,要努力建设政治合格、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编辑队伍,这是目前出版业改革发展中亟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出版的核心和关键是编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编辑的方向和性质决定着出版的方向和性质,影响着出版的荣辱与兴衰。没有好编辑队伍,就没有好的选题策划,就没有优质的出版资源,就没有拳头核心产品。

(三)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是新时代编辑人才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

编辑工作是一项具有自主创造性的工作,其创造性体现在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加工、营销推广等各个阶段,贯穿于编辑工作的全流程,每一环节均要求编辑运用自身知识结构,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创造。目前,受出版行业整体形势影响,出版单位编辑人员面临整体行业压力,职业认同感有所下降。与此同时,随着新技术、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数字出版的蓬勃兴起,对传统出版业造成巨大冲击,对从事编辑工作的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具有数字出版知识与经验的专业编辑人才更加突显其竞争优势。因此,加强编辑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综合和专业素养,有效调动编辑队伍积极性,充分激发编辑人员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对于出版单位的主体工作至关重要[3]。

二、新技术新媒体背景下加强编辑队伍建设的原则与思路

新技术新媒体背景与激烈的行业竞争下,出版单位要生存并获得长足发展,除了要充分认识加强编辑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的同时,还需要树立正确的编辑队伍建设的原则与思路,使编辑队伍建设工作有规可循、有据可依。

(一)坚持长远性原则,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编辑队伍建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以发展的眼光看编辑队伍建设。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出版的整体行业形势也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新技术新媒体要求出版单位的管理者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清晰认识新技术、新媒体不断更新发展的行业发展趋势,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编辑人员的成长需要。为编辑人员开阔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素养创造机会、提供条件。

(二)坚持整体性原则,使编辑队伍建设更为合理科学

对于出版单位的管理者而言,编辑队伍建设要符合出版单位整体的发展目标。新技术新媒体背景下,要充分考虑出版单位内部各编辑部门的设置,以及对编辑人才的不同需求,对本单位的编辑队伍进行合理整合,从整体的角度对编辑人员进行适当配置,将不同特点的编辑人员安排在最适合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尽可能做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三)坚持竞争性原则,为编辑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编辑队伍建设重在激励,出版是面向市场的出版,必须要以市场的竞争性规则来建设编辑队伍。新技术新媒体背景下,出版单位应在制度层面制定合理的人才使用、激励与考评机制。通过实行竞争上岗、进行薪酬体制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标准等手段,使编辑人员在养用结合、奖惩并举、合理竞争、优胜劣汰的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为出版单位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坚持专业性原则,培养编辑队伍专业素养,提升编辑人员业务能力

专业性是编辑队伍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要在编辑队伍建设中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冷板凳一坐十年”,“编辑工作要耐得住寂寞”。编辑的专业修养与能力直接决定了出版物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出版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新技术新媒体背景下,出版单位应通过在职培训与脱产进修、专业学习与综合培养等不同的形式,营造学习型组织的良好氛围。使编辑人员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整体提升自身政治法律意识、编辑专业素质、各项相关技能等,以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三、新技术新媒体背景下加强编辑队伍建设的建议与措施

在充分认识加强编辑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并树立了正确的编辑队伍建设的原则与思路后,还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把编辑队伍建设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对出版单位的发展形成良性推动[4]。结合工作实际,新技术新媒体背景下,笔者认为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可从以下两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创新体制机制

一是在人才制度上,通过实行竞争上岗、进行薪酬体制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标准等手段,不断探索创新并完善人才使用机制、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

二是构建“双效”业绩考核制度。深刻领会《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在一定范围内进一步降低编辑人员的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为其创造社会效益突出的图书产品提供平台以及制度支持和保障。

三是出版单位应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鼓励编辑为争取更好的经济收入努力工作,体现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同时也兼顾公平,通过出版单位整体收入的增长,切实提高编辑人员的收入水平和各项待遇,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员工的利益需求,提高其对行业和企业的归属感与职业认同感。

(二)强化技能培训

一是鼓励编辑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积极进修深造,并为相关人员提供实际支持与帮助,以不断提高编辑人员整体和专业素质,提升其能力与竞争力,以满足更高的工作需求。

二是鼓励编辑人员不断加强理论修养和提高业务能力,积极进行职称申报。对获得中级职称、副编审职称和编审职称的编辑人员不同程度地给予奖励,提高编辑人员申报职称的积极性。

三是整合优化编辑队伍结构,根据不同编辑人员的特点,对编辑队伍进行合理配置,并帮助编辑人员制订合适的个人发展计划,尽可能地激发其工作潜力和创造性,为其实现自身价值提供平台和帮助。

四是为编辑人员提供培训与考察学习机会。根据个人及单位需要,持续为编辑人员提供各种培训。并适时委派相关领域骨干编辑参加包括国内外书展在内的各项重要出版活动,为其开阔眼界、了解国内外最新出版形势和动态创造机会和条件。

四、结语

出版社编辑队伍建设的目的是要培养出一支适应不断更新发展的出版行业形势的优秀编辑队伍。新技术新媒体背景下,出版单位应力争充分调动编辑人员学习与工作的积极性,为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素质、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编辑人才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