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涛
邳州市新城中学 江苏徐州 221300
历史教学是高中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一门考试科目,同时它也是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常识,但是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缺少灵活性,主要依靠死记硬背等填鸭式传统教学方式教学,削弱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阻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久而久之必然会产生弃学、厌学等消极心理。
现代迁移理论提出学习理念、学习方法的进化是一个递进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新的学习理念、学习方法要以旧的学习理念、学习方法为基础的,同时新旧学习理念、学习方法之间又存在互动,即一切新的意义上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在高中历史授课阶段,课堂内容、教学任务、学习习惯等方面都是存在一定联系的,所以现代迁移理论能自始至终贯穿其中。想要理解现代迁移理论必须先理解“迁移”的含义,“迁移”是一个动词,它所表示的客体学习活动,表明学习活动之间可以互相影响的,这种影响效果可以是正向的促进作用即正迁移,也可以是反向的阻碍作用即负迁移。
高考“3+X”改革一见钟情明确指出“命题要把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遵循大纲,但不拘泥于大纲”,创新场景,考察学生已有的创新能力(其中包括迁移能力),所以说高考能力考察中迁移能力是一项重点考察项目,应该受到教师重视。但是从当前的历史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并非如此,高中历史教学任务中有大量需要学生背诵的内容,教师为了保证学生跟的上教学进度,需要占用大量的课上时间督促学生背诵,这种教育教学方式不仅本末倒置,还忽视学生创新能力、认知能力、学习素养的培养和建立[1]。
随着素质教育在各个学校的深入推进,高中历史教育重新重视学生能力培养,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压抑学生创造性、能动性的弊端,采用现代迁移理论不仅教给学生以“鱼”,还能授之以“渔”。孔子很早就提出现代迁移理论的观点,如“触类旁通”、“温故而知新”等等,改变题海战术,而是通过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式,促使学生积极的在课下进行自我学习和反思。这中创新性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习活力,并且教师也转变角色认知,从教育者转变为“引导者”,有更多的精力关心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心理情况。
早期迁移理论有如下四种:1.形式训练说认为注意、记忆等各种官能可以像肌肉一样被训练,并自动地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2.相同要素说认为一种学习之所以能够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是因为两者有相同的元素,有学者后来总结到两种活动中有共同的成分才能发生迁移。3.经验类化理论认为对原理学习得越透彻,对新情境的适应性就越强,迁移也就越好。4.关系转换理论强调顿悟是学习迁移的一个决定因。
现代迁移理论认为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也就是说有意义的学习都同之前的学习活动存在联系,后来的研究者又进行深入探讨,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发挥作用,并认为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对迁移存在影响[2]。
首先由点到面,示范点拨。历史事件都富有个性,但也存在共性,在“近代民主革命”专题中,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得知二者都是农民组织的以反对中外反动势力为目的的农民起义运动,但是在组织发展情况和主要斗争矛头方面又存在差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同样的方法分析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共性和个性。其次由浅入深,加强训练。对于已经具备一定历史知识基础的学生来说,对问题的思考维度不应该只停止于“是什么”和“为什么”方面,还要探究“怎么办”,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法,为学生提供当时多种历史环境材料,让学生自己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3]。如在学习“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的专题时,除了让学生掌握政治变化措施外,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身处刚刚建立起的新中国,如何将促进社会经济更快发展呢?
现代迁移理论在认知结构方面的具体方法变现为变式、比较、体系化三方面,这是在充分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能力训练,以比较方式为例,包括纵向迁移、横向迁移和立体迁移,如在学习“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专题时分析三次统一战线背景下革命目的、成分和人物的共性和个性,并深刻理解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所以建立比较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历史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历史学习没有尽头,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历史应该超越应试的目的,而应该处于自身的兴趣和爱好,现代迁移理论激发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不仅传授历史知识还传授学习方法,学生能在正确学习方式的指引下完成自主学习任务,这也符合素质教育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