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网络流行语的特点探究

2019-03-20 11:03
传媒论坛 2019年21期
关键词:流行语语义口语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网络语言是产生并运用于网络的语言,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这种语言形式在互联网为媒介的传播中有了极快的发展。这样一种简介凝练、传播迅速的语言,有着极强的时代性,通过对近5年来网络流行语的分析,总结其各方面的特点,便可窥见其发展趋势,从而对其进行规范和引导。

一、内容特点

(一)时代性强

从《咬文嚼字》每年评选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就可以看出,网络流行语有着极强的时代性,扎根于社会之中,反映出了社会情态和主流价值观。随着网络文化的日趋成熟,网络流行语也渐渐和时事热点、社会现象相结合。

比如:“失联” “网红” “吃瓜群众” “油腻” “官宣”等等,由于网络文化中的“从众心理”,大部分网络流行元素也紧跟网络大咖、社会名人的脚步,折射出较大的“名人效应”,往往名人的动态会引发较大的社会反响。同时,由于时事热点的高频率出现,这种类似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的强调,会使某一事件令人印象深刻,自然也成了网络流行语。

同时,网络流行语的时代性强还反映在与政府政策的紧密相连上。政府导向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网络流行语可以丰富政府的公关语言,增添其亲民性和活泼型;另一方面,政府的一些高频用语和新政策也往往会成为网络流行语。

在2015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 “要进一步提高中国护照的含金量,大家可以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样的话语,其中“任性” “说走就走”这样的网络流行语,用得既贴切又亲切。在主动吸纳精彩且合乎汉语言规范的网络流行语后,两会的语言更加丰富了,文风也更开放、更接地气,这是对一些网络流行语的“二次宣传”,也为网络流行语如何登上“大雅之堂”提供了参考例本。

并且,不难发现,在五年间,每一年都会出现有关政府政策的网络流行语,如:“顶层设计” “互联网+” “供给侧”“不忘初心” “命运共同体”等等。政府政策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每年出台的新政策也往往是社会的热点,被人们津津乐道,在网络上也积极发表自身的看法,各种网络自媒体也不断引用这些新政策和新话语,出现频率加大,也就使得这些成为网络流行语之一。

(二)概括性强

在快节奏的生活节奏和碎片化的微文化传播下,人们都更加注重用“标签”来概括事件的中心思想、反映事物的本质,以求达到在更小的移动客户端页面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

网络流行语是以网络为主要媒介进行传播的,由于网络即时性强的特点,网络流行语也拥有极强的时效性,这就要求网络用语精简凝练,能用较少的字数表达出自身的主要思想内容,所以,网络流行语也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例如:“断舍离” “高大上” “葛优躺” “巨婴” “杠精”等等。这些网络热词用极其简短的字词组合,往往表达出超脱表面意义的含义,用高度概括性去归纳总结社会现象和表达意思。

例如2016年网络热词“互联网+”,它是由“互联网”三个汉字及“+”这一符号构成,意为是“互联网加各个传统行业”,这一概念由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后经由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各类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进行广泛传播,其内涵十分丰富,引发了全社会不同行业的不同解读。

但与此同时,由于对高度概括性的一味追求,也产生了其规范性较差的问题。

目前,网络管理尚未能有较为完善的体系,所以网络文化的规范性较差,这也是为什么其难登大雅之堂的原因之一。网络流行语主要以网络为媒介进行传播,受众广但是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草根性强,对于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也是仅仅凭借主观臆想和社会经验进行理解和使用,缺少查询、认知这一步。

而网络流行语的生成和传播完全是网民的自发行为,没有相关系统的知识,所以在造词遣句方面尚有不足,一方面造成了网络流行语不系统、使用不规范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让网络流行语的具体含义无法具体明确下来。

(三)构词方式多样

网络流行语的构词方式多种多样,有“拼接式” “概括式” “标签式” “谐音式”等等。

所谓拼接,就是从一句话或几个词当中截取几个字,拼接成另一个词汇的构词方式。如:“高大上” “断舍离”等等。

这种方式类似于断章取义,从一句话或几个词当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字将其拼接。从分析来看,这样的拼接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固定的搭配格式。如“高大上”就是截取“高端、大气、上档次”这三个词的首字组合而成,这样的构词方法方式简单,易于操作和传播,但是因为没有成系统的拆解组合规律,也会导致表意不明、歧义较大的问题。

概括式就是将某一事件进行浓缩概括到一个词语当中的构词方式。网络时代对信息的传播提出了迅速、简约、吸人眼球的要求,这些事件往往具有一定的情节和丰富的内涵等待被挖掘,于是网民就会从某些特殊的角度出发进行解读,从而用凝练的词语进行概括并传播。

二、表达特点

(一)口语倾向强烈

网络流行语的这一特征也是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决定的,网络使人们的表达更加方便和随性,发表评论和看法时不要求书面化的表达,大多数人选择更多地使用口语化表达,来用这种更加贴近自身心灵的方式抒发个人情感和喜好。

比如2014年的“你懂的”一词,用来表示无需说明或者是由于话题敏感而不愿说。再比如2016年的“一言不合就××” “套路”等等,都来源于口语的一时之快而广泛流传。

这种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与汉语的发展史不谋而合,文言方面呈一个倒U型趋势,与口语的差距两头近、中间远,最终还是回到与口语差距不大的程度上来,并且,唐以后出现的白话则一直注重与口语的联系,如唐代的变文、宋元话本和元明清的小说,甚至出现了对口语表达的直接描写。

口语和书面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网络流行语出现这样的“回归口语”的表达方式的趋势是可以接受的,它的走红也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是否可以试图用现在睿智、诙谐的口语去把与口语相距最远的古文进行“二次翻译”,使人们可以更容易和普遍地接受晦涩难懂的古文。

(二)语义泛化

微文化的主要特点就是碎片化和即时性,这也就要求网络流行语需要有极强的概括性,在形式和内容上做到简洁凝练。在此前提下,概括出来的词就如同缩句一般,虽然简洁明了,但是也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又因为其本身的即时性所限制,所以很少有人去真正地查明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反而回归到人的个体经验中来判断和使用。比如2017年的“油腻”一词,原只在冯唐、高晓松等人的影响下被理解为形容不修边幅的油腻大叔,但是因为只传播了这个词,而忽略了原本的文章语境,便出现了泛语义化现象,将这个词又用来比喻油腔滑调、世故圆滑、邋遢不堪的人,因而“油腻”一词的语义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多次延伸,多出了许多的含义。

从泛语义化的现象之中,还可以发现,虽然我们对某一词的语义进行了扩展和挖掘,但是语义并不会与原意偏差很多,并且它们之间是存在着正向关联的,我们可以将其理解成把由一条线段拓展为一个半径大于线段之长且圆心角小于180度的扇形,而不会变成圆心角大于180度的扇形或是一个圆,究其原因,是中国乃是伦理本位的社会。我们从家庭关系推广发挥,而以伦理组织社会,消融了个人与团体这两端,突显了家庭和伦理的地位,我们每个人都有相近的伦理关系所系的义务,并由此联结成为一种组织,正是因为相近,所以它没有边界,也不形成对抗,所以人们的观念也就相近,思维方式大致相同,与语体本身也就难以产生较大的歧义,泛语义化想象也就得以滋生。

三、传播特点

(一)草根性强

网络流行语主要采用从下往上的传播方式,有着明显的草根性,不管是传播网络流行语的人员,还是传播网络流行语的媒介,都具有草根性。首先从创作源头上来看,大部分网络流行语的创作者都是广大的网友,这些人员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也多多少少存在一定的草根特性。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网友提供了较为开放的平台,网友可以自由发挥和创作,从各人的主观思维出发,进行积极地创作和传播。

创作源的草根性让网络流行语更加言简意赅,形式简单。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较为灵活,词性多变,经常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词性的变化从而达到表意的目的。

(二)传授主体趋于一体化

一般来说,传者和受众的双方的关系是单向的和线性的,两者之间一般缺少互动性,但是在网络新媒体的语境中,呈现出一体化的传播特征。

网民既是网络流行语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同时也是接收者。在网络传播中,由于更加的开放,几乎人人都拥有话语权,人们对网络信息已经不是简单的被动接收,而是通过各种网络社交平台和自媒体平台发声,从而成为网络流行语创作和传播的主力军。同样因为网络的高度发达,已经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随时随地可以接触到网络文化,所以网民也是网络流行语的接收者。

五年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蓝瘦、香菇”和“网红”的出现,这样“职业网络传播者”的出现,是网络文化又一次腾飞的有力例证,他们对自我进行架构,多运用灵活多变、具有地方或个人特色的语言来吸引大量的关注度,一些“金句”自然而然地也就在高关注度中迅速传播。

随着网民群体的壮大,也愈发凸显网络文化更新迅速地特点,网络传播者也会在接收网络文化的同时,逐渐粗浅地消化理解其中的主流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受众的心理和个人喜好,投其所好,有目的性地进行网络流行语的传播。

(三)传播具有周期性

李彪基于新媒体环境与危机社会的双重背景,针对网民关注度的变化趋势将网络事件的场域传播划分为潜伏期、爆发期、蔓延期、反复期、缓解期、长尾期六个阶段。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周期性大致相同,黄恒和袁小群将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周期划分为潜伏期、蔓延期、病毒期、衰退期和长尾期五个时期。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前三个为潜伏期,热度增长缓慢,接下来四个月的蔓延期开始有明显增长,紧接着的三个月病毒期呈现出剧烈的波动上升的态势,衰退期和蔓延期相反,热度开始明显下降,最后的长尾期虽然平缓态势,但较于潜伏期热度有了显著的提升。

四、总结

近五年来的网络流行语在内容上呈现出具有政府导向性、概括性强、口语倾向强烈、语义泛化、时代性强、规范性差的特点,构词多用拼接式、概括式、标签式、谐音式的方法,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词性多变、草根性强、传授主体趋于一体化和周期性的特点。充分了解了近五年的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对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窥见未来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趋势,同时,为对网络流行语进行规范提供参考和启发。

猜你喜欢
流行语语义口语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语言与语义
大学流行语考察
酒中的口语诗
巧借 流行语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口语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