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 凯
自浙江省2014年最先提出“特色小镇”的概念并成功运行,特色小镇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推进特色城镇的建设。然而,在特色小镇的建设推广过程中,个别地方出现了照搬照抄、特色不鲜明、产镇融合度不高的现象,使特色小镇的发展偏离了其真正的内涵[1]。为规范特色小镇的发展,避免模式雷同,2018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明确提出特色小城镇高质量的发展机制,确保特色小镇的发展质量,提升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水平。基于此,本文以茶山坳特色小镇为切入点,分析研究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策略,以期对特色小镇的研究进行有益补充和拓展。
衡阳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地区,是中南重镇、国家老工业基地,茶山坳镇是衡阳市区的东大门,也是衡阳西南云大都市区卫星城镇,总面积6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万人。茶山坳镇距市区仅20分钟的车程,距离衡阳高铁东站仅10分钟车程,境内有多条高速公路与铁路经过,交通优势十分明显。近年来,茶山坳镇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与城郊优势,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乡村旅游,现为衡阳赏花第一镇、湖南现代都市休闲农业示范镇。2017年,茶山坳镇入选全国第二批276个特色小镇名单,成为衡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以此为契机,茶山坳镇正大力打造建设高标准的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
茶山坳镇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生态环境保存良好,十分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境内种植了大量的蔬菜水果,如白菜、萝卜、凉薯、葡萄、梨子、桃子,是衡阳市农产品的重要供应基地。
利用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独特优势,茶山坳镇全力打造衡阳赏花第一镇。一是在发展梨子、桃子、李子等多种水果产业的同时,利用其花期长、花开绚丽的特征,发挥赏花观景作用,设计了一条十余公里的赏花路线;二是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在茶山坳镇田心村建成了衡阳和湖南省唯一的十大名花谷,种植了大量的含笑、玉兰、茶花、梅花、菊花等名贵花卉,打造四季皆可赏花观树的度假休闲胜地。
但是,茶山坳镇的农业仍处于以种植、采摘为主的初级阶段,乡村旅游产品大多处于观光型阶段,缺乏互动体验式的旅游产品;农业与旅游业关联融合度不高,缺乏有效整合;乡村旅游配套设施较为薄弱,不能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茶山坳镇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类型多样,既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又有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自然资源方面,湘江从茶山坳镇北侧蜿蜒穿过,湘江两岸风光迤逦,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境内丘陵连绵,森林覆盖率高,其中有相传“一鸡鸣三县”特色的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的鸡公峰。独特的自然资源也为发展观光农业提供了先天优势,茶山坳镇依托特色农业与近郊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形成“农业+旅游”的业态发展模式。历史文化方面,有雁城三大名塔之一的珠晖塔、茶山坳古墓群、唐宋青瓷衡州窑址以及金甲岭古镇等历史文化资源。
但是整体而言,茶山坳镇缺乏特品级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单一,各景点资源的关联度较低,对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深度也不够,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导致小镇发展内涵不足。
茶山坳镇地处湘南丘陵地带,境内有大量的农林用地,城市建设用地散布其中,整体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布局特征。由于茶山坳镇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小镇整体布局较为松散,分区之间联系较弱,特色不突出。重建设轻规划,对生态环境特色保护不当,城镇建筑景观与自然环境景观互不协调,与茶山坳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有一定差异,尚待改进。
特色小镇是集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及一定的社区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开发项目,是产镇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2]。本文以特色小镇的核心理念为基本出发点,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及发展特点,探讨茶山坳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策略。
特色小镇建设以引导特色产业发展为核心,坚持产业立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茶山坳镇依托资源禀赋,形成“农业+旅游”的业态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一是要完善乡村旅游的产品业态。随着旅游休闲化升级步伐的加快,乡村旅游产品经历着从单纯享受田园风光到参与农耕文化体验,从农家乐到休闲度假模式的转变,在此背景下,茶山坳也要重点打造一批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乡村精品旅游度假产品,既要让游客愿意来,又要让游客留得住。
二是以乡村旅游发展为引擎,促进茶山坳镇产业联动和融合发展的新格局。通过培育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生态观光、互动体验式的休闲度假游,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同时,依托特色农产品,大力发展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业与工业深度融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全面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良好的自然山水格局是茶山坳镇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茶山坳特色小镇建设中应处理好城镇空间布局与山、水、田、园、林的相互关系,保护好小镇原有的自然山水及田园风光,将山水田园风光渗透进空间布局当中,形成良好的自然景观基底,形成“景镇合一”的发展格局[3]。
乡土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其来源于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体现的是乡村共同记忆与文化基因传承,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土文化根植于其所依附的土地,并影响着乡村空间的形态表达及居民生活习性的养成,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很多乡土文化逐渐走向了没落,城镇建设陷入了“千城一面”的泥淖。在茶山坳特色小镇建设中,应保护好珠晖塔、茶山坳古墓群、唐宋青瓷衡州窑址以及金甲岭古镇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完善好村落格局,同时深入挖掘茶山坳的山水文化与农耕文化,丰富茶山坳镇的文化内涵。
在茶山坳镇特色小镇建设中要坚持规划先行的理念,做好顶层设计,引领特色小镇走上一条健康而有序的发展道路。
根据茶山坳镇的地形地貌、建设用地、产业布局等情况,茶山坳镇空间布局为“一心,一带,两轴,四片区”的模式,“一心”为南部的镇区综合服务中心,镇区综合服务中心依托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重点发展商贸、商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镇区的综合服务能力;“一带”为贯穿镇域北侧的湘江风光带,形成滨水旅游休闲发展带;“两轴”为乡村旅游发展轴和城镇发展联动轴,两轴串联各主体功能区,成为促进小镇经济发展的引擎;“三片区”分别为“古镇文化体验片区”“都市农业休闲片区”“运动休闲体验片区”,三区特色明显而又相互补充,共同助力乡村旅游的发展。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特色小镇的建设将会对城镇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融合了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社区等多种功能,其本质在于对特色小镇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自然生态进行综合分析,充分挖掘特色小镇的特色资源与发展潜能,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小镇。因此,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我们要紧扣特色小镇的内涵,定位准确,通过规划设计手段促进产业发展,保护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化空间布局,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