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专门职业型研究生院的问题及改革策略

2019-03-20 06:02:05马庆春高立伟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5期
关键词:研究生院人士研究生

□徐 丹 马庆春 高立伟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社会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社会对具有较高职业实践能力的专门职业型人才的需求不断高涨,在这种社会经济背景下,日本于2003年设立了专门职业型研究生院,其目的是培养具有高度职业实践能力的专门型职业技术人才,创设十余年来,到2016年8月为止,日本设置专门职业型研究生院的大学已达到117所,专业数已达169个,专业类型覆盖法学、教育、商务、会计、公共政策、临床心理、公共卫生、知识产权等领域[1]。日本专门职业型研究生院在规模和制度上得到了一定程度上普及和发展,并在对社会人士的继续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调查显示,2015年度,日本专门职业型研究生院的社会人士比率高达约50%,明显高于普通研究生课程的社会人士约12%的比率。日本专门职业型研究生院为社会人士提供了更高端、更专业的高层次教育平台,但日本专门职业型研究生院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日本专门职业型研究生院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缺乏灵活性。专门职业型研究生院及在籍学生的数量未能达到预期,制度缺乏灵活性。具体表现为:设有专门职业型研究生学院的大学数量以及在籍学生数量呈减少趋势。调查显示,2009年设置专业职业型研究生院的大学数达130所,到2016年减少为117所,专业数量由184个减少到169个。在籍学生数量也由2011年的21,807人减少到2016年的16,623人。入学学生数由2009年的8,274人减少至2016年的6,999人。

(二)教师间沟通协作不畅。在专门职业型研究生院设立之初,为保证其教育质量,确保其独立性以及完善教师组织,标准规定专门职业型研究生院专职教师原则上不算入其他课程的专职教师数量内。此措施虽然保障了专门职业型研究生院专职教师的独立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同其他课程教师间的交流以及合作。

(三)合作体制不健全。专业职业型研究生院同社会相关业界及职能团体等部门合作体制不健全。表现为教学计划不能准确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要,专门职业型研究生学位的附加价值未能得到社会的广泛理解,专门职业型研究生学位重用和升迁等与社会机制脱钩。究其原因为未明确专门职业型研究生学位和职业资格的关系。而且企业在雇佣事务性职员时,往往沿袭以往人事评价制度,不重视较高的专业知识,从而导致日本在专业性要求较高的领域,生产力无法提高。相比之下,在美国,研究生学院明确地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学院以及专业职业型研究生学院,社会对专业职业型研究生学院的评价及认可度较高,取得专业职业型研究生学位和重用升迁等社会机制紧密相连。在德国和法国,一般情况下,学位作为职业资格的一部分而存在。世界各国也在积极制定明确规定学位和职业资格要求标准的国家水平参照框架(NQF: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四)同研究生等课程职能界限划分不明确。专门职业学位课程以社会人士以及学士课程完成者为对象,致力于培养特定高级专门职业人才,以培养具有国际通用的高级专业知识及能力人才为目的;另外,普通的研究生课程以学士课程完成者和社会人士为对象,以培养具有广泛深度学识、同时具有研究能力,能担任高度专业职业的具有卓越能力的人才为目的。所以,从高级专业职业人才培养观点看,普通硕士课程和专门职业研究生院课程职责划分不明确。

二、日本专门职业型研究生院的改革举措

为强化专门职业型研究生学院的高层次专业职业人才培养功能,日本拟采取一系列具体改革措施:第一,设立顾问委员会。为加强同社会的合作,建立由相关业界、职能团体、地方公共团体相关人员等以及校外有识之士等组成的顾问委员会,负责各专门职业型研究生学院的课程设置、实施,提高教师资质、信息公开等相关事宜的指导以及谏言;第二,在课程设置方面。一是设立核心课程。设立核心课程时,要听取同一领域的各个专门职业研究生院的意见,对于国际通用领域的课程,通过国际认证机构的认证,打造国际标准的课程,并积极开发能够接纳来自于亚洲等地留学生的课程。二是为社会人士提供灵活多样的教育机会。为保障社会人士边工作边上学,各个专门职业研究生院要采取灵活的进修形态,为适应社会需要提供灵活多样的计划,并活用进修证明制度及科目进修生制度,发放进修证明书并进行学分认定,积极采取长期进修制度及夜间开课形式等以适应社会人士不同的需要;第三,在教师配置方面。一是构建均衡的研究型教师和实际业务型教师体系,并保证具有实际业务能力的教师比例。二是对于实务教师中的非专任教师要明确其职责,确保每年担任的科目数及教授学分总数;第四,在与职业资格考试的关系方面。打破职能部门间各自为政的局面,文部省和掌管各资格考试的省厅等行政部门通力合作,寻找专门职业研究生院和职业资格考试、职业资格培训方面的最佳结合点。

三、日本专门职业型研究生院的启示

(一)提高职业教育学历层次。我国职业教育普遍面临社会地位和学历层次低下的窘境,职业学校大多以专科为最终学历,学历衔接不畅,提高职业技术教育学历层次和社会地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借鉴日本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与地方产业发展特色,一是应发展四年制本科职业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专门职业型研究生教育或在学术大学内部设置专门职业型研究生学院,发展方式可灵活多样,既可以升级现有职业技术大学为四年制职业技术大学,又可以将现有四年制本科大学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以提升职业教育整体学历层次。二是打破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界限,建立由职业技术学校向应用技术大学和普通学术大学晋升的通道,为知识基础牢、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提供再次深造的空间,这样既可以改变现今社会中职业教育被轻视的困境,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学历层次和社会地位,又可加快职业技术的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的职业技术教育以及学术教育的双轨制发展。具体做法可仿效日本在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大三阶段参加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考试,考试成绩优异者可插班学习,完成本科课程者亦可参加研究生考试继续深造。

(二)加强同社会相关业界及职能团体等部门合作。可借鉴日本设立由产业界、职能团体相关人员以及校外有识之士等组成的顾问委员会,负责专业、课程设置等的顾问工作。一是专业及课程设置方面,四年制本科及研究生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要充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特点,课程设置等要充分听取相关产业和职业团体的建议,以免专业及课程设置同社会、产业发展脱节,课程设置要充分划分同学术本科及学术研究生职能界限,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优越性,要寻访相关产业并充分听取顾问委员会的意见。二是教师配置方面,均衡研究型教师和实际业务型教师比例,邀请社会团体以及产业界相关人士担任非专任实际业务型教师,并建立实际业务型教师管理体系,保证实际业务型教师的授课时间、比例以及质量[2]。

(三)向社会人士提供进修机会。为满足社会人士高级进修的需要,日本专门职业型研究生学院面向社会人士进行招生并采取灵活的进修制度和形态以满足社会人士边工作边进修的需要。我国职业教育办学层次比较低,在满足社会人士高级进修需要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同时,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革新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具体可结合地区产业发展特点,在地方大学或是职业学校内部设置与本地区产业直接相关的专门职业型研究生院,接收社会人士更高的职业进修发展需要,为产业的精细化高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支撑。

猜你喜欢
研究生院人士研究生
“智慧谷”搭建海外人士创新创业“新”桥梁
华人时刊(2021年17期)2021-12-02 03:26:04
WHEELS IN MOTION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Confucianism introduced by Lin Yu-tang
山西青年(2017年2期)2017-01-30 03:25:41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森林防火期内 禁止在森林防火区野外用火
胡亚楠、张国英作品选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教育与职业(2014年1期)2014-01-14 02:56:32
关于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的几点思考
环保人士育儿记
英语学习(2012年1期)2012-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