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新理念多举措推进奎屯市乡村振兴

2019-03-20 06:02:05□吕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5期
关键词:农牧民肉羊战略

□吕 景

新时代,奎屯市也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逐步实现“农牧民收入多元化、乡村环境生态化、农牧业发展产业化”目标,不断推进开干齐乡的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开干齐乡“乡村振兴战略”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作为奎屯市唯一的乡镇,开干齐乡的发展一直受到各界的关注。当前,开干齐乡主要产业为农业、畜牧养殖业、庭院种养植、农(牧)家乐。2017年,全乡完成农业总产值2.47亿元,同比增长7.01%;全年畜牧业家畜存栏达到2.21万头(只),收入1499.5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1%;全年劳务输出创收446.4万元,同比增长23.3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6,340元,净增1,510元,增长10.2%。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开干齐乡具有明显优势,具体表现在:一是全乡户籍人口少,共计453户,6,000余人;二是人均口粮地规模位居全疆前列,无贫困户;三是得益于奎屯“金三角”的区位优势,开干齐乡的交通优势也十分明显;四是通过近几年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农村安全饮水、通村公路建设、农民安居工程、产业建设及村级服务功能建设等,尤其是2017年实施的“美丽乡村”战略,使全乡的基础条件和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近几年持续增长。

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过程当中,开干齐乡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一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体责任不清,没有制定一套完善的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无法精准实施;二是支柱产业的支柱作用发挥不明显,没有规模以上的工业支撑,产业链条不完整,功能、业态单一,“一村一品”、“一村一特”工程推进缓慢,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低下;三是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缓慢,规模小,覆盖农户少,对农户带动作用非常有限。

二、凝心聚力,全面推进开干齐乡“乡村振兴”战略

(一)强化组织建设,坚定乡村振兴的强大信心。

1.成立领导小组,强化组织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所以,必须成立“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落实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制度,充分发挥市政协在农村发展中的牵头负责作用,动员一切力量,保证战略的顺利实施。2018年,奎屯市委从强化政治标准、严格政治要求、严肃政治纪律入手,配齐配强“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建立健全选派优秀干部到村(社区)任第一书记的做法,基本实现了工作队长担任村党委组织第一书记全覆盖,并由第一书记统筹各驻村和在村力量,充分调动农村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凝聚人心,坚定了全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信心。

2.完善目标考核,确保取得实效。一是全市各部门单位针对分管领域、分管事务,制定专项的实施方案,并加强任务分解、目标管理和考核;二是各部门统筹协调、上下联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系统性、整体性实施;三是要实行过程督查跟踪推进机制,建立领导小组一季一例会、分管领导常态督导;四是提升村干部的业务能力,邀请专家集中授课或是组织村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学习其他县市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先进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村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素质;抓好乡村后备干部培养,要从村民中发现人才,储备后备干部,善于培养和使用优秀人才,避免村两委“断档”现象出现,激活选拔用人机制;五是完善评价考核机制,提高乡村振兴工作考核评价比重,每年考核通报一批优秀乡村振兴干部人才。

(二)树立宗旨意识,明确服务群众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开干齐乡党委、村干部和“访惠聚”驻村干部的知识、技能和观念的优势,同时发挥帮扶单位职能作用和全市力量,对上积极争取,对下加强指导,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解决贫困群众优质农产品“卖难”、卖不出好价钱的问题。政府要积极牵线搭桥,争取项目资金,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1.以就地消化为突破口,扶持小微企业,提升农牧民收入。开干齐乡农牧民中哈萨克族占到了71%多,大部分哈萨克族不愿离开家外出就业,喜欢在家门口就业,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就地发展“家门口”经济,就地消化剩余劳动力,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比如,2015年,乡党委通过与奎屯市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沟通,争取到了服装加工项目,并把它作为当年的工作重点。市财政拨付资金,对梧桐树村老村委会办公房屋进行改扩建,并购置了服装加工项目相关设备,同时安排奎屯市服装加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对设备使用、人员招聘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培训。2016年,为进一步完善服装加工基地硬件设施建设,服装厂在原有场地基础上扩建了近150平米彩钢板房。同年4月,在奎屯市政协及工商联的推动下,梧桐树村引进新疆时速科教文卫有限公司,并与新疆时速科教文卫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书,管理并推动服装加工厂的发展。目前,服装厂有固定员工20人左右,基本满足该市中小学生对校服的需求。后期,将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更多的项目订单,如有需要,后期计划扩建500平方米的厂房2栋,实现就业200人,年产校服及各类服装20万套,参与生产的农牧民收入每月最低可增加1,500元。

2.以品牌战略为切入点,发挥交通优势,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开干齐乡肉羊标准化养殖小区是奎屯市重点支持和发展的肉羊养殖基地项目。奎屯市应该充分利用发展契机,做大做强这一产业优势。当前,奎屯市可以依据肉羊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要求,结合奎屯市周边城郊和开干齐乡肉羊产业发展现状,按照“长远规划、分期建设、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在开干齐乡建成集肉羊扩繁、规模养殖、育肥生产、饲草料生产加工、有机肥生产为一体的高标准、高效益肉羊生产基地。争取在年内,养肉羊规模达到1万只以上,年出栏肉羊2万只以上,生产羊肉400吨,提供有机肥2万吨。同时,奎屯市可以重点打造“巴勒巴塔”品牌,挖掘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将骆驼、马、牛、羊等绿色无公害肉产品以及脱水蔬菜、土鸡蛋、牛奶、蜂蜜、哈萨克馕、马肠等纯天然无公害绿色健康食品经过包装推广,促其实现增值,提升农民收入。

(三)持续精准发力,开启电商合作的致富模式。在2017年乡党委工作会议上,州党委常委、市委书记贾伊生指出:“开干齐乡要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资料,依托奎屯城市经济的发展来发展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及相关联的产业,让农牧民的腰包鼓起来。”乡党委可以尝试以示范加引领的工作方式,引导村民将自家的庭院打造成“金三角”城市消费者的精品蔬菜(无公害农家菜)供应基地,按照“一年做示点,二年夯基础,三年见成效”的目标,借助电商销售频道,让城市居民品尝到“乡愁”的纯正味道,打造开干齐乡有机农产品“金字招牌”,加快农牧民的致富步伐,使全乡的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1.探索种植合作模式,抱团勇闯市场。鼓励乡政府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业务范围既可以开展单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也可以开展生产、加工、销售微一体化的经济合作与贸易服务;既可以在本地、本专业范围内开展合作与联合,也可以跨地域、跨所有制开展合作与联合,报团闯市场,将千家万户联合起来,使小农业逐渐转变为大农业、传统农业逐渐转变为现代农业。同时按照市场需求与社员签订产销合同,社员按合同生产,专业合作社按合同收购、销售,在社员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建立纽带,这样可以有效解决生产与市场脱节的问题。例如,在2016年,开干齐乡选取11家积极性高、勇于创新、头脑灵活的各族村民在自己家院子种植精品蔬菜(无公害农家菜)示范田,政府鼓励这11家村民联合成立了开干齐乡泽惠精品蔬菜种植合作社。合作社聘请了技术员随时跟踪指导蔬菜种植,并在11户合作社成员的庭院中安装摄像头,便于消费者实时观察田间管理情况,在提高公信力的同时,也稳步、有序地扩大了市场占有率。

2.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化解后顾之忧。在奎屯市开干齐乡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和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已经建立完成的基础上,由政府牵头,可以每年重点开展1~2次大型农副产品购销展会;同时,可以以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为支撑,打造“农户+社区”直配平台,形成奎屯市区绿色农产品直销店,实现农户和菜篮子与市民消费深度对接。例如,2017年经多方协调,奎屯市流通领域的龙头企业——奎屯泽惠果蔬配送有限公司与开干齐乡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与11家村民签订了《庭院蔬菜种植购销合同》。该《购销合同》约定由分公司鸿鹄电商以“网上众筹”方式帮助村民销售庭院种植的蔬菜。这种农户+公司+电商+众筹模式的施行既解决了村民“卖菜难”的后顾之忧又满足了消费者对绿色有机无公害蔬菜的需求,真正实现了双赢。下一步,可以构思除了蔬菜,怎样通过电商,把更多的农牧产品直接送上老百姓的餐桌,让居民吃的舒心,吃得放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部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话直指问题的核心。开干齐乡应当按照乡政府统筹谋划、村两委牵头实施、合作社具体负责、农牧民普遍受益的原则,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开干齐乡呈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三产深度融合的新景象。

猜你喜欢
农牧民肉羊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当代水产(2022年1期)2022-04-26 14:34:58
肉羊的饲养管理
肉羊育肥技术的要点
肉羊人工授精技术
战略
战略
农牧民初中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06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现代农业(2016年6期)2016-02-28 18:42:56
肉羊舍饲快速育肥技术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几点思考
西藏科技(2015年1期)2015-09-26 1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