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对矿工生活的积极溢出研究

2019-03-20 06:50:58杨振宏丁光灿向梦珂
煤矿安全 2019年2期
关键词:矿工煤矿安全问卷

张 涛,杨振宏,丁光灿,向梦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材料与矿资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研究表明,安全文化对个体后天的安全行为塑造具有导向作用[1]。个体的工作经历和生活经历是相互影响的,因此,企业安全文化会对个体的生活产生溢出。溢出是指一个领域的经历会通过某种方式对另一个领域产生影响,给这2个领域带来某种相似性[2]。SOK J[3]表明个体所历经的组织文化会通过工作和情感方式影响其工作态度、行为对生活的溢出。罗军指出杜邦安全文化在国内企业、员工群体以及政府层面产生了溢出,并分析了具体实例[4-5]。目前,关于企业安全文化溢出的研究只是以实例分析为主,尚未进一步探究具体的溢出机理。鉴于以上,从安全文化研究现状出发,结合社会影响理论和工作-生活积极溢出理论,构建煤矿安全文化对矿工生活的积极溢出模型,分析煤矿安全文化的积极溢出路径,希望为降低煤矿安全风险和提高矿工生活安全水平提供参考。

1 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1.1 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一词自提出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所提定义不尽相同,谭红强[6]指出安全文化对个体具有观念上的导向力和行为上的约束力。对于社会中的个体,其不仅扮演着工作角色,也同时扮演着家庭生活角色,企业安全文化不但能够对其工作产生影响,也会对其生活产生作用。傅贵[7]、李永卉[8]、曹庆仁[9]等分别对煤矿安全文化的构成维度做出了研究,所提煤矿安全文化的构成维度既存在相同部分,也存在不同之处。在参考曹庆仁等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组织安全理念更能反映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内容,而员工安全激励更多贯穿于员工安全参与中,因此,提出了煤矿安全文化的组织安全承诺、组织安全理念、员工安全参与、安全培训教育、安全沟通和安全制度规章6个构成维度。

1.2 社会影响理论

社会影响是指个体因为受到外在社会性因素的诱导下而发生观念、态度或行为的变化[10]。当某个个体由于另外一个个体或群体施加的诱导因素而产生改变时,社会影响就会产生。当个体希望通过采取某行为而获得支持或避免惩罚时,则会产生顺从动机;当个体希望通过采取某种行动来获得认同时,就会产生认同动机;当个体接受社会影响是由于该行为的内容、价值观念以及行动与其内心价值系统是一致的,此时会产生内化动机。3种机制并不是排他性存在,现实情境中可能会出现3种并存的状况。

1.3 工作-生活积极溢出

工作-生活积极溢出是指积极有效的情感、价值观、行为和技能等从个体的工作领域迁移到其生活领域中,从而给其生活领域带来积极影响的溢出效应[11]。学者CROUTER[12]认为个体的工作经历会对其家庭生活产生正向影响,表现为工作对生活的积极溢出。基于以上内容,煤矿工人在工作中所历经的企业安全文化会通过影响个体家庭生活相关的价值观来影响个体生活,即矿工会将企业安全文化中的良好安全观念、行为规范、技能等从工作领域带入生活领域,对其生活观念、行为产生积极溢出。参考高美娟[13]关于高校实验室人员的工作-生活溢出测量量表,并结合矿工实际工作生活特征,认为矿工所习得的安全技能最终更多的是通过个体行为具体表现出来,因此最终选取价值观溢出和行为溢出作为煤矿安全文化积极溢出的测量维度。

1.4 模型构建

综合以上内容,认为煤矿安全文化是引起矿工家庭生活观念、行为发生变化的原因,其为原因变量;煤矿工人生活观念、行为的变化是煤矿安全文化作用的结果,其为结果变量。煤矿安全文化的积极溢出研究模型如图1。

图1 煤矿安全文化的积极溢出研究模型

2 问卷设计与分析

2.1 问卷设计与收集

根据研究思路,为测量煤矿安全文化对矿工生活的积极溢出,采用问卷收集法收集数据。问卷主要包括矿工基本信息、煤矿安全文化测量量具和积极溢出测量量具3部分。问卷采用Likert五分量表法,“5”表示“非常同意”,“1”表示“非常不同意”。调查问卷的构成及测量指标具体情况见表1。向陕西省榆林市内5家煤矿企业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共回收371份问卷,去除没做、不合格等问卷,实际有效问卷共计362份,有效率为90.5%。问卷填写者包括一线矿工、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和领导层人员等。

2.2 信度与效度分析

表1 调查问卷的构成及测量量表

为了保证测量问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采用SPSS19.0软件对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利用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进行问卷的效度分析,测量问卷的KMO为0.936,显著性水平P值为0,自由度为276,卡方检验为1 580.536,表明测量问卷效度较好,能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现实。

问卷总体的克朗巴哈α系数为0.842,项数为24,表明问卷整体设计是合适的,具有较好的信度。同时对各潜变量进行信度分析,其克朗巴哈α系数值均大于0.7。

3 模型验证

3.1 模型设置

SEM能够对潜在变量之间、潜在变量与测量变量之间的参数进行估计。根据上述理论及变量设计,设置组织安全承诺λ1、组织安全理念λ2、员工安全参与λ3、安全培训教育λ4、安全沟通λ5和安全制度规章 λ6为外潜变量,X1、X2、…,X18依次为外潜变量的观测变量;e1,e2,…,e18分别为外潜变量的观测变量的残差;设置价值观溢出μ1、行为溢出μ2为内潜变量;Y1,Y2,…,Y6依次为内潜变量的观测变量;e19,e20,…,e24分别为内潜变量的观测变量的残差;e25,e26分别为内潜变量未能被结构方程模型所解释的误差项。

3.2 拟合结果与评价

根据以上SEM模型设置,利用最大似然估计拟合方法,采用标准化路径系数和载荷系数,得到煤矿安全文化的积极溢出SEM模型(图2),具体的路径系数分析见表2。选取规范卡方值(χ2/df)、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MSEA)、简约适配指数(PGFI)、比较适配指数(CFI)、增值适配指数(IFI)和非规准适配指数(TLI)等主要参数来评价模型的拟合优度[14]。对煤矿安全文化积极溢出SEM模型进行评价,得到的其各个拟合优度指标参数值见表3。模型拟合优度指标均满足标准要求,说明该模型的整体适配度合理,能够较好的反映出变量之间的关系。

图2 煤矿安全文化的积极溢出SEM模型

表2 溢出路径系数分析表

3.3 结果分析

3.3.1 潜变量之间关系分析

1)直接路径分析。组织安全承诺、组织安全理念、安全培训教育、安全沟通和安全制度规章会对矿工产生价值观溢出,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342、0.359、0.447、0.316、0.228,其中安全培训教育对矿工价值观溢出路径系数最大为0.447,表明良好的安全培训教育会对矿工产生明显的价值观溢出,即矿工会把通过安全培训教育而建立起的优秀安全观带入生活中,对生活产生积极影响。组织安全承诺、组织安全理念、员工安全参与、安全培训教育、安全沟通、安全制度规章等会对矿工产生行为溢出,其路径影响系数分别为 0.279、0.310、0.381、0.367、0.273、0.292,其中员工安全参与对矿工工人行为溢出路径系数最大为0.381,表示矿工安全参与会对其产生明显的行为溢出,即矿工会把通过安全参与所形成的良好安全行为带入生活中,对生活产生积极作用。此外,矿工价值观溢出对矿工行为溢出的路径系数为0.512,表明价值观溢出会对行为溢出产生明显的正向作用。

表3 煤矿安全文化的积极溢出SEM模型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

2)间接路径及总路径分析。在整个模型中,除员工安全参与外,组织安全承诺、组织安全理念、安全培训教育、安全沟通、安全制度规章会通过对矿工产生价值观溢出而带来行为溢出,其间接路径系数分别为 0.175、0.184、0.229、0.162、0.117,因此,煤矿安全文化对行为溢出的总效果分别为0.454、0.494、0.381、0.596、0.435、0.409,其中安全培训教育对行为溢出的总效果最大为0.596,表明安全培训教育对工人行为溢出的总效果最强。

3.3.2 潜变量测量部分分析

组织安全承诺、组织安全理念、员工安全参与、安全培训教育、安全沟通和安全制度规章等与各测量变量之间的载荷系数最小为0.54,最大为0.78,表明煤矿安全文化整体测量水平较好。其中安全培训教育与其测量变量之间的载荷系数整体较高,分别为0.67、0.78、0.76。价值观溢出和行为溢出与各测量变量的载荷系数均大于0.6,表明煤矿安全文化积极溢出的测量整体水平较好。

4 结语

通过对于煤矿安全文化的测量,提出的组织安全承诺、组织安全理念、员工安全参与、安全培训教育、安全沟通、安全制度规章等6个维度是可行的。结合社会影响理论和工作生活积极溢出理论,煤矿安全文化会对矿工生活产生明显的价值观溢出和行为溢出。因此,煤矿企业应努力构建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进而提升矿工生活安全水平。在煤矿安全文化的积极溢出SEM模型中,安全培训教育对价值观溢出的直接效果最强,对行为溢出的总效果最强;此外,矿工的价值观溢出会给其行为溢出产生正向作用。

猜你喜欢
矿工煤矿安全问卷
金牌挖矿工
强化忧患意识,推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老矿工的家国情怀
中国盐业(2018年16期)2018-12-23 02:08:34
抓煤矿安全基础建设四大支柱
劳动保护(2018年8期)2018-09-12 01:16:08
问卷网
矿工老李
关于煤矿安全事故责任追究问题的思考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对如何提高煤矿安全培训质量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24期)2014-02-27 14: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