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远
每年年末,按惯例很多地方和单位皆要开始一年一度的大检查、大考核。检查考核年年搞,但效果却难说如意。如何检查?怎样考核?不妨学学齐威王。
齐威王是战国时期的一代明君。即位初期,贪图玩乐,终日沉溺于酒色歌舞,不理朝政。齐威王九年(公元前348年),齐威王听从了虞姬的谏言,开始发奋图强,励精图治。为了振兴齐国,齐威王决定从整顿吏治开始。他派出两名心腹,分别到即墨和阿地进行了明察暗访。探明内情后,齐威王先是召见了即墨大夫,和颜悦色地说:“自从你到即墨任职,指责你的话几乎天天都有。然而我派人去即墨查看,却是土开田整,百姓丰足,官府清净,社会安定。与我平时所听到的完全两样,因此,我才知道这是你不巴结收买我的左右,因而遭到他们忌恨诬陷的缘故。”当即便封赐即墨大夫为万户侯。随后,齐威王又召见阿地大夫,严厉地指责道:“自从你到阿地镇守,每天都有称赞你的好话传来。但我派人前去查看,但见田地荒芜,百姓穷困。且我还得悉,当初赵国攻打鄄地时,你竟坐视不救,而卫国夺取薛陵时,你又置若罔闻。因此,我才知道,你肯定是用重金拉拢收买了我的左右近臣,而让他们替你歌功颂德!”当即下令置鼎,当场烹死阿地大夫及平时替他说好话的一干左右近臣。
此举令齐国上下精神为之一振,面貌为之一新。自此之后,群臣吏民皆不敢再欺上瞒下、弄虚作假,人人抖擞精神,一心一意尽力做事,齐国因此而大治,成为当时天下最强盛的国家。
齐威王的考核内容直奔主题,考核方法简便易行,考核结果一针见血。所谓内容直奔主题,即删繁就简,抓大放小。既不看你的报表,更不听你的汇报,只是看你的土地开垦、作物长势、百姓贫富和治内平安怎样。简言之,就是三个标准,生产力标准、民生标准和治安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没有虚头巴脑或似是而非的内容。不给你蒙混过关、投机取巧的机会。这几个方面都做好了,做到位了,那你就是个忠于职守、称职合格的干部,就奖就赏。否则就是玩忽职守、失职渎职,就是昏官、庸官。就罚之、笞之,甚至杀之。
所谓方法简便易行,即一人即可,一看即可,一查即可。既不用兴师动众调档阅案,也不用汇报介绍,接待宴请,或是礼品相送。当然,更没有什么繁杂的公式、系数、分数等那么多的讲究和仪式。只需一人实地观察了解,三天二日就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轻轻地我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所谓结果一针见血,即霹雳手段,重奖重罚,赏罚分明,石破天惊,立竿见影。既不讲什么人情世故,也没有什么下不为例,更没有什么刑不上大夫、从轻处罚、以观后效等苟且权宜之举。一切以事实为依据,以成效为标准。一视同仁,一个准则,一碗水端平,公正严明。赏得使人眼红心动——封赐万户侯;罚得使人心惊肉跳——投入油鼎烹。哪怕是身边的近臣亲从,也毫不姑息,决不留情,且当机立断。
内容直奔主题,既易地方官员遵循执行,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干大事,又便于考察人员操作把握,省力省事,不走偏跑题;方法简便易行,既节省了成本,又杜绝了暗箱操作、潜规则的泛滥和对考核工作的干扰,保证了结果的客观公正;结果一针见血,既回归了考察考核的本意,又振聋发聩,杀一儆百,激励教育了众官,且强了国,富了民。可谓是一举多得。
再看时下我们一些地方和部门所采取的考察和考核方式,与齐威王相比则相去甚远。从内容标准上看,过多过滥,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重点不突出,目的不明确,且内容繁复多变,既使被考单位无所适从,又令考察人员无从下手,耗时费力;再看考核方法,也是陳旧老套和烦琐复杂。通行的是先打招呼,再发通知。考察人员、时间行程、方式方法更是早已告示言明。待到考核组到了被考单位,应对之策早已拟就;再看考察时,往往是兴师动众,多头并进。听听汇报,翻翻档案,看看典型,便大功告成。至于情况是否属实,结果是否公正,则只有天知道了;待到奖惩时,也是多栽花,少栽刺,奖的多,罚的少。不是你好我好他也好,排排坐吃果果,人人有份,就是轮流坐庄,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一二年。或象征性虚晃几枪,说几句大话,或不痛不痒打几下板子。至于考察和考核的目的和效果,却很少有人关心和过问。如此的考核价值几何?意义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