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晖
“禅不会告诉你什么是什么,所以,禅师里混进几个骗子,你也很难辨别的。”
“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对诗的解读有很多条条框框,诗不是说教式的东西,不是拿来解析的。”
骆玉明说:“我尝试用最容易读懂的方式来说诗词里禅味。”他努力做到了。
苍山空寂,明月清朗,幽潭澄澈,野花自开自落,浮云时聚时散……这里面都有禅意。诗人流连于自然的美景,写出自由的心与天地造化相融的平静与快乐。
诗和禅一样,不提供定义,只是显示鲜活流动的情感状态,你细心地体会它,能感受到禅的趣味,看到禅悟的境界。骆玉明是复旦出名的幽默教授,他一直努力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让大家读懂“禅”。
禅不可说,这一次,我们听有趣的骆玉明教授“借诗来谈”。
拈花微笑 假故事中的真意味
《检察风云》:您为什么会选择研究禅呢?禅对您而言意味着什么?
骆玉明:修禅既是修行的方法,也是一种富于智慧的生活方式,找到人生的智慧与乐趣,享受平静中的愉悦与智慧,这是我最想得到的。
《检察风云》:您认为禅宗强调的是什么?它与其他宗教有何不同?
骆玉明:通过禅宗,我们可以探究生命本身具有的完美的可能性,從艰危的现状中寻找尽可能完美的生命。禅宗强调的是世界的本质与个体生命的本质是一致的,认识生命的本质就是认识世界的本质。在其他宗教中,神远远高于我们。比如基督教中,信徒把神奉为崇敬、信仰、奉献的目标,但佛教不是这样,你成为佛就是成为自己,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这个世界,达成自己就是达成人生最高的境界,禅宗尤其强调如此。
要达到禅宗的至高境界是不容易的。我们的人生经常会被很多诱惑羁绊,人生的荒诞集合三大要素,贪、嗔、痴,我们常在贪欲中变得痴迷,脑子不灵。比如说台湾有个知名作家,曾写过一本书来解读红楼梦,看完后我觉得写得很差。我一直在想,这是为什么?后来我想明白了,这位学者和张爱玲在台湾文坛都有一定地位,张爱玲也解读过红楼梦,有很大的影响。他很多解读的观点其实都在反对张爱玲。他的解读让我们看到了“鄙视成本”。其实这位学者的名气也不小,但他的固执降低了他的智力啊。
《检察风云》:拈花微笑讲述了禅宗的成立。您能否简单与我们分享下这个故事以及它背后的意味?
骆玉明:这个故事出自《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简单来说,佛祖释迦牟尼入寂前在灵山最后一次说法,大梵天王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他,请求他把最高妙的佛法传授给众人。佛祖手拈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迦叶轻轻一笑。于是佛祖当即宣布他已经把最高佛法传授给了迦叶。禅宗由此成立,中国禅宗把迦叶列为“西天第一代祖师”。
其实,《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和《拈花微笑》的故事是伪造的,但这个故事却道出了禅味。佛祖看到迦叶笑了,他知道迦叶通过自己参悟了,因为佛法不在佛那里,而在于自己。我们生命的本质就是世界的本质,对世界本质的理解不能由别人代替,需要自己通过修行来完成,对佛的追求便是对自己的追求,这便是拈花微笑的意味。
诗中品禅 禅师引进门参悟靠个人
《检察风云》:为什么您会认为可以通过诗来说禅?他们之间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处?
骆玉明:提到禅,很多人都觉得很玄。确实,禅师无法明确告诉你禅是什么,只会告诉你什么不是,坦率地说,禅师里要混进几个骗子,很多人估计也无法辨认。
很多人以为对禅的觉悟需要通过坐禅这样的方式达成。其实坐禅不是达到目的的必要条件,读经也不是,对禅的觉悟需要通过个人的体验才能完善。在禅的世界里,我的本质就是世界的本质,一个人不认识自己如何认识世界?禅师会使用一种引导方式,象征性地启发你去体会,这和读诗的经验有相近之处。诗不能只依靠表面的字、词来解释。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对诗的解读有很多条条框框,道理很多,但对诗的“感觉”太少。诗是诗人情感和生命经验的表达,诗人用他认为最好的语言形式来体现它,读诗的人则用自己情感和经验去激活它。诗不是说教式的东西,不是拿来解析的。读诗需要一定的知识,但最重要的是你要用自己的感受去理解。
所以,禅的感受,常常不是用逻辑分析的方式来表达的,而是用诗的形式体现出来。这可以让你在思考的过程中寻求到一个方向,通过你自己来验证这种感受。
《检察风云》:今天您带来哪些名诗来与我们分享其中的禅味?
骆玉明:有禅味的诗太多了,今天我们选一些来分享。第一首来自南朝傅大士的诗: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这里的锄头指的是一种生命形态,但我们不能成为这个锄头。比如官场中,官腔是一种生命形态,是“成为锄头”。我们能否置身于官场中,面对一切可能的变化,把握自己不烙上“官腔”的烙印?再比如我们生活中,时不时会看到一些农村来城里打拼的人被看不起,或者怕被看不起,对于看不起他的人,他会心生恨意,甚至杀人泄愤。其实人要看不起人,是一种生理需要,并非针对谁,只是随机地选择了你。这世上很多人会看不起人,很多人被看不起,这也是佛教所说的一种“缘”。其实我们不妨留意下那些看不起人的眼神,非常具有“欣赏”价值。我们需要考虑,在一个假设变化中,我们有没有把握自己的能力,我们是否知道我怎么会是我,在一种可能的变化中,我是否能把握自己。
再看“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从科学上分析,这句话肯定行不通,但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位置变化会导致关系的变化,进而事物的成相即显示出来的样态也会有变化。比如工作中,曾经与你不和的下属张三突然成了你的上司,你会不会懊悔当时怎么不和他好好相处?人与人的关系是会变化的,我们与事物的关系一直处于变化中。小时候我曾经思考我们为何对狼吃羊有那么大的意见?后来我想明白了,因为我们也要吃羊。狼是坏蛋是基于人的立场,而在羊的立场,可能我们人类和狼,都是大坏蛋。
第二首是唐代德诚禅师(船子和尚)《船居》:千尺纶丝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深水静鱼不食,满船空载明月归。
人在世界上总是有欲望的。这首诗要告诉我们,在世上追求目标时,不要盯死在一个目标上,被它牵制得失去自主的力量。夜深水静鱼不食,鱼不上钩,但打不到鱼也很快乐。月色美好,乘月而归,不是很开心吗?快乐是种能力,我们的快乐由能力与欲望关系而决定。能力强而欲望低,人就自由,相反,就痛苦。前提是我们可以不固执。
第三首是唐代比丘尼的开悟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岭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首诗大致是说想出去寻找春光未果,走累了以后回到家,发现梅花开了。这首诗其实说明了佛教的特殊性。生命的本质就是世界的本质,佛性就是我们的本质,我们一直试图向外追求但找不到,还是要从内心出发,向内追求的时候你会发现阳光就在我们身边,向内追求的过程就是我们获得觉悟的过程。诗词里的“春”,代表世界本源与生命本源是同一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来自我们的内心,世界的幻像也来自我们内心。
最后与你们分享一首来自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的信仰是儒学。泗水滨是孔子讲学的地方,他在儒学中找到了世界的本质,了解孔夫子后,他便轻松地认识到儒家的根本道理,进而达到自如的镜界,感觉一切都是美好的,这与禅宗的觉悟是相通的。比如无门慧开讲“平常心是道”的一首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非常美的一首,与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类似,这首诗告诉我们,没有比我们愉悦的生活更大的事。
其实禅宗不是把你变成高深莫测,而是让你变得平静,从平静中找到智慧与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