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人生存状况调查分析

2019-03-19 11:59刘雨萌
决策探索 2019年4期
关键词:环卫工人工作

刘雨萌

环卫工人被誉为“城市美容师”,为了干净、有序、整洁的城市环境,每天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地辛勤工作,在大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城市环卫工人是现代社会中非常典型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存状况和个人发展已成为民生话题之一。本文采用手填式问卷和结构性访谈的调查方式,收集到了巩义市东区环卫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状况的资料,并进行了分析,然后从政府、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提出改善其生活状况的对策与建议。

一、调查方式及样本特征

2017年7月,郑州某学院暑期三下乡行动组对巩义市东区紫荆路、陇海路等多个路段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环卫工人基本信息和生活状况两个部分。调查方式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跟踪体验和家庭走访三种。发放调查问卷105份,回收100份,回收率达95.2%。

从性别来看,环卫工人男性占59%,女性占41%;从年龄来看,50岁以下占比18%,在50~60岁和60岁以上这两个年龄段分别占47%和35%,可见环卫工人从业年龄趋于老化,绝大部分都在50岁以上;从学历结构来看,高中以上没有一人,没文化和高中学历的分别占9%和8%,小学和初中这两个层次的分别占35%和48%,可见环卫工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从从事环卫工作的工龄来看,依次是1年以下的占31%,1~5年的占40%,5~10年的占21%,工龄超过10年的仅占8%;从从事环卫工作的主要原因来看,没有耕地的占28%,自身条件不能从事其他工作的占24%,因家庭收入低而打工贴补家用的占33%,这几种类型比例相当,此外,还有15%这一小部分是因为退休在家没事干,以此来消磨时间锻炼身体的。

二、调查数据分析

(一)工时与休闲

按《劳动法》规定,每天工作时间应为8个小时,加班时间每月不得超过36个小时,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法定节假日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然而,目前环卫工人每天的工作时间均为8~10小时。

对于他们而言,根本没有休息日,因为周末会比平时更忙,有事可以请假,但当天不记工,直接扣工资。工时和休息时间直接决定了环卫工人们的休闲方式,除去做饭、吃饭、睡觉的时间,可供休闲娱乐的时间所剩无几,所以大部分环卫工人會选择一些附带性不费时的看电视或听广播的方式,这个占68%,选择看书读报、串门聊天和留在家里什么都不做的分别占9%、13%和9%。

(二)收入与支出

环卫工人的工资基本在1500~2000元,正常情况下的标准是1600元,各片区负责人会相应多一些。月支出集中在500~1500元不等,基本维持生活所需。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严格意义上来讲,环卫工人仅仅能满足生理的需要。

(三)工作环境

对环卫工人而言,大部分人认为无法取暖、没有休息的地方、上厕所不方便、工作量大是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尤其在遇上雾霾、高温和高寒天气的时候是最难忍受的。由于机械化清扫率较低,对环卫工人而言,一天里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他们需要不断观察有没有碎纸、烟头等。在固定区域巡逻式打扫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不能停歇,遇到高温天气,仅能在树下短暂休息。在这样长期高强度的清扫工作下,他们的身体负担很大。

(四)居住环境

由于环卫工人大部分是农业户口,通常居住在自建房或是拆迁安置房内,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即可,并不会过多追求高质量的衣食住行,相比于城市居住环境,他们还有很大差距。对于居住地周围的环境问题而言,环卫工人们认为存在问题较大的地方在于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太少、治安差,特别是噪音、水、垃圾等污染问题亟须改善。

(五)工伤维权

环卫工人的工作具有一定危险性,人身意外伤害发生率比较高,如交通事故、受到外来人身攻击、被不明垃圾伤害等。在相关安全制度不完善和责任不明的情况下,环卫工人通常遇到伤害后会选择找工作单位解决、私下解决或者忍气吞声自己承担这几种方式,在传统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观念中,环卫工人基本都会选择让步,相关的费用大都是自己承担。如此可以看到环卫工人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弱势地位。

(六)福利保障

环卫工人大部分都是临时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很低,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权利。环卫工人整体上受教育程度较低,这就决定了他们对于国家关于劳动者基本权利的法律相关内容了解很少。用人单位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不与其签合同、节假日加班不给补贴等,导致环卫工人在生病、退休时无法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能让环卫工人感到温暖的是来自高校、爱心企业、社会爱心人士给予的节日问候和关怀,这一点需要继续发扬和提倡。

(七)生活评价与展望

对于环卫工人而言,生活的艰辛基本都来自工作和家庭,较低的职业认同和社会认同让29%的环卫工人选择了“社会地位比较低”,高强度的工作任务和高危险的工作性质让47%的人选择了“工作过于劳累”,偏低的薪资待遇和入不敷出的状态使得20%的人选择了“家庭负担过重”。由此便有了相应的展望和期待。

三、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群体结构。一是性别构成男女比例相当。男性略多一些,这与调查范围和对象选取有一定关系。二是从业者年龄趋于老化。环卫工人的组成主要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比例高达82%。三是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大部分环卫工人只有小初中教育文化。四是均为农业户口类型。几乎全部为农业户口,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居住类型为自建房或拆迁安置房。五是从业时间较短。从业超过10年的仅有8%,31%的都是在1年以内,反映出了这个群体的职业流动性。

2.工作特性。一是工作时间超长。工作时间基本都超过了法定的8个小时,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加班的话能达到13个小时。二是休息权利无法保障。他们基本是全年无休,没有周末和法定节假日。三是劳动强度较大。由于机械化清扫率较低,所以他们采用巡逻式工作,工作很累。

3.人身安全。一是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特别是早春、深秋和冬天,因为天黑得早,亮得晚,很容易发生危险。二是受到外来人身攻击的几率较高。环卫工人在清洁工作中,容易受到陌生人的攻击导致身心受伤。三是被不明垃圾伤害几率较高。环卫工人在清扫作业中会被不明化学用品以及锋利的物体等伤害。

4.权益保障。一是城市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有些街道路段没有路灯,有时候开启的时间照顾不到正常工作时间,导致环境可视度较差。路口因为缺少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易发生事故。二是道路作业特别保护权利保障不到位。在行车道上工作的环卫工人如同一般行人一样,有些车辆并不会主动去避让,一旦出现交通事故,只能根据一般交通事故的过错责任,依据《民法》确定责任义务。三是退休年龄限制了实体劳动权利。环卫工人主要集中在45~60岁,年满退休年龄便不能再做这份工作,因此,如果他们还想继续工作,只能做劳务工人。四是环卫工人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偏低。受教育程度低决定了他们对于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够了解。

5.职业认同。一是职业歧视严重,社会认同度低。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明确表示不会选择环卫工人这一职业,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太丢人。二是心理承受压力大,影响自我认同。低人一等的生存环境导致自我职业认同感很低,同时社交活动受限,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

(二)对策建议

1.政府层面。一是提高薪资水平,覆盖社会保险。一方面,提高环卫工人的工资水平,保证福利正常发放;另一方面,拨出专门款项为他们办理社会保险,使其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工作条件。一方面,改造升级并逐步淘汰笨拙、陈旧的清扫设备,提高机械化清扫率;另一方面,设立环卫工人休息站,针对天气情况适当给予休息时间。三是建立环卫基金,进行专项救助。环卫工人大部分家庭比较困难,一旦发生意外,就更是雪上加霜。政府应该设立专项救助资金,对那些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给予资助。

2.社会层面。一是媒体正面宣传。“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是关于环卫工人常用的宣传标语。信息化时代应该充分利用媒体去传递正能量,树立环卫工人的美好形象,切实发挥“环卫工人节”的作用。二是提高公众素质。一方面是传统式的呼吁倡导,如条幅、传单、报纸、新闻报道等;另一方面是创新式的跟踪体验,即志愿服务。如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体验环卫工作、学生志愿者“我是小小环卫工”的体验等。三是社会各界支持。在政府设立环卫爱心基金的基础上,呼吁爱心企业慷慨解囊,向基金会注入资金。同時,社会各界也应在节日之际或特殊天气对环卫工人开展各种送温暖活动,不能只是为了形象宣传。四是社会工作介入。对于困境中的环卫工人给予特殊帮助,帮助环卫工人发掘身边的社会资源;通过环卫工人组建小组开展活动,充分发挥组员之间分享、分担等功能;通过开展社区工作推动环卫工人的社区参与意识,构建个人社会支持网络,协调社区资源。

3.个人层面。一是提升自我认同。所谓“干一行爱一行”,环卫工人只有从自身认同自己的工作,才能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得到应有的赞誉和尊重。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环卫工人可以利用电视或广播的方式获取知识技能为自己所用,提升自身素质。二是建构支持网络。居民支持是工作区域内居民对环卫工人的配合或鼓励;组织支持是上级或同事对他们的关心或帮助。环卫工人自身要有意识地去建构个人社会支持网络,学会自我调节。

(作者单位:郑州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环卫工人工作
呈贡区总工会:对一线环卫工人进行慰问
跟踪导练(五)(4)
暖心!环卫工人收集50多把弃伞送给路人
我们是城乡的美容师
——献给第二十六个环卫工人节
环卫工人 工会一直在你身边
不工作,爽飞了?
人物系列之阳光下的环卫工人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