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优化人才生态建设对策的思考

2019-03-19 17:39□孙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8期
关键词:人才环境生态

□孙 慧 林 艳

人才资源是支撑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必须依托于良好的人才生态。只有营造优越的人才生态环境体系,给予人才“如鲸向海,似鸟投林”的自由发展空间,才能形成良性人才集聚效应。

一、人才生态的基本定义

“人才生态”是指在特定的区域与时间内,所有各类人才群体与其生存环境所形成的有机复合体。一般来说,“人才生态”包含了两个关键要素:人才和人才生态环境,其中,人才是“人才生态”建设的核心与关键要素,“人才生态环境”是“人才生态”建设的基础。通常情况下,人才要素与周围的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信息等方面的动态传递,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人才实现了流动、生存、成长与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环境的改变。因此,要构建和优化人才生态,就必须实现人才要素与环境要素间的良性互动。一方面,要通过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良性发展,涵养有利于人才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实现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人才自身主观能动性,使人才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

二、人才生态要素的互动

对于人才生态来说,环境要素是决定其稳定性和发展前景的基础。其中,经济发展环境、科研创新环境、政府服务环境、生活环境对人才要素影响极大。

(一)经济发展环境是人才生态环境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也是能否吸引人才、聚集人才的重要条件。它可以包括人均GDP、产业基础、未来经济发展潜力、消费水平等。由于良好的经济环境可以为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事业平台,更加自由竞争的就业环境以及更加丰厚的收入,所以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人才的集聚度也越高。同时,人才也是推动经济发展,加速产业转型的第一资源和动力,人才高度集聚的地区在经济发展速度和层次上也占有极大优势。因此人才和经济环境是荣辱与共的关系,容易形成经济越好则人才越多,人才越多则经济越好的无限循环。例如,2018年我国共有八个省份人才流失率在30%以上,其中江西、广西等六个不发达省份有超过半数的大学及以上学历人才选择去外地就业,而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则出现了人才供过于求的窘境,这一现象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果不强制打破这种循环,则必将导致全国各地人才和经济的差距持续加大,陷入到经济和人才“马太效应”的死循环。

(二)教育科研环境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充分发挥人才效能的关键性因素。科研创新环境由地区所拥有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府的数量、产学研合作情况、创业创新的精神和氛围、知识产权保护、整体科研规模等一系列因素决定。简单来说,科研创新环境是由一群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在社会各方积极推动下,建设和扩张起来的一种鼓励革新、保护创新的人文氛围,是人创造环境,而环境带动更多人的典型代表。众所周知,美国的硅谷是全球著名的创业创新中心,“产学研”一体化的运营模式,提倡发明创造,大胆冒险的社会氛围,加上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大学与企业、政府间频繁的互动活动,共同构建了一个优秀的科研创新环境。虽然硅谷难以复制,但是硅谷科研创新环境的形成过程仍然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三)生活环境是人才生态建设的基础性因素,是影响人才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主要因素。相对于普通劳动力,人才往往对生活环境有更高的要求。优质的生活环境不仅包括完善的城市硬件设施以及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资源配套,还包括良好的生态环境、便利的地理区位、浓厚的文化氛围等。如纽约就是通过优越的生活环境吸引人才的城市典范,不仅气候宜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还拥有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医疗资源,同时还有迪士尼乐园、中央公园等文化娱乐景点。所以纽约不仅成为了全世界商业和金融中心,也是著名的科教、娱乐、艺术文化中心和体育中心,整个城市各项配套成熟,文化多元开放。因此,纽约一直作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城市之一,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各个领域的人才聚集在这里,也使得这个城市更加多彩,更加充满活力。

(四)公共服务环境也是人才生态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国内外评选“最具发展潜力城市”、“最具创新力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经常可以见到将“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对38个主要城市公共服务环境进行了调查评估,在他们2019年1月发布的《城市政府能力蓝皮书:中国城市公共服务能力评估报告(2018)》中,上海、厦门、宁波、深圳等城市在总体服务能力排名上位居前十,这些城市大多人才综合竞争力也位居全国前列。优秀的地方政府不仅是塑造整个人才生态环境的主导力量,同时也是吸引人才的一大亮点。

三、推进人才生态建设的对策

(一)优化环境要素水平,提升人才生态层次。在经济发展上,要以地方主导产业为基础,大力引进配套产业,形成供产销一条龙、内外贸一体化的综合性产业集群,以产业集聚带动人才集聚;在教育科研上,进一步加大高等学府的建设力度,积极扶持公立及企业科研院所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勇于挑战、乐于创新的后备人才队伍;在公共服务上,要持续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提升人才服务效率,打造市场化、专业化和个性化的人才服务环境;在生活环境上,要完善交通、医疗、娱乐、文化等生活基本配套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各地人才生态环境建设应当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避免“拿来主义”,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人才生态环境。

(二)合理引人育人用人,形成多样人才集群。我国人才发展的理念和方法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其中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从以往单纯“给钱给房给政策”的盲目招引人才,转变为全方位打造优良的人才生态环境,靠环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实现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在对人才工作的发展规律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以后,做出的正确选择。因此,在人才引入、培养、使用等问题上,政府更应该起到引导和补充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人才配置与结构,构建层级完整、多样丰富的人才集群。

(三)保障人才生态运作,实现系统稳定发展。通过改革人才政策、完善用人机制等相关方式,使人才生态有序运作,逐步实现良性循环。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通过取消各种限制性措施,打破人才地域束缚,实现人才共享;二是探索建立各类人才信息平台,加强人才的交流与合作;三是鼓励人才自主创业,鼓励公平竞争,充分激发人才动力;四是及时处置破坏人才生态环境的行为,保障人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人才环境生态
人才云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