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生武
对盈江县蚕桑产业发展的思考
段生武
(云南省盈江县委党校 云南盈江 679300)
随着我国蚕桑产业发展重心由东部沿海地区逐步向西部地区的战略转移,这为地处云南省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德宏州盈江县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盈江县已将蚕桑产业作为地区优势产业进行打造,主要通过政策宣传、企业帮扶、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和强化服务等措施进行强化和巩固,为全县能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奠定坚实的基础。
盈江县;蚕桑;蚕桑产业;发展;思考
盈江县位于喜玛拉雅山延伸横断山脉的西南端,为高黎贡山南延支系西南余脉构成的山地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山脉、河流基本是从东北下西南走向,低山与宽谷盆地交错相间,最高海拔为3 404.6 m,最低海拔为210 m,两者高差之大,在同一县境内属全国少见。由于地貌组合多样,地势高低突出,不同区域气候差异较大,北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气候集于一县,具有明显“立体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9.3 ℃,年日照平均2 364.5 h,年平均降雨量1 464 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 %,坝区无霜期325 d,光、热、水、气条件较好,适宜各种动植物的生长繁殖,非常适宜发展农业,先后被列为云南省商品粮基地县、油料基地县、滇西南农业综合开发县、国家糖料基地县、“八五”计划第一批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
近年来,蚕桑产业发展在盈江县主要有以下优势:一是种桑养蚕市场前景良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享受纯天然纺织品的消费族群也越来越多,据有关信息资料表明:目前国际市场上人们对生丝的需求每年按2%的速度在增长,世界蚕茧贸易价格也越来越高。二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盈江县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富余的男劳动力大都外出劳工,而农村大量富余的妇女和老人劳动力在家务农。由于种桑养蚕劳动强度不大,妇女、老人也能够从事种桑养蚕,适应千家万户发展,因此种桑养蚕也可成为解决盈江县富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渠道。三是种桑养蚕具有投入少、风险少、见效快、收入有保障的重要特点。
截止2018年12 月31 日盈江县已在12 个乡镇的975 个农户家中发展种植桑树4 481.8亩,养蚕1 478.21 张,总产量达到66 239.1 kg,总产值285.4万元,单张产量44.81 kg。全县已进入蚕桑产业发展的初步阶段,经过发展该产业,广大的农户,特别是扶贫建档立卡户看到了商机,也尝到了甜头,真正认识到蚕桑产业投入低,见效快、收益高,是提高经济收入的一项稳定产业。为此,未来盈江县将继续大力推广种桑养蚕产业,计划到2019年发展种桑面积为14 200 亩,预计产值2 000 万元,全力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从蚕桑产业的引进以来,盈江县委政府积极调整产业,高位推进种桑养蚕新兴产业的发展,已经从资金、技术等方面对种桑养蚕农户进行一序列的培训和帮扶,为了做好蚕桑产业发展工作,已采取以下措施:(1)强化组织领导。及时成立由县级领导任组长的蚕桑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建立工作小组,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积极协助德宏正信公司出台奖励扶持政策,对超额完成任务的村组干部分别按30 元/亩、50 元/亩进行奖励,对发展连片种植100 亩以上的村,对村组干部按60 元/亩、农户40 元/亩进行奖励,对新种植10 亩和累计种植20 亩的种植大户,按1 000 元/户进行奖励。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有力推进了盈江县种桑养蚕产业发展,做到蚕桑产业有组织领导、有政策支持,全面解决了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2)提供蚕茧的收购保障。盈江县蚕桑产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德宏正信公司率先在部分村建设了小蚕共育基地,由基地为蚕户提供优质4龄蚕,对小蚕养殖成活率提供了保障,结茧后由公司统一收购,保证了蚕茧的销路问题,并签订了收购保护价,并随市场价的涨幅进行收购,保护了养蚕户的最高利益,提高了农户养蚕积极性,可得使让农民群众放心种桑养蚕。(3)强化培训力度,加强技术指导。为大力推进蚕桑产业发展,德宏正信公司先后多次带领农户1 000 余人外出参观学习,了解正信公司的运作模式、学习种桑养蚕的技术,了解种桑养蚕的收益情况,并多次组织召开种桑养蚕专题培训会,不断提高农户桑叶、蚕茧产量。正信公司配备专业技术指导员,对农户种桑养蚕生产各个环节进行全程跟踪技术指导。针对种桑养蚕出现的问题,镇蚕桑小组及时了解情况,召开专题座谈会并提出解决措施,迅速解决存在的问题,挽回群众损失,让养蚕户吃了一颗定心丸。(4)强化宣传推广,培养能人示范。通过进村入户开展蚕桑启动会和发放蚕桑产业宣传材料,多渠道、多方式为农户宣传种桑养蚕产业的发展前景、市场效益、扶持政策等;积极培养种桑养蚕示范户,通过典型示范带动蚕桑产业发展,让群众实实际际的看到养蚕带来的效益,调动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迅速掀起种桑养蚕热潮。通过对农户的扶持和帮助,对盈江县扩大蚕桑种植面积做出了全面带动,为推进全县发展蚕桑产业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虽然种桑养蚕对于农民来说收入还是可观的,但由于宣传不到位,群众种植面积太少,迫于政府的压力,部分群众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这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生活问题。由于蚕桑产业在盈江县是一项新的产业,群众一时还难于接受。要让广大农民群众在种桑养蚕中有经济效益,加强桑蚕产业培育和加大政策宣传是当前盈江县最迫切的任务之一。
发展蚕桑产业最重要的是桑园的统防统治、大环境消毒、小蚕共育、方格蔟营茧等方面的种桑养蚕方面技术的培训和推广,盈江县初步发展蚕桑产业多数还停留在示范点上,推而不广,实施不到位。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补助政策少、措施乏力、目评收购蚕茧、产业培育、蚕农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当前盈江县大部分的桑树种植主要集中在坡地、瘦地、荒地上,很少有人愿意拿出好地和肥沃的地块来种植桑树。同时,桑农管理不到位,只种不管,不浇水、不除草、不施肥等现象依然还出现,甚至有农户出现了树根上的栽植,成园率不到50 %,真正用来全年养蚕的还不到40 %。特别是有极少数的农户思想态度不端正,抱着种应付政府发展产业种植的态度,有的只是为了能拿到补贴后就挖桑毁桑。由于盈江县是云南省重要的粮蔗基地,在坝区和半山区发展粮食和甘蔗生产具有传统优势,要发展蚕桑产业就会出现挣地的现象,群众的积极性很低。
桑螟危害多在夏秋季,幼虫卷叶咀食叶肉,留叶脉和上表皮,形成灰褐色透明薄膜,排泄物污染叶片,影响桑叶品质。桑螟的发生与气候关系密切,同时与天敌、桑园地理位置及树形养成等有关。高温干旱不利于桑螟的发生;夏秋季偏低温多湿有利于桑螟发生,当连续低温多雨则不利于桑螟生长发育,而且容易引发白僵病等。由于大部分农户缺乏文化素质,对桑树病虫害防治说明书根本搞不懂,一旦桑树发生病虫害就显得无能为力,最后导致桑叶无法采摘,即使采摘也会发生病虫害而大面积感染,致使收成无望。
近年来,盈江县加大力度发展种桑养蚕,虽然只是刚刚进入起步阶段,但在改善发展桑蚕产业过程中,种桑技术和养蚕技术都于逐步走向成熟。为此,笔者认为要全力推进蚕桑产业发展还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强政企合作为导向,要主动利用节假日和当地街子天广泛深入村寨进行政策宣传,并积极利用订单农业发展模式,让老百姓有产业发展定心丸,广泛动员群众参与蚕桑产业发展,充分利用示范基地建设的作用,在基地上进行政策宣传,真正让群众吃到甜头,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根据种桑养蚕所需的气候条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 技术,对区域种桑养蚕的气候适宜性进行了分析和区划。并针对市场因素、基地选择、不利气象条件防御等问题,妥善解决好种桑养蚕与发展粮食、烟叶、茶叶、甘蔗等争地问题,做到互为补充,各自形成规模,提出了合理布局蚕桑产区,重点在那邦、铜壁关、卡场、勐弄、支那、盏西、芒章、新城等山区乡镇发展蚕桑产业,有效避免县级重点产业的挣地现象,要积极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稳步做大做强蚕桑产业。
建立健全技术服务网络,加强科技力人员力量配备,每个蚕桑重点村确保配备1至2名科技人员。以县农业局蚕桑站和乡镇科技中心科技人员为主,进一步加大桑叶病虫害统防统治力度,重点做好桑叶褐斑病、红蜘蛛病的防治工作,切实抓好小蚕共育、大蚕饲育批次等环节的标准化生产,落实蚕房消毒防病措施,全面做好蚕前、蚕期消毒防病工作。
健全完善蚕桑产业发展保障机制,密切企业与政府、蚕桑站与村委会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能职责,落实各项服务措施,着力构建“统一指挥、同力推进”的良好格局,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总之,在盈江县发展蚕桑产业需要政府积极高位推进,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响应,政府要督促企业进行技术和资金全力扶持,群众的生活水平将会得到全面提高,脱贫摘帽的目标将会如期实现。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4.03
[S88-9]
B
2095-1205(2019)04-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