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丽萍,胥元鹏
(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46)
2014年4月30日,甘肃省某县畜牧兽医局驻场检疫员在恒泰食品公司屠宰场实施宰前检疫时,发现5头待宰生猪死亡,主要症状是尸僵不全、口鼻流血。经调查,恒泰食品公司屠宰场28日至29日共进场待宰生猪93头,30日发现死猪时已宰杀47头,死亡5头,剩余41头。此批生猪是由13个贩运户分别从该县3个乡镇8户农户家中收购。死亡的5头猪,来源于4个养殖户,其中2户有养猪,2户已无猪,存栏猪无异常。剩余的41头猪,来源于8个养殖户,饲养的猪无异常。3个乡镇对辖区范围内易感畜进行拉网式排查,没有发现猪及其他动物发病死亡情况。查阅资料,该县不从外地调运生猪,当时也没有从外地调运生猪的记录。该县属于炭疽老疫区,分别于1953年、1963年、1973年、1983年曾发生过牲畜炭疽疫情。
临床可见,病猪死后尸僵不全、肛门外翻、口鼻流出粘稠黑红色血液。耳尖血涂片,在实验室用姬姆萨染液染色,镜下可见多量有荚膜、两端平直的粗大杆菌。依据流行病学调查、死后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猪败血性炭疽。
综合分析,本次猪炭疽疫情的发生与猪大量贩运,屠宰场地、车辆忽视消毒,病猪运至屠宰场污染待宰圈舍,导致猪感染发病死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炭疽防治技术规范》,及时上报疫情,封锁隔离、无害化处理、消毒灭源、易感动物紧急免疫、疫源调查等全面开展炭疽疫情防控工作。
按照“禁止畜动、控制人流、分层设卡、严格消毒、紧急接种、迅速扑杀”的原则,县政府立即发布了对疫点、疫区的封锁令。
及时果断地用动物扑杀器无血扑杀了屠宰场同群猪共41头,并将所有扑杀动物尸体、污染物、检查回收的生肉和熟食制品一起拉运至掩埋坑(深3.5 m、宽3 m、长8 m,坑底撒10 cm厚的漂白粉),用汽油、柴油彻底焚烧后深埋做无害化处理,上覆盖20 cm厚的水泥,并竖立警示标志。
对认定的疫点恒泰公司屠宰场场房、车间、屠宰工具、运输车辆每日进行两次消毒;对动物排泄物、被污染的饲料、垫料等进行堆积、密封发酵并进行焚烧处理;对被污染的污水投放生石灰或漂白粉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使用的工具用4%烧碱水浸泡消毒。动员相关乡镇的养殖农户,对自家饲养牲畜的圈舍和牲畜饲养场地用强力消毒灵、漂白粉等消毒药品进行预防性消毒,每日两次。
对疫区和受威胁地区的易感动物用无毒炭疽芽胞苗紧急预防接种。
对恒泰公司屠宰场涉及到的饲养场生猪来源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该县各乡镇对辖区范围内易感畜进行拉网式排查,摸清易感畜的饲养数量及疫病发生情况。本次调查,对该县历史上曾发生过炭疽的其他乡镇延伸进行调查,共调查排查农户2 200户,牲畜贩运人员13人,屠宰人员5人,排查生猪5 000余头,羊2.3万余只,牛280头,未发现疑似病例,经省市专家共同会商,分析认为本次发生的猪炭疽疫情属自然疫源性疫病。
县食药监局、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对上市交易的牲畜及其产品按程序进行严格检疫,加强市场畜禽及其产品交易摊点的消毒工作,确保肉品安全。
对该屠宰场的屠宰员、饲养员与病死猪有直接接触的人员,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临床医学观察,没有发现疑似炭疽感染病例。
猪对炭疽杆菌有较强的抵抗力,常限于局部感染,通常呈慢性经过,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病死率为3%,往往在宰后检验时被发现。炭疽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人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直接接触病畜尸体或染有炭疽病原体的畜产品而感染。因此,动物检疫员一定要把好屠宰检疫关,在宰后检验时注意颌下淋巴结、扁桃体和肠系膜淋巴结的异常变化,疑似炭疽病时要先做血液涂片镜检,防止扩大污染,同时做好个人防护。待确诊后及时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本次疫情为败血型炭疽,在猪上很少发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炭疽芽孢对环境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其污染的土壤、水源、场地等可成为长久的疫源地。该县属于炭疽老疫区,分别于1953年、1963年、1973年、1983年曾发生过牲畜炭疽疫情,存在潜在的传染源,一旦管理不到位,如生猪贩运、屠宰场地和车辆消毒不严等均会引起炭疽疫情发生。炭疽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吸血昆虫多、雨水多、洪水泛滥的季节。新老疫区要高度重视,对新老疫区进行经常性消毒,雨季要加强消毒。并根据流行情况,使用国家批准的炭疽疫苗,新老疫点及其周围家畜开展免疫。加强对贩运户的管理和疫病防控知识的培训,从源头上杜绝“病死猪”的产生,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