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子以食用为主,药用为辅,是国家卫生部第一批公布的药食两用中药材,其产品涵盖了饮品、保健品、食品、出口等多个产业领域,需求量逐年增加。玉门市近年来大力发展枸杞产业,目前已初具成效,但作为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产业链延伸不足,经济效益不突出是产业发展面临的直观问题。
截至2018年底,玉门市已发展产业面积23.4万亩(其中:红枸杞20.4万亩,黑枸杞3万亩),除去弃管、流失、更替面积,形成产业效益的红枸杞面积15万亩左右。全市红枸杞基地形成花海片区、下西号片区、昌马赤金冷凉片区及农垦团场片区等四大枸杞种植片区。黑枸杞主要集中在小金湾、独山子两个乡镇,合计面积超过2万亩,其他乡镇及农垦团场零散种植面积近1万亩。
2018年,全市红枸杞干果产量约2万吨,销售产值7.9亿元。枸杞产品约30%左右通过企业和合作社分级包装或通货销往台湾、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及国内市场,约70%的产品以通货原料形式走向宁夏中宁市场,形成潜在的宁夏枸杞原料基地。
2018年黑枸杞干果产量400吨左右,平均亩产不足15公斤,通货价格120~160元/公斤,产值5600万元左右。近几年黑枸杞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对种植户影响较大,至目前弃管和挖除面积约1万亩。黑枸杞销售以自产自销为主,并在小金湾乡集镇主干道两侧自发形成目前省内最大的黑枸杞交易市场。
玉门市现有枸杞产业相关企业、合作社共计115家,其中正常运营的合作社70家(基地规模合计5.9万亩),未运行的合作社45家。运营的合作社中,红枸杞合作社44家,黑枸杞合作社8家,无基地的合作社5家,经营其它农副产品的合作社13家。
全市注册枸杞商标的合作社13家,有分级包装能力的合作社有11家。市场反响较好的品牌有“花碧绮”“陇宇”“玉门红”“马超龙雀”“祁连香杞”“伟乐滋”“西域红宝”等。
全市的枸杞加工主要是开展枸杞烘干、分级包装等初加工。制干产品以散装销售为主,占总量的80%以上,包装销售的产品不足20%。
2018年开展线上销售的企业、合作社共计23家,年销售量800吨左右;有订单销售的22家,2018年销售量8000吨;散装销售的44家,2018年销售量11000吨。
具备枸杞色选、筛选等级分离等生产线的企业5家,其中:甘肃表青惠农农业有限公司建有枸杞烘干线24条,色选分级生产线1条;长青源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建有枸杞真空冻干生产线6条(台)、烘干生产线1条、枸杞清洗和包装线各1条;正元堂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有烘干生产线12条,包装线1条;玉门红枸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有枸杞烘干线20条,色选分级生产线1条,除菌、包装生产线2条;玉门市鸿林苗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有微电水果蔬菜清洗线1条。全市枸杞烘干加工能力3万吨以上,筛选分级能力2万吨以上。
目前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企业有下西号表青公司,辐射面积1.5万亩;下西号玉门红公司,辐射面积5000亩;下西号正元堂公司,辐射面积2000亩;昌马中农民熙公司,辐射面积2000亩;柳河绿康公司,辐射面积2000亩;玉门市中农合润公司,辐射面积1000亩;花海西域红宝公司,辐射面积1000亩;花海长青源公司,辐射面积1000亩。
2018年,“玉门枸杞”地理标志经农业部评审通过;玉门市中农民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昌马拱北滩的1500亩枸杞种植基地,2018年荣获中国中药协会种养殖专业委员会颁发的“优质道地药材示范基地”荣誉称号;玉门市中农和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马超龙雀”牌三微技术富硒枸杞获第25届杨凌农高会“后稷特别奖”。
2019年,全市计划在花海片区、下西号片区新植红枸杞21500亩,栽培品种以宁杞5号、宁杞7号为主。预计2019年红枸杞干果总产量2.2万吨,销售产值9亿元左右。
一是枸杞品质好、中、差共存,高品质枸杞产量低。全市枸杞生产照搬宁夏枸杞的传统栽培模式,高密栽培、租赁土地大水大肥掠夺式经营的占比达70%以上,不能按照无公害、绿色标准化技术实施生产,产出高品质(检测指标通过420项以上)产品的生产基地约1万亩,产量仅5000吨左右;中品质产品(检测指标通过200项以上,420项以下的)生产基地12万亩左右,产量1万吨;粗放管理、忽略食品安全的低品质产品(颗粒小、农残超标、重金属超标、制干用碱过量的)生产基地约7万亩,产量6000吨左右。
二是缺乏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全市林果合作社和企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上规模、竞争力强的合作社较少,经营规模偏小、整体实力薄弱、承担风险能力差、服务层次偏低、管理松散等问题突出,带动发展能力不强。在产品加工、仓储、运输、品牌创建、营销网点等环节上还比较欠缺,建立实体开展产品深加工及深层营销活动的更少。且现有枸杞企业因周转资金不足、产品销售不畅等原因造成生产加工能力不足,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如长青源冻干枸杞,加工设备和技术落后,6条生产线日产量仅120公斤,年产量不足10吨,目前缺乏资金更新设备和技术,不能扩大产能,辐射带动作用不强。
三是枸杞商标杂乱,品牌化程度较低。目前玉门市有24个枸杞注册商标,但取得品质认证的屈指可数,比如取得绿色食品认证的只有长青源、表青、正元堂3家,而所有商标宣传不足,知名度不高,几乎没有品牌效应。
四是种植、加工缺乏生产标准,没有品质保证,农残控制体系不健全。现有生产技术还延用传统栽培模式,密度大病虫害发生严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治,制干使用焦亚硫酸钠,使用含重金属的化肥等,不使用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技术,造成产品农残超标,品质低下。企业和合作社缺少产品品质控制、监测环节,产品缺乏品质保障。
五是无上规模的枸杞交易市场,缺乏产业发展的硬件设施。现有枸杞产品基本都在企业或合作社生产基地完成交易,有些零散种植户甚至在田间地头完成通货销售,没有固定的交易市场,不能形成长久稳定的供销体系。
(一)构建枸杞产业全产业链。稳定现有枸杞基地面积,迅速向提质增效、规模经营、品牌建设、市场导向、企业深加工方向发展过渡,建立现代化生产体系、管理体系、经营体系,构建完善的枸杞全产业链。以丹青元公司为依托,在枸杞基地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生产技术制定、生产物资供应、机械化生产管理、烘干、仓储、精深加工、品牌创建、市场营销等各环节有机衔接打造全产业链,与加工企业和合作社形成利益联结机制。
(二)加快枸杞小镇建设。以枸杞小镇建设为主体,创建枸杞研发中心,完善基础设施,尽快建成大型枸杞交易市场,初步引导玉门、瓜州枸杞产品进入玉门市场交易,逐步引导全省、新疆等地产品进入玉门市交易,最终扩大形成国内大型枸杞集散市场。
(三)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通过专业品牌孵化机构,加强“玉门珍好”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孵化宣传力度;以丹青元公司为主成立专业营销团队;组织企业、合作社参加国内枸杞产业相关论坛、展会;召开高峰论坛、产品博览会、项目招商对接会等扩大宣传;在全国大中型农产品集散市场开设枸杞专卖店和专柜;扶持发展微电商,加大互联网营销宣传,多方位提升玉门枸杞品牌知名度,强化品牌效应。
(四)加快产业模式创新。确立以功能农业为突破,以“药用枸杞”为方向的产业发展模式。依托中国林科院研究所和中国中药协会,持续扩大枸杞道地药材示范基地评审认证范围;与国内大型中医药企业合作,建立药用枸杞订单种植基地,如广州香雪制药、步长制药、北京春风药业等。引建枸杞糖肽、枸杞黄酮、黑枸杞花青素提取等深加工生产线,引导企业将枸杞原料就地深加工转化为中药产品、功能食品、保健品等。
(五)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三微”技术,助推“无碱富硒”枸杞生产,突显富硒枸杞的保健功能,打造玉门富硒枸杞地域品牌,打破中宁枸杞原料基地现状;引进中医农业技术、量子技术、生物微冻技术等高科技技术,解决枸杞产业的植保、仓储、物流等问题;完善和普及生产、加工标准化技术,提高产业机械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品质;建立、完善产品质量检测和追溯体系,保障产品质量。
(六)调整政策扶持导向。逐步减少或取消枸杞生产基地建设等上游环节的资金扶持,加大对合作社、加工企业贷款贴息等政策的扶持力度,切实解决融资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