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花 万 超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教育面临的困境——以湖北省襄阳市欧庙镇潼口小学为例
黄春花万超
(湖北商贸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已久,但是农村教育仍然面临诸多困境。文章通过实地调研,以湖北省襄阳市欧庙镇潼口小学为调研对象,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
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教育;潼口小学
十九大报告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七大战略”之一。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在农村教育上表现为农村人民对良好教育资源的需求与教育资源地区不平衡,城乡教育资源差距过大之间的矛盾。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乡村没落伴随着乡村教育衰败。当前乡村教育面临着生源不断减少,教师流动性强,乡土意识淡薄等问题,这些已经成为乡村教育发展的绊脚石,以下为笔者以湖北省襄阳市欧庙镇潼口小学为调研对象,探索乡村教育正在面临的困境与难题。
笔者通过对湖北省襄阳市欧庙镇潼口小学调研发现当前农村教育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虹吸着农村各种资源向城市流动。至2016年底,中国居民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7.35 %,中国已经步入“半城市化”社会。基于社会资源的相对有限性,与城市不断繁荣相对照的,必然是乡村社会的日渐衰败[1]。
以潼口小学为例,2018年至2019年,每年招收的新生只有50 人,六个年级人数约280 人左右。近5年潼口小学的生源不断流失。由2015年的310 人下降到2019年的285 人,学生流失率达到8%。大量的乡村生源向教育资源优越的城镇聚拢。城乡教育的差距变大,导致乡村教育的优质资源不断向城市流入,从而乡村教育的竞争力缩小,导致农村生源进一步减少,农村教育基本陷入一个死循环。
潼口小学现有教师23 人,中青年教师11 人,老年教师12 人,其中代课老师达到老师数量的30 %,教师平均学历水平为大专等师范类学校,水平有限且流动性较高,其中有的班级一学年班主任更换4个。大多数中青年教师有机会都向城市流动。人员流动如此频繁主要在于乡村教师类型多样化。潼口小学的教师类型主要为两大类型:公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年龄稍长的公办教师存在职业倦怠、熬年限等退休的情况,所以潼口小学的教学主要靠青年教师,但是青年教师存在明显的教学经验不足,并且对乡村学校的归属感不强,一旦寻找到合适的机会,很多青年教师会通过考试或者找关系的渠道逃离乡村,回到城镇。代课教师由于岗位是临时性的,代课老师一般只会选择乡村学校作为自己的实习基地,在乡村学校积累经验,一般在完成代课任务后会选择离开乡村学校。乡村教师的频繁出走容易导致乡村学生学习过程中文化中断现象产生,[2]学生和老师之间很难建立起亲密和信任关系,从长远看不利于农村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潼口小学的教育机制和所有的现行的乡村教育机制无差,都是在模仿城市教育机制,几乎为城市教育机制的副本,没有立足乡村,缺失乡土元素。而教师在教学阶段也忽略了乡土元素对乡村儿童的重要性。教学只注重以城市取向为选择的学科知识,忽视乡村教育的历史基础、乡村社会的客观事实,教育就成为了一种被动接受、机械训练的过程[3]。
潼口小学现有教学楼一栋,且教学楼是2018年旧楼改造而来。教室15 间,教室为普通的黑板教室,座椅为木制座椅,缺乏投影仪等教学仪器。由此可见乡村教育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已经实现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还只是初步的,是低水平、不平衡、不巩固的,而城乡的差距扩大是一个严峻的现实。据90年代中期的统计,全国只有40 %左右的小学和50 %左右的初中达到了原国家教委规定的实验仪器和图书配备的标准,由此推断农村中小学绝大多数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4]。
教育的发展不仅要靠“硬件”设施的不断投入,更需要“软件”力量的支持。只有两种力量共同助力乡村教育,才能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
加强乡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教育的硬件实力,一方面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为乡村教师提供更舒适的居住环境和教学环境,增强教师对乡村的归属感。
近五年来,襄阳市襄城区政府加大教育财政投入,教育财政投入由2015年的732 万增加到2019年的840 万,增长比例达到15 %。潼口小学在2018年投入使用了翻新的教学楼,教师数量当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可见基础设施的投入对乡村教育的硬件实力得到了巨大的补充。
教育的主体是人,所以做好农村学校的发展就是要保住生源,同时要留住教师。
保障教师收入持续增长,让乡村教师成为一个有价值的身份符号。不仅将乡村教师的直接收入提高到高于周边地域平均工资水平,而且设立多种培训专项基金,专业发展基金,乡村教育研究基金,作为乡村教师持续增值的经费保障。
以潼口小学为例,近些年随着襄阳市教育财政投入不断加大,乡村教师的补贴不断增加,乡村教学的环境不断改善,潼口小学教师5年的数量不断增加。
乡村学生性格与情感的完整离不开乡村教师对当地乡风民俗、乡土伦理以及乡村教育发展的理解与思考。教师要真正能够认同乡村文化、理解乡村学生境遇、扎根乡村,对乡村有发自内心的亲近与深远的热爱,这样才能逐步消解待遇低下以致负担沉重、激励缺乏以致职业出现倦怠等的乡村教师现实困境[5]。
通过实地调研和分析,基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财政投入的加大确实能提升乡村教师的留任率,财政投入与乡村教师留任率成正比。第二,乡村教育的发展要立足当地自身的水平,要采用多种策略增强乡村教育的竞争力。第三,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教育的“硬件”“软件”实力都需要提升。乡村教育振兴任重而道远,不仅需要加大硬件设施投入,还要从精神层面促进乡土元素融入教学中,从根本上提升乡村学生的文化自信。
[1]葛新斌.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教育究竟能做些什么[J].教育文化论坛,2018(4):138-139.
[2]孟筱.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教育发展难题与破解之道[J].人民论坛,2019(28):74-75.
[3]陈时见,胡娜.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9-74.
[4]谈松华.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99-103.
[5]于铁夫.乡村教育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11):44-47.
黄春花(1987- ),女,汉族,湖南人,硕士,现任湖北商贸学院经济学院教师,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万超(1997- ),男,汉族,湖北人,本科,湖北商贸学院17国贸本科学生。
G719.2
A
2095-1205(2019)11-110-02
10.3969/j.issn.2095-1205.2019.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