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南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中的主体对自己的文化应该有自知之明,既清楚自己文化的长处,也了解自己文化的短处,并要了解和认识其他文化,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和理性审视,就是文化自觉。文化自觉的主体可以是个人或共同体。对中国文化的反思和审视就是中华文化自觉的一种体现。个人对文化的自知之明和自觉内化是实现文化自觉的关键所在。文化自觉是一种意识、一种价值观和实践论。大学生文化自觉是一种文化主体意识,是大学生在进行研习文化、内化文化和创新文化中体现出来的。大学生文化自觉包括文化认同、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据了解,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不怎么强,需要高校进行有效引领与培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00后”大学生开始入驻大学校园。他们是当代青年的先锋,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他们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能用比较广泛的互联网信息平台,综合素质较高,学习能力较强,对未来充满自信。但他们的合作意识淡薄,常以自我为中心,逆反心理强,更多考虑的是自身的感受,更倾向于追求个人成功。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性比较强,面对网络上五花八门的信息,他们理论学习不够,理论思维不强,难于完全正确分析与辨别是非,甚至产生困惑,抵制不住诱惑,感到迷茫,做出偏激行为。往往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心理素质不够强,经不住自己所受到的挫折。正因他们的这些特点,就决定了他们的文化自觉意识不够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流文化认同感不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大学生文化认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中国革命文化的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前的主流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拓展、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深入,西方文化长驱直入,给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方面给予了有力的冲击。由于大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识还比较肤浅,比较注重观察当前的一些现象,一般不会透过现象去分析本质。于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方面还存在诸多质疑,出现了主流文化认同危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不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学生虽然绝大部分能够背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24个字,但没能真正了解其中蕴意。只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告诉人们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不能领悟到其中蕴含的人类文明成果。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塑造期,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就是青年主流价值的体现,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帮助大学生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尤为关键。这就提醒大学生青年,“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第一粒错了,下面粒粒错了。
(三)民族文化素养不高。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多元化的娱乐消费渠道,民族文化的特性被削弱,在大学生中不熟悉自己民族民俗的,更不熟悉其他民族文化了,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普遍不高。中华民族文化元素,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被人民大众接受,不断被经典化。这需要针对现状,通过学校相关课程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
(四)人类文明视野不强。有的学生局限于已学的知识,认为只需要学好当前文化课程即可;有的学生受到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的影响,认为中国的不如外国,甚至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月亮圆。因而不能站在全球的高度,用世界的视野来观察与评析中华文明,甚至出现文化自卑现象。
认同了自己的文化,才能做到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这对于实现文化强国有着重大意义。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为了文化的繁荣兴盛,为了民族、政党的命运,必须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培养新时代大学生高度文化自觉,意义深远。
习近平2019年5月15日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到,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在不断开放的体系中一起交流互鉴,兼容并蓄,历久弥新。中华文明的处世之道是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中华文明的价值导向是惠民利民、安民富民,中华文明的精神气质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中华文明的生存理念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现在的中国,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中国与世界彼此离不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而且会越开越大,将为亚洲文明与世界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将为亚洲和世界提供更多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高校学子,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坚定文化自信就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落实,彰显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实现文化强国。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求同存异、开放包容与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利于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不同文明应和谐共生、相得益彰,让人类文明同放异彩,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力量。文化因交流而互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人类应该有多彩世界、多样文明的理念,让各种文明交相辉映。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文化壁垒需要共同消除,妨碍人类心灵互动的观念纰缪需要共同抵制,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需要共同打破,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大学生文化感知力的培植要着眼于大学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这些课程的开设必然要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展现中华历史文化的恢弘气魄。国学就是高度总结中国人数千年来的思维习惯和行为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深深扎根于每个中华儿女心中。地方高校可以通过国学教育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觉。
(一)国学教育,利于大学生更准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国古代科学文化成就是独领风骚的。地方高校进行国学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不搞历史虚无主义,也不搞全盘复古主义。做到汲取精华、剔除糟粕。文化也有时代局限性,需要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
(二)国学教育,助力大学生在了解自己的文化的同时,还能兼容并蓄,学习其他国家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世界,国与国之间彼此离不开。中国需要走出去,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引进来,让中国更好地与世界有机融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朝多极化方向发展、文化丰富多样、社会信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弘扬自己优秀文化的同时也要向其他国家学习。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教育、面向未来的文化。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一带一路”建设为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文化因交流而精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三)国学教育,助力大学生与时俱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当今世界日新月异,与时俱进,才能古为中用。这需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转型,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强大力量和有力支撑。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通过接受国学教育,让大学生对自己文化有底气,有足够自信,形成高度文化自觉。
(四)国学教育,助力大学生树立“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共享发展理念。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通过大学生对国学的了解,发现人类文明是多样化的。多年以来,中国领导人一直呼吁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大学具有培养人才、对文化进行传播或创新、服务社会的职能。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对文化与文明的态度,对未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影响深远。大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以便将来能有更好的资本与世界其他国家为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求同存异、不断繁荣,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是人们所憧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