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涵义解析

2019-03-19 12:38吕国忱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9期
关键词:科学技术共同体人类

□吕国忱

一、“共同体”的历史来源

希腊语“κοινóτητα”是指“社区”、“群落”,拉丁语从希腊语借来许多字母形成的“communis”含有“常见”、“普遍”、“共同”之意,英语从希腊语和拉丁语借鉴许多词根组成的“community”是指共同的纽带联结起来的有机体。接踵而来的德国滕尼斯把“共同体”理解为血缘、地缘、精神的有机联系,美国肯尼斯·梅吉尔从原始联合、无国家社会、人类存在反思“共同体”的历史进程,日本入江昭从全球解释“共同体”,美国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研究想象“共同体”,英国齐格蒙特·鲍曼把“共同体”理解为“温馨”的“家”。在我国历史上,对“共同体”进行分析和说明。《礼记》的“世界大同”,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康有为的“大同世界”,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在马克思主义的崭新阶段,提出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其中包括各个发展阶段:例如:和谐、包容,特别是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确保社会实践对理论发展的源头活水,实现不同观点的碰撞和融合,凸显实效性、多元性和渗透性,”通过“一带一路”的具体步骤,转化为人类共享。

二、“共同体”既是历史传承,也是时代创新

如果从不同的时间节点和空间定位,就可以看到,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认识能力不同,决定了不同历史阶段和国家实力的区别。在人类初期,实行原始共有。由于语言的交流、社会的合力,加快了前进步伐,私有制孕育而生。孔子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说明社会转型的艰辛。事实上,生产能力的提高,与生活水平的改善成正比,与社会的公平成反比,尤其是在社会体制变革的初期更是这样。或者说,当生产力给人类带来更多的剩余产品,社会的穷富差别难免带来某种动荡和心理回应。各个朝代的更替,都以“大同”、“天下为公”为追求目标,但往往都回归原来的起点,陷入社会周期难以创新。我国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是历史形成的平均主义基因的特定表现。

人类发展的期盼,要奠定在雄厚的经济基础之上。否则,人类的解放就是空想,这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社会问题。历史出现的恶性竞争、兵戎相见、贸易陷阱、多边主义、金融危机,再加上自然条件的制约,使人类苦不堪言。为了解释这一难题,需要正确认识人类发展的多种可能并作出正确抉择。在问题面前,避免各执己见、相互拆台形成的内部消耗。只有齐心合力,全球合作,实现人类共同体,才是最佳选择。尽管各国都有不同传统文化、不同地理条件、不同人口质量,不同社会制度,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为了保持人类的生存,需要克服各种困难,不能再走疯狂杀戮、血雨腥风的老路。我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采取“一带一路”的具体举措,有目标、按步骤、有条不紊地与各国合作,进行共商、共建和共享,给世界提供更大的贡献率。例如,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由于各种自然资源的特殊性,影响着生产的种类和效率,在经济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大不相同。通过“一带一路”,就会实现不同国家之间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以便实现双赢和共赢。科学技术渗透在各个领域,对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崛起发挥重要作用。另外,传统文化、民族特色、历史特点有区别,避免造成不同国家的欺压掠夺,把人类共同体的远大理想转变为当下的互帮互助的合力,补充短板,实现你好我也好的求同存异。

“一带一路”,不分国界、地理环境,也不分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管理模式,而是利用专家能手操纵机器设备,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造福四方。正因为科学技术的引擎,才推动了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研究、广泛传播,培养能工巧匠,对实现人类共同体起巨大推动作用。

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的精神依托,同时也要有物质基础。精神依托和物质基础之间的连接,是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探索科学,挖掘世界的基本规律,通过技术,转化为价值共享。学习、研究科学真理,培养社会人才,把工具理性转化为价值理性。随着人类的发展,物质、能量都在发生变化,有的能源在不断地更新,需要加以补偿,这就需要扩大再生产,才能维持人类的生计,提高生活质量。有的资源在不断枯竭,需要探索新的再生资源。这就使科技开发和普及更具紧迫性。与物质财富不同,精神财富不仅不会消失,而且可以在时间上世代传承,在空间上漂洋过海,在质量上精益求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希腊三贤”、老子-孔子-墨子-孟子的中国国学,并没有随时间流逝而消解,而是随时代发展更加扩大了社会影响力。这就像英国诺贝尔奖获得者萧伯纳所说,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相互交换,彼此不是各有一种思想,而是都有两种思想。文化交流,促进精神财富和科学技术的高潮迭起,并且对当今世界进行渗透,形成新的社会效应。通过5,000多年的文化传承,描述我国灿烂的历史画卷。在建国以后的70年,特别在改革开放的40年中,我国创造的物质财富,几乎超过了我国全部历史财富的总和,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在站起来、富起来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强起来。究其原因,历史文化、科技创新,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内在的联系。正因为认识的深化、社会的转型,人类继往开来,告别了愚昧和神秘时代,迎接了聚焦升腾的理性和科学时代。

虽然人们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发展历程作过考证,但不能因为历史带来的几千年的文明古国而骄傲,也不能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而把美洲说成仅仅具有几百年的历史而自卑,也不能仅仅像欧洲把印第安人称为美洲土著来缓解社会冲突,更重要的是,欧洲同化了印第安人的传统习惯和人生轨迹,极大促进美洲文化的发展,才使欧美互联互通、相得益彰。这正如任何有机体都有缺欠、病变,因而时刻需要治疗一样,社会发展过程同样需要外界的补充、调试,才会具备强大的协调能力。在浩瀚的历史轨迹中,附庸国有可能成为霸主,宗主国倒可能在别人感冒自己发烧以便取得形势的缓解。在中国存在“流年不待人皆老,造物无私我自穷”的历史,全球也有相互隔绝、穷通自乐的先例。但这是相对而言的。历史预示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坚持零和博弈不行,实行闭关锁国也不行,必须重视同化、多元,促进相互交流,才能形成社会和谐,加大生命体的活力。

可见,出现社会冲突与矛盾是难免的,通过武力来解决,就会加大差别,甚至两败俱伤。回避历史覆辙,提倡人类共同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选项。国家之间的交流,地域之间的合作,是社会发展的主流。

三、结语

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来源于全球发展的现实,更依靠科学技术的引擎,才能为社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有欠缺的国家和地区提供有利支撑,在实践基础上保持谦和心态,研发科学技术,促进相互转化,履行共同体的重要使命,实现世界共赢。

猜你喜欢
科学技术共同体人类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人类第一杀手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