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栋 柳伟伟 王全楚
患者,男性,61岁,因“发热、咳嗽、咳痰半月,胸闷、纳差、尿黄进行性加重10 d”入院。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咳嗽、咳黄色脓性痰,体温最高达39.5℃,在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效果差,体温仍波动在38.0~39.2℃。10 d前出现胸闷、尿黄,进食量明显下降,经积极治疗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查体: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双上肢多个静脉通道处可见明显瘀斑,口唇及甲床紫绀,双肺呼吸音粗,血氧饱和度低下(78%~81%)。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3.23×109/L、红细胞4.05×1012/L、血红蛋白123.00 g/L、血小板33.00×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81.01%,降钙素原:0.56 ng/mL,肝功能:总胆红素 180.1 μmol/L、直接胆红素162.6 μmol/L、谷草转氨酶 326 U/L、谷丙转氨酶310 U/L、白蛋白23.7 g/L,甘油三酯:4.77 mmol/L,血气分析:I型呼吸衰竭,腹部彩超:肝脾肿大并肝损伤,胸部CT:间质性肺炎、双肺上叶结核球(病灶钙化)。先后给予莫西沙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去甲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予异甘草酸镁、还原性谷胱甘肽等药物保肝治疗,患者胸闷仍无改善。连续复查血常规三系均进行性减少,白细胞1.82×109/L、红细胞3.10×1012/L、血红蛋白101.00 g/L、血小板16.00×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79.2%。行骨髓穿刺活检,提示:骨髓细胞增生尚活跃,粒细胞比例占54%,部分细胞浆内颗粒增多增粗/偶见空泡,红系比例占23%;吞噬细胞多见,并可见嗜血现象,血小板少见。临床考虑感染所致嗜血细胞综合征,加用人免疫球蛋白、甲泼尼龙,血小板逐渐回升,肝功能明显好转,胸闷减轻,体温恢复正常。入院第14日患者突发大咯血,立即给予止血治疗,查胸部CT:双肺感染、双侧胸腔积液并双肺下叶基底段不张、双肺上叶结核球,G实验+GM实验:阳性。考虑肺曲霉菌感染,给予静脉输注伏立康唑,不适症状逐渐改善。入院第26日复查G实验+GM实验转阴,但仍胸闷,血氧饱和度低(89%~90%),复查胸部CT:双肺感染(病灶较前增多)、双侧胸腔积液并双肺下叶基底段不张(积液增多)、双肺上叶结核球,结核γ干扰素实验:阳性。考虑为结核菌感染,在原有治疗基础上,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4联抗结核治疗,后胸闷逐渐改善,出院随访5个月,三系恢复正常,血氧饱和度达95%~98%,复查胸部CT可见胸腔积液消失,感染灶大部分吸收。
讨论嗜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是一类多器官、多系统受累,并进行性加重伴免疫功能紊乱的巨噬细胞增生性疾病,病死率极高[1]。患者一般常死于感染、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且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2],临床常表现为:高热、肝脾增大、全血细胞减少、甘油三酯血症、低纤维蛋白血症、血清铁蛋白升高、凝血障碍及骨髓中发现嗜血细胞现象[3],。目前HPS的病因和确切机制仍不清楚,但感染及免疫缺陷在此疾病的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感染相关性HPS多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所致,亦有报道可由支原体、结核杆菌等感染后引起,但较为罕见[4]。其目前尚无统一治疗指南推荐,但对于危重患者一般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免疫球蛋白冲击疗法,同时辅以抗感染、纠正肝功能、补充凝血因子,纠正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症等对症支持治疗。
患者入院前已长时间应用抗生素治疗,入院后亦给予大量抗生素,考虑抗生素长期应用,破坏了正常菌群生态平衡,导致了真菌出现。入院查CT示肺结核球(病灶钙化),肺结核球为浸润性肺结核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因干酪样坏死病灶部分消散后,周围形成纤维包膜。结核性肉芽组织发生干酪样坏死所形成,空洞的引流支气管阻塞,空洞内干酪样物质不能排除凝成的球形病灶,由靠近肺门的较大支气管结核向外发展而形成[5]。机体抵抗力强时,是相对稳定的病灶,可长期保持静止状态,但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灶可出现恶化进展[6]。结合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笔者认为,本病例可以考虑为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钙化肺结核球破溃复发,当真菌合并结核时,机体免疫进一步下降,从而诱发了HPS的发生。
HPS常伴随肝功能异常,又因肝炎或肝硬化患者易伴随脾大,故易诊断为肝脏疾病[1]。但对于临床中不明原因引起的发热且发热时间持续较长,同时伴有肝脾肿大、血细胞减少以及肝功能异常的患者,要求临床医生增强对本病的防范意识,尽快完善相关检查,特别是骨髓穿刺活检,一经确诊应积极救治。笔者认为,长期应用抗生素的患者,应提高对真菌感染的预防;当免疫力下降时,应严防肺结核球的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