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2019-03-19 00:26郑梦文赵仓焕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艾灸针灸

郑梦文,赵仓焕

(1.暨南大学,广东广州 510632;2.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广州 510630)

高血压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眩晕为其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其症状表现为头晕、头胀、头痛、眼睛胀痛、视物模糊、站立不稳等,对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是一个大众广泛关注的健康问题。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每年发病率也随之不断升高,根据中国的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估计,在2012年中国心血管报告中,我国高血压发病率为24%,即我国约有2.66亿人患有高血压,也就是每10名成年人就有2名高血压患者[1]。

目前,西医治疗高血压病主要是依靠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降压药物常存在不同程度肝肾损伤的副作用,且都有各自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对高血压病眩晕症的患者而言,部分患者用降压药治疗血压达标后,临床症状并无明显改善,甚至因不良反应而使症状加重。所以,目前西医治疗高血压病尚存在一定的局限和困惑[2]。因此,中医药的治疗更受大家的青睐和关注。其中,针灸治疗简便有效,不良反应少,在临床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将近年来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高血压病针灸治疗进展

1.1 针刺治疗 针刺治疗方法简便,见效快,效力持久,不良反应少,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病。吴绮华[3]选取8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患者给予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药物治疗,研究组42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主穴取穴:内关、曲池、足三里、行间、太冲;配穴取穴:肝阳上亢配阳陵泉、太阳;痰浊中阻配阴陵泉、丰隆;气血两虚配气海、关元;肾精不足配三阴交、百会。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57%,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张鹏[4]依照标准选取120例中度高血压患者,予以“活血散风,平肝降逆”针刺治疗。取穴:人迎、合谷、曲池、足三里、太冲。留针20 min,每日2次,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予血压监测并记录,结果:显效101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3.33%,说明针刺治疗高血压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王洁等[5]将1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9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口服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取穴:曲池、百会、大椎、太冲、风池、内关;配穴:属痰浊阻络型配足三里、丰隆;肝肾阴虚型配肝俞、太溪。治疗4周后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血压、血浆神经肽水平比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浆神经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1.2 艾灸治疗 艾灸疗法治疗高血压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并且对于预防高血压导致的中风也有一定的作用[6]。王魏[7]选取104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2例患者给予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每次5 mg,每日1次。治疗组5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艾灸治疗,点燃艾条后对患者足底的涌泉穴施以温和灸。每次15~20 min,每日2次,7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王蓉等[8]将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艾灸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0例患者只给予口服原有降压药物治疗,穴位艾灸组80例患者在原有降压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穴位艾灸治疗,选穴:肝阳上亢组取穴为曲池、太冲和涌泉;肾精不足组取穴为百会、肾俞和关元;气血亏虚组取穴为百会、中脘和足三里。每日施灸1次,每次每穴10 min,治疗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量2组的血压并比较其变化,结果治疗后穴位艾灸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联合穴位艾灸可以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纪小凤[9]将64例符合标准的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施灸取穴:足三里穴、丰隆穴,每次施灸20 min,每日1次,治疗30 d。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舒张压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3 刺络放血治疗 徐佳等[10]按标准选取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主穴取百会、印堂、神庭及双侧合谷、曲池、风池,配穴:肝肾阴虚者配太溪,气虚者配关元、足三里,痰浊者配丰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先取背部阿是穴或相应华佗夹脊穴点刺出血,吸气拔罐时间约为15 min。每次刺血1~2个部位,刺血25~35 mL,每星期刺络拔罐放血治疗1次。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均下降,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3%。图娅[11]选取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口服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蒙医放血方法治疗,先用绷带固定颈部动脉并加压,对血管上出现的凹沟进行点刺,放出黑色血液。结果显示蒙医放血疗法疗效显著。邓志英[12]将符合要求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降压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耳尖放血治疗,先使患者耳廓充血,消毒后用采血针快速刺入耳尖随即挤压出6~8滴血。每次一侧耳,隔日1次。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

1.4 耳穴压豆 郑同莉[13]选取116例符合标准的高血压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口服缬沙坦控制血压,阿司匹林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66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取穴:降压沟、神门、交感、心、肝、肾、内分泌;配穴:痰浊壅盛证选脾、枕、皮质下;肾气亏虚证或肝火亢盛证选肾、枕、皮质下。贴压后,按压0.5 min,每次每穴约1 min,每日按压3~5次。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陈富玲[14]将符合标准的76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38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降压药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应用耳穴贴压和中医护理,取穴:降压沟、耳尖、心、神门、肝、肾、肾上腺、内分泌。中医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运动指导、饮食护理、健康宣教及生活起居护理。治疗1个月后,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1.5 穴位埋线 王亚杰等[15]对360例高血压患者予穴位埋线治疗,取穴:血压点、心俞、肝俞、肾俞;配穴:前头痛者加太阳、印堂,后头痛者加风池,头晕者加百会,胸闷、心悸、气短者加内关。15 d埋线1次,6次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98.3%,说明穴位埋线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马界等[16]将80例高血压患者按1∶3比例随机分为西药组20例和穴位埋线结合西药组60例。其中,埋线组分为太冲组、肝俞组、血压点组各20例。西药组予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穴位埋线结合西药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各组分别在太冲穴、肝俞穴、血压点穴内置入1.0 cm羊肠线进行埋线,隔20 d埋线1次,埋线2次为1个疗程。观察分析结果:穴位埋线结合西药治疗能平稳降压并可较快地改善临床症状。

1.6 穴位敷贴 张冬云等[17]选取符合标准的12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9例患者给予口服常规降压药物治疗,治疗组61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选择4组穴位,交替进行敷贴。第1组:曲池、神道、筋缩、命门、京门、三阴交;第2组:厥阴俞、膈俞、膻中、中脘、足三里;第3组:心俞、肝俞、巨阙、期门、关元;第4组:魂门、肾俞、膻中、太溪、气海。在“雨水”、“立冬”两时节每7 d敷贴1次,连续治疗4次;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2%,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 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

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发病率与血管重建、大动脉粥样硬化、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肾性水钠潴留、胰岛素抵抗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是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8]。大量实验研究证实,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确实有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它与神经系统调节、血液动力学、心血管活动体液调节等多个方面的影响有关,说明针灸治疗高血压病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特点。研究认为,针灸可能是通过经络系统来调节体内的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来发挥降压的作用。冯明磊等[19]论述了针灸能够通过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有效地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能通过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来改善胰岛素抵抗,并通过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等多方面达到降压的目的。随着现代医学对高血压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在基因水平方面认为,致病基因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ò受体、内皮素、一氧化氮合酶基因以及癌基因等,但在针灸治疗高血压病作用机制的基因层次研究很少。

3 小结

高血压病属于传统医学中“头痛”、“肝风”、“眩晕”等范畴,并与“中风”有一定的联系。病因多为长期忧郁恼怒、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或过嗜烟酒辛辣油腻之物而导致的机体阴阳平衡失调,气郁化火,肝阳上亢或肝肾阴虚,阴虚阳亢,发为眩晕。高血压性眩晕多因情志失调,郁怒动肝,肝阳偏亢,风阳内动,上扰清窍而致。其标为实证,其本多为肝肾阴虚证。中医针灸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针灸治疗泻实补虚,调节阴阳平衡,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病情和缓解临床症状[20]。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方法多种多样。针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治疗方法之一,是一种非药物疗法,对中医证候有明确的改善,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可操作性强,安全可靠,费用较低,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通过对大量现代文献的检索发现,针灸临床试验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临床针灸治疗中难以实现盲法,根据资料数据显示,如果试验中不盲法,试验对象分组时产生的偏倚度及疗效偏差可达17%[21],因此,如何设计出符合临床针灸治疗运用的盲法,是我们今后工作中应当努力的目标。其次,缺乏腧穴配穴原则的描述,大部分研究所用穴组都是临床经验选穴,没有研究提及配穴组方的医籍文献综述参考,缺乏可靠的循证医学依据,没有统一的临床路径的纳入标准;大部分研究的样本量有限,使得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受到影响;眩晕的评估量表众多,选择的随意性较大,循证医学证据比较相对困难。

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当前亟需大规模多中心的针灸干预高血压病的疗效评价研究,探索针灸对高血压病的影响机制,故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谨遵科研设计原则,规范选穴部位、操作及刺激参数,加强时效性研究,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艾灸针灸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夏天怎么做艾灸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