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自然的奥秘:我国自然纪录片的前世今生

2019-03-19 03:23王俊杰周月莉金佳璇
科普创作 2019年1期
关键词:纪录片

王俊杰 周月莉 金佳璇

我国电视纪录片诞生于1958年,至今已有60年的发展历史。在这期间,我国电视纪录片经历过辉煌,也遇到过低谷,但总体来看发展仍比较缓慢。电视纪录片的种类多样,若按题材来划分,自然纪录片是其中的一种。而自然纪录片和人文地理纪录片、生态纪录片、自然地理纪录片、动物类科普纪录片有诸多交叠之处。段善策在《西方人文地理类纪录片镜头与剪辑特点探微》中提出:“人文地理类纪录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纪录片类型,它从人文视角解读地理,将历史、考古、建筑、天文、动植物、现代生活、民族民俗与地域相勾连,令观众在空间的转换中,感受时间的力量,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矛盾与和谐。”[1]王矗在《生态批评视域下的生态纪录片叙事风格研究》中提出:“生态纪录片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生态纪录片即一切表现物种的生存发展状态,或表现物种与物种、物种与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纪录片,狭义的生态纪录片通常是指以人类社会生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话题,或表现一定生态思想和生态美学思维的纪录片。”[2]目前,学界对自然纪录片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为了论述的严谨性,我们可以把自然纪录片描述为:以自然界的动植物、自然风光为主要记录对象,以对自然现象、动植物的探秘性解读作为节目的制作理念,以反映动植物的生存方式、生存状态以及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等为节目内容的影视作品。自然纪录片不同于一般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更讲究真实与自然,神秘而又充满活力。从纪录片发展的历程来看,中国大陆的自然纪录片从最初的政治化纪录片,慢慢回归到自然纪录片的本体,开始以自然界的动植物、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主要记录对象,探究自然和人的关系。本文按照自然纪录片的回归进程探究自然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探寻其发展规律及存在的问题。

自然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政治化自然纪录片时期(1958—1977年)

何苏六在《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中提出:“中国电视纪录片近50年的历程,是一个回归过程。由政治回归到人性;由虚幻的英雄回归到生活中的个人;由空洞的说教回归到真实的记录;由边缘回归到社会现实;由个人化的行为回归到社会化的责任,等等。每一步都是对于纪录片本体和本性的探寻和归依。”[3]215我国电视纪录片从诞生的1958—1977年都可以称为政治化自然纪录片时期,“由于特殊的政治气候,国家对这一时期的纪录片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而宣传成为头等的重要的功能”。[3]2大部分自然纪录片都有政治宣传的影子或者说就是为宣传而拍。但不能否认的是,首批纪录片工作者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开创如此复杂的事业,其敬业和牺牲精神值得敬佩。

1963年,为了深入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北京电视台拍摄了《长江行》和《美丽的珠江三角洲》两部电视纪录片。《长江行》片长30分钟,是我国第一部介绍长江沿岸风貌的纪录片。“以一条客轮为导游,一路拍摄,一路介绍,点面结合使用影片,具有一种轻松流畅,真实自然的效果”。[4]240《美丽的珠江三角洲》片长20分钟,影片突出当时农村的地域特色和季节特色,抓取集体和家庭典型,在摄影上煞费苦心,展现出珠江三角洲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

1975年拍摄的《再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部以自然世界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纪录片,该片记录了中国登山运动员再次从北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壮举。摄影为邬宗岳、刘永恩等人。

民族化自然纪录片时期(1978—1992年)

改革开放伊始,百业待兴,电视纪录片自然成了具有激发热情、鼓舞民族信心作用的有力工具。“由于承载着这种教化功能,在纪录片创作中对于民族以及历史等重大题材的关照成为这个时期电视纪录片的一大特色。因此,带有民族象征意义的山川河流以及长城运河等,自然成为最佳的对象和载体”。[3]34石屹在分析这一创作上的变化时也强调,“经济的发展, 技术条件的改善和观念的更新是这一时期纪录片在创作上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5]

这一时期之所以被称为中外合拍时期,主要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先后投入拍了好几部规模盛大的系列合拍片,如果说前一个时期是起步学习阶段,这一时期可以被称为探索提高阶段。在和国外优秀的纪录片制作团队合作碰撞时,中国的纪录片人了解到不少国外纪录片的拍摄技巧和方法,以及他们的纪录片创作观念和理念,特别是他们纪实的观念给了国内的纪录片制作者很大的冲击。后来的《话说运河》《沙与海》《望长城》不断地把纪实手法和观念带入纪录片的创作,给中国的纪录片带来一阵阵清风。“从纪录片词汇、镜头、风格上,都依稀可以看到跟以往纪录片之间的一道道分水岭。”[3]46值得说明的是《丝绸之路》是第一部中日两国合拍的纪录片。合作双方是中央电视台和日本广播协会。纪录片拍摄于1979—1982年,共17集,是我国首部大型纪录片。该纪录片每一集时长不等,有的一集一小时以上,有的20多分钟,再加上播出时间上的不确定,间隔时间太长,因此《丝绸之路》播出反响平平,没有形成太大的影响力。《丝绸之路》的播出,给电视工作者一个重要的启示:“电视是每天都伴随着人们的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播出方式。”[5]

1982年开拍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是由中央电视台和日本“佐田企划”合作拍摄的。“它共有25集,每集20分钟。1983年8月7日在中央电视台开播,每周一集,中方主创人员有戴维宇、陈汉元、乔广礼等。”[3]60《话说长江》在制作方面成熟了很多,并有了突破性,比如,第一次在大型纪录片中使用固定主持人与观众面对面交流,调动观众参与,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融入感;形成固定播出时间,让观众形成一种仪式感,按时观看;大手笔拍摄也是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话说长江》的空前成功,让纪录片制作者看到了希望,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图1 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是中央电视台20世纪80年代很受欢迎的电视纪录片,也代表中国纪录片的高峰

《望长城》可以说是这一时期自然纪录片达到的另一座高峰。它是由中央电视台与日本东京广播公司(TBS)联合摄制的。《望长城》作品共分四部:第一部《万里长城万里长》,第二部《长城两边是故乡》,第三部《千里干戈化玉帛》,第四部《烽烟散尽说沧桑》,总长度约626分钟。为了便于播出,每部分上、中、下三部,每部约156分钟。《望长城》播出后轰动一时,好评如潮,掀起了中国电视纪录片热潮。它确立了中国电视纪录片向纪录片本体纪实性语言回归的创作观念和手法。

《望长城》取得成功有以下几个关键要素:第一,大量采用长镜头。长镜头可以逼真地描写一定的场景和事件,在《望长城》中,最长的两个镜头达到五分十秒和三分四十秒,遇到障碍或者“穿帮”的情况也照拍不误。力图给观众送去“完整的,不加雕琢的‘原汁原味’‘土得掉渣’的素材性信息”。[4]321长镜头保证了纪录片故事的真实性。第二,同期声的运用。节目总编导刘效礼特别强调节目要创新,要在声音上有突破,声音的创新是节目成功的基础。一切声音必须在现场完成,并达到播出要求,不准后期造假。在声音探索方面,《望长城》有很大的突破,破天荒地设置了“音乐音响总设计师”这样一个职位。“在会上,明确要求录音师与摄影师寸步不离,全程实录现场同期声音。”[3]67在《望长城》以前,绝大多数的纪录片的声音都是通过后期制作来完成的。“纪录片不仅要给观众视觉信息,还要提供听觉信息,这样才能使观众产生真实的感觉”,1987年伊文思的助手赛林·洛丹瑞在中国与纪录片同行们的一次对谈中说道。

以上这些纪录片,以丰富翔实的内容,将中国的古老文化、悠久文明、自然风貌、中外文化交流、各民族融合发展、民族精神等做了比较充分的展示。每一部大片的诞生,都建立在继承前者创作经验的基础之上,同时又对前者有所突破。大型电视纪录片创作上这种富有动态变化,而又不断推陈出新的良性循环的运作过程,对于电视纪录片事业的发展极为有利。可以说,没有前面量的积累,就没有后来纪录片《望长城》质的飞跃。

自然化自然纪录片时期(1993年至今)

这一时期被称为自然化时期。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电视自然纪录片和自然纪录片电影都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在创作观念、拍摄技术、 手法上都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并且开始创办自然纪录片栏目,如2001年开办的《探索·发现》节目,是我国第一个大型人文与自然地理类探索节目,在CCTV-4播出,同年《自然传奇》在CCTV-1播出。这些在当时都是开创性的举动,也正因为这些创举,后来才会出现更多优秀的自然纪录片。

2002年纪录片《追寻滇金丝猴》,在英国“自然银幕电影节”上获奖,这也是中国影片首次在这个世界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电影节上获奖。2007年播出的《森林之歌》是我国自然纪录片历史上的另一个里程碑,它也是我国第一部商业自然纪录片。

图2 《森林之歌》是中央电视台历时4年精心打造的11小时自然生态类纪录片,伴随着晨昏的交替,寒暑的更迭,探访中国仅存的原始森林

上映于2008年的《美丽中国》是由中央电视台和英国广播公司(BBC)联合制作的,这也是双方的第一次合作。《美丽中国》是一部介绍中国各地自然风光和野生动植物的大型自然纪录片。

图3 《美丽中国》由中央电视台与英国广播公司合作拍摄,制作历时4年,摄制组踏过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拍摄了56个国家级野生动植物和风景保护区、86种中国珍奇野生动植物,以及30多个民族的生活故事

2016年上映的《我们诞生在中国》,导演陆川,拍摄历时2年,是一部动物纪录片电影。它由SMG尚世影业、迪士尼影业、北京环球艺动影业联合出品,“该片讲述了大熊猫、雪豹、金丝猴三个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家庭的暖心成长与生命轮回的故事”,上映票房达到6500万人民币(中国内地),刷新了自然纪录片新的票房纪录,又好又叫座。

除此之外还有《航拍中国》《本草中国》《本草中华》等优质的自然纪录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于南极和北极,人们把西藏高原称为世界第三极——高极。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顶峰在中国西藏和尼泊尔国的国界线上,是地球最高的地方。自然纪录片《第三极》筹拍于2013年年初,截至2014年7月,出动6个调研小组、4个摄制小组,总计拍摄500天,行程遍及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青藏高原的60多处秘境,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投入成本最大的涉藏纪录片。《第三极》由五集电视纪录片和一集花絮片组成,每集46分钟。全片近40个故事,以自然为背景,人类活动为中心,通过生动的故事展现青藏高原上的生命之美和人们的祥和生活,反映藏族传统文化得到继承、传统生活方式得到延续、自然环境得到保护等情况。《第三极》创造了中国纪录片史上诸多之最。它是中国首部4K超高清大型纪录片,是全球迄今为止最全面的西藏自然人文影像考察:首次在地球5000米以上最大的湖泊冰潜拍摄;首次在雅鲁藏布江沿岸200米的悬崖悬空拍摄;首次“高清记录”羌塘无人区的动物生态链;拍摄转场行程超过5万千米,是迄今转场最多的有关青藏高原的纪录片。

图4 《第三极》是全球首部呈现第三极(青藏高原)人与自然相处奥秘的大型纪录片

新媒体时代自然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从古至今,传播媒介的每一次变革都会产生新的传播秩序,重新定义传播规则。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传播技术的产生,使原来的传播媒介产生了新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传统意义的纪录片在传播平台与制作过程上是封闭的,与那些原生的网络作品相比,传统的纪录片生产很难体现与观众的互动性,更谈不上如何去发掘舆论热度。

如今,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纪录片要想在现行传播模式下焕发活力就必须要从自身转变,尽可能地从形式、内容、制作方式、播发平台上紧跟网络传媒模式的快速发展步伐”。[6]2018年8月2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短视频应用迅速崛起,74.1%的网民使用短视频应用[7],来满足其碎片化的娱乐需求,这为自然纪录片的传播提供了用户基础。自然纪录片也将实现井喷发展。腾讯、爱奇艺、优酷视频三家视频网站瓜分新媒体纪录片用户,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此外,哔哩哔哩视频网站的活跃用户也不可小觑。张同道在《2017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一文中指出:“2017年中国纪录片生产总投入为39.53亿元,年生产总值为60.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15%。中国纪录片已形成一个以专业纪录频道、卫视综合频道为主力,以新媒体为重要支撑的基本格局。”[8]由于人们选择的渠道变多,新媒体这种互动性强、选择便捷、反馈便利的平台很容易成为用户的第一选择。新媒体时代下,自然纪录片的发展局势如下。

第一,注重自然纪录片知识产权的开发。知识产权在国内被称作IP,是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它在影视行业的存在方式很多元。培育IP、开发IP市场成为新媒体纪录片的发展趋势。我们熟悉的《舌尖上的中国》已经成了一个热门大IP,由于前两季口碑较好,才会形成后续火热的讨论和关注。上海东方传媒集团(SMG)云集将来传媒(上海)有限公司制作的《本草中国》的成功,使中药成为继美食之后的又一热门题材。然后由同一个公司制作,在爱奇艺和东方卫视共同播出的《本草中华》也获得了超高的点击量和收视率,此外,广东卫视的《秘境神草》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江苏卫视继《本草中国》之后,又推出了纪录片《茶界中国》。现在,中药已经成为一个很火的IP,引发的品牌效应不可小觑。我国电视纪录片的IP开发正在日益得到重视,开发形式也越来越多元化。

第二,短视频发力,给自然纪录片更大的发展空间。国家版权局网络版权产业研究基地于2018年4月23日在北京发布《中国网络版权产业发展报告(2018)》。报告显示:短视频产业在2017年也实现了迅猛增长,用户规模突破4.1亿人,同比增长115%,预计2020年短视频市场规模将超350亿。[9]值得注意的是,直播、短视频产业都是从2014年之后才兴起并迅速普及的。短视频已成为当下最令人瞩目的黑马,领跑所有互联网行业。近几年观众多数在视频平台上点播纪录片,短视频又是人们的主要选择对象,所以,将自然纪录片做成短视频更能吸引观众的兴趣。

第三,自然纪录片更加商业化。在新媒体时代,自然纪录片有了更多的传播平台,商业化就成了自然纪录片的生存途径。这些新媒体平台给予自然纪录片更大的生存空间,使独立制作的纪录片不再局限于小范围中。自然纪录片的商业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比如,腾讯视频成立了“企鹅影视纪录片工作室”,优酷致力于打造纪实电影院线。哔哩哔哩网站被粉丝们亲切地称为“B站”,在2017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B站首度公布了纪录片“寻找计划”,将为B站用户“寻找”更多优秀的纪录片内容,同时对创作者进行全产业链的扶持。事实上,各大视频网站在制作原创纪录片的基础上,都在挖掘更多的可能性,推动自然纪录片的产业化进程。

结语

智利著名纪录片导演顾兹曼曾说:“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纪录片具有保存记忆、保存历史的功能。我国的自然纪录片经历了60年的发展,纪录片的创作者们仍在上下求索,砥砺前行。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动植物种类繁多,给自然纪录片的拍摄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更创作出了堪称精品的传世之作,如《话说长江》《话说运河》,还有最近几年播出的、质量较优的《森林之歌》《第三极》《世界遗产在中国》等。但总的来说,自然纪录片相较于人文历史纪录片数量不足、精品少,与其他影视作品相比一直处于边缘地带。目前来说,借助互联网平台,在市场化运营的作用下,自然纪录片的发展潜力是无穷的,自然纪录片的主创人员应该抓住机会,大显身手。

总之,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纪录片的发展既有许多优势,又充满了挑战。纪录片应该本着求真、自然的本质,抓住机遇,努力缩小和国外自然纪录片的差距。虽然纪录片的形态、模式、美学与传播方法概化了,但是纪录片——记录自然,见证历史,揭露真相,拷问人性的本质永远不会变。新媒体平台不仅为传统自然纪录片的发展指明了出路,而且在技术的支撑下将许多看似不可能的想象变为现实。在新的传播秩序里,自然纪录片应该主动拥抱新媒体。

猜你喜欢
纪录片
Rough Cut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等待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时尚纪录片的生意经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聚焦《歌剧院》:新纪录片讲述大都会搬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