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海鲜的对与错

2019-03-18 11:53马燕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9年2期
关键词:组胺贝类寄生虫

马燕

现在生活好了,原来只有过节时才能吃到的大餐,尤其是海鲜类的菜品,现在已是老百姓餐桌上经常出现的“常客”。但是,关于海鲜的种种禁忌,也是有大量民间流传的段子,这些传言真真假假,往往让人迷惑,无所适从。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关于吃海鲜的几个对与错。

海鲜+维生素C=砒霜?

不成立。网上传得很火的:“海鲜中富集的五价砷化合物可能会与维生素C反应,产生剧毒的砒霜。”实际上,正规渠道出售的海鲜都会经过有关部门的检测,砷含量不得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每公斤0.5毫克,按此推算,要达到中毒效应,需要吃150公斤海鲜和十几斤水果,这远远超过胃的承载力。还有研究人员在模拟胃液中研究发现,维生素C不能单独将五价砷还原成三价砷,需要与还原性谷胱甘肽的共同作用才可以。

服抗过敏药吃海鲜,会加重过敏症状?

成立。目前抗过敏药主要都是抗组胺类药物,分为三代:第一代以苯海拉明、扑尔敏和异丙嗪为代表;第二代有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等,是目前的主力军;第三代有左旋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等。它们都是针对过敏“元凶”组胺成分发挥作用的。作为高蛋白食物的海鲜,它富含组氨酸,这些组氨酸在人体内组氨酸脱羧酶的作用下,组氨酸脱羧形成大量的组胺。如果患者在服用的抗过敏药的同时食用海鲜,就会导致需要处理的组胺在体内越来越多,更加重过敏症状。所以,服用抗过敏药期间要避免食用海鲜。

海鲜+啤酒,诱发痛风?

成立。海鲜加啤酒之所以被称为“痛风套餐”,是因为某些鱼类(比如沙丁鱼、凤尾鱼、三文鱼等)、贝类以及虾蟹有较多嘌呤,如果大量饮酒会使得嘌呤分解加速,生成尿酸,同时酒中的乙醇不利于尿酸的排泄,就有可能诱发痛风。可以说,酒精与海鲜都是痛风的高风险因素,加在一起是“雪上加霜”。藥师特别提醒,不仅是啤酒,各类含酒精的饮料,如果过多饮用,也可能成为痛风高危人群的风险因素。

海鲜+柿子,会肚子疼?

部分成立。海鲜富含的蛋白质会与水果和茶叶中的鞣酸结合,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蛋白质变性,引发食物中毒;而且,形成的鞣酸蛋白再与果胶、纤维素黏在一起的话,有可能会形成结石;以上两种情况均会引发肚子疼。但是吃生柿子、大量吃柿子、空腹吃柿子或者与大量的牛肉、鸡肉、鸡蛋等高蛋白食物同食,都有可能导致肚子疼。所以只要把海鲜煮熟,不过量吃柿子,对身体就没有太大影响。

生吃海鲜,寄生虫、细菌隐患大?

成立。海鲜中的寄生虫和细菌较多,最好不要生吃。此外,有研究显示,生的鱼、虾、蟹、贝类和海藻等海产品中会含有副溶血性弧菌,吃没有熟透的海鲜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出现腹泻、腹痛和呕吐等症状。潜在的寄生虫卵以及加工过程中沾染的病菌,一般要在沸水中煮4-5分钟才能彻底杀灭。醉虾醉蟹仅仅用高度的白酒浸泡,不能杀灭致病微生物。因此,建议不要吃生海鲜,一定要彻底煮熟;死虾蟹和贝类最容易繁殖出大量寄生虫和细菌,最好不吃。

总而言之,海鲜虽然鲜美,且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但是要分食且不宜多吃!

猜你喜欢
组胺贝类寄生虫
“长”出来的珍宝
东京寄生虫博物馆
抗组胺药物的合理应用
东京寄生虫博物馆,让人汗毛直立
鲜美贝类可能暗藏毒素
认识麻痹性贝类毒素
吃扇贝要去肠腺
趣闻
慢性荨麻疹抗组胺药的应用策略
鲭鱼鱼肉中组胺菌的分离及其理化性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