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玫妍
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盘番茄炒蛋!
日前,一条视频被刷屏:儿子在美国,想做道中国菜招待朋友,可是连最简单的番茄炒蛋都不会。一着急想到了妈妈,老妈用语音说不明白,直接到厨房拍了个演示视频,一步一步地教他。儿子才想起由于时差,爸妈是凌晨4点多爬起来教他做番茄炒蛋!
这就是无时差的父母之爱!不管走多远,不管长多大,在他们眼里我们都是孩子。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在哪里,有困难了,第一个想到的还是我们的爸妈。
父母遇上事孩子大大咧咧的或有之,孩子遇上事妈妈不往心里去的,甚少有之。父母之爱是最默默地伟大,我们被爱环绕,却鲜少感知。总是被一些东西触动,才意识到这份爱的无私。
这份爱甚至可以无私到交付生命。2013年,据媒体报道,有个孩子不小心从10楼掉下来,他的妈妈从远处看到后,竟然冲过去接住了孩子。按照这样的速度测算,这位妈妈的奔跑速度,已突破了人类短跑最快的世界纪录。
2014年,57岁“暴走父亲”捐肝救子,每天暴走4小时10公里,只是为了减掉肝上的脂肪,把自己的部分肝捐给患罕见肝纤维化疾病的儿子。他们只是万千父母中的一个,这些事也只是万千感动中的平常。世人赞叹歌頌,于他们那只是本能而已。
西方人突然遇上事儿了,脱口而出:“我的上帝!”中国人张嘴就是“我的妈呀!”这不是不够独立,这是一种深层心理结构、一种岁月沉淀下来的集体潜意识。
也正是这种本能和全心的付出,让年少的我们曾经以为他们是“超人”,能够满足我们所有的需求。就像前段时间媒体报道的,曾经的脑瘫患儿考取北大的新闻一度成为新闻热点:丁丁出生被诊断为重度脑瘫,在5份病危通知书和非瘫即傻的预言面前,妈妈选择将他留下并独自抚养。这个柔弱的母亲像超人一样,携子步步闯关。
在孩子面前,他们好像无所不能。然而,在岁月面前,他们却束手无策。当孩子慢慢长大,我们会发现父母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爱莫能助的时候;而等到我们而立成家,他们已成老人,有着不可抗拒的衰老和无助,有了更多的有心无力。他们已不再伟岸,却始终是我们心中的港湾。
父母的爱是很多人心中最深处的柔软,多少次看到这种“番茄炒蛋”的视频潸然泪下,多少次看到他们的皱纹和白发心中酸楚。总是想有时间去看看他们,有时间多和他们聊聊天,有时间带他们出去玩,可是我们好像总是没有时间……不要等,不要总觉得时间还很多,不要到最后感慨“子欲养而亲不待”,爱他们不要止于感动落泪和朋友圈转发,请用行动表达。
每周至少一个电话。再忙打个电话的时间总是有的,没事多和爸妈打个电话。聊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问问他们的家常事,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牵挂。或许,有些人觉得父母太唠叨,不要没有耐心,唠叨可是好事。
美国老年研究中心在对2万余名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研究后发现,老人爱唠叨更长寿。因为讲话时要用大脑去思考,促使脑细胞活动加快,帮助活跃老人开始衰退的思维,防止记忆衰退。另外,语言作为无可替代的宣泄方式,可以帮助老人消愁解闷。不过,唠叨最好以愉快的内容为主。只有这样才会让他们的情绪更多地沉浸在兴奋当中,能使大脑分泌更多的有益激素。
支持他们的业余爱好。我们不可能一直陪在父母身边,他们也要有自己的生活。尤其是退休后,更要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不仅可以充实他们的生活,还会使他们重新找到晚年生活的位置,从中获得自我价值感。老年人的兴趣爱好要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情况和阅历而定,养花、钓鱼、摄影、书法绘画等都可以,身体素质较好的可以选择乒乓球、游泳、旅游等。不管是什么,记得要支持他们,鼓励他们扩大社交圈,没有儿女在身边的日子也一样精彩。
安排每年一次体检。父母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他们的健康是第一位的,最好每年安排一次体检。有些父母不愿意体检,其实他们是“怕”,一怕花钱,二怕查出病,三怕麻烦。针对这种类型的父母,可以提前买好体检,告知他们不去就浪费了。让他们知道等生病了去花大钱治疗,不如坚持规律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是最经济实惠的做法。最好请天假陪父母去体检,让他们心里更踏实。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及时给父母讲解,打消他们的顾虑。
体检套餐重要的是适合自己,不见得越多越好。体检项目要因人而异,年龄并不是唯一的参考标准,家族病史、过往病史、工作性质以及当地的发病特点,才是订制个性化体检项目重要的参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