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怎样让“读”领风骚

2019-03-18 12:01侯翠兰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9年2期
关键词:天山语文课堂文章

侯翠兰

【摘 要】

朗读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但很多老师在具体运用上却有些茫然。笔者通过在教学中的尝试、分析、运用,归纳、总结出几条方法,来凸显朗读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一是读中思考,激发兴趣;二是读中体会,领悟主旨;三是读中鉴赏,陶冶情操;四是读中写作,抒发情感。朗读也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法则引领学生逐步深入理解课文,提高语文素养。教无定法,读无定式,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关键词】

朗读 语文课堂 “读”领风骚

朗读是一种情感的输出,是把无声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艺术。唐李商隐《与陶进士书》中写道:“出其书,乃复有置之而不暇读者,又有默而视之不暇朗读者,又有始朗读而中有失字坏句不见本义者。”蒋仲人先生说:“就学习语文说,朗读是最重要。可以说,不朗读,不出声朗读,光靠看,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此也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朗读在整个语文活动中有着不容小视的地位。那么,语文课堂怎样凸显朗读的作用,让“读”领风骚呢?

一、读中思考,激发兴趣

阅读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读得主动、读得自觉、读得深入,读出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在读的同时要求学生拿起笔,在书中勾画、圈点、作批注。这样做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兴趣;有助于学生抓住重点,深入理解;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丰富思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这种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作为学生的一种素养来培养。如教学《永生的眼睛》一课时,我先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你会想到些什么呢?”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都想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时,我话锋一转:“还是先读读课文吧,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想法要告诉大家。”好胜好奇的孩子们被这一激,带着问题,纷纷投入到了新课的朗读之中。

二、读中体会,领悟主旨

朱自清先生说:“要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从正确的诵读教學入手。”文章要不厌其烦地反复读。只有反复朗读,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调动学生脑中已有的语言背景和经验,对文章的整体有深层的把握。只有反复朗读,才能激发出思考的热情,从而获得深刻的语言洞察力和透视力,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比如在教学《触摸春天》一课时,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这一句,通过朗读他们体会到了作者从安静身上默默地感受到了这位盲童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通过朗读,他们理解了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每个人都拥有生活的权利,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全的体魄,只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编织出属于自己的五彩斑斓的世界。

三、读中鉴赏,陶冶情操

选入语文教材的作品,都是文质兼美的。古今中外的范文,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很适合学生朗读。多读多诵,就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养。“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构成了别有风趣的装饰”“在丝绒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原先不以为意的乡间,当被作者赋予了生气时,仿佛那和谐的画面就出现在眼前——瓜果的芳香、青蛙的歌唱、辽阔草地上的成群牛羊……盎然的诗意怎么可能不让人感受到美呢?随着朗读的不断深入,学生对美的感受会更加细腻。当感性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学生会茅塞顿开,在不知不中觉提高文学鉴赏的能力。所以,我们要给学生留出大量时间进行自由读书,进行语言的积累。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后,再去朗读,就会对作品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实现对作品的全面、深刻的理解,这就是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例如学习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时,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浮在水中的君山如同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纯然写景,却饶有趣味。只有用心去诵读吟味,才能领略到那如诗如画的美——淡雅静谧,令人陶醉。

四、读中写作,抒发情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读文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运用想象走向创造。在要完成从读到写的过渡中,模仿不失为一条捷径。语文课本中的精彩片段,能启发学生模仿的兴趣;优美的语言,能给学生提供模仿的凭借。学会模仿精读、朗读是不可或缺的前提。如在教学《七月的天山》一课时,先是大量呈现天山的景图,有蓝天衬着的雪峰、从山涧飞泻的雪水,有原始森林、斑斑日影,也有绿茵茵的草地、绚丽的野花等等,然后让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孩子们对天山的景就有一种特别深刻的感受。再让孩子们学习课文,细细品味文中描写天山的水、树、花的句子,他们就能体会到天山带给作者的心灵震动,就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出现声像资料“春天的公园”“春天的山林”“春天的田野”“春天的校园”,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过的语言细细描摹,他们就能写出像样的句段了。通过模仿,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特色,写出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写出自己的新意,在一起次次仿写中学会正确规范地使用祖国语言。

“三分文章七分读”,语文课堂“读”不可少,那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要通过多种方式,让“读”领风骚。

猜你喜欢
天山语文课堂文章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诗一首(4)
天山天池
新疆天山
天山的祝福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