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情境导向教学模式的效果

2019-03-18 02:06张玉蓉
健康大视野 2019年3期
关键词:妇产科教学模式

张玉蓉

【摘 要】目的: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情境导向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6年9月入学的96名护理专业学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名。对照组行常规教学,观察组应用情境导向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比两组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知识水平、总成绩、课堂学习情况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知识水平、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课堂学习情况以及教学工作满意度也更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情境导向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教学成果,也能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和教学满意度,后续工作中可予以重视和推广。

【关键词】妇产科;情境导向;教学模式;虚拟情境

【中图分类号】R47.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3--01

前言:护理教学是提升学生专业护理能力的核心途径,妇产科患者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因此较高。现阶段各地学校和教育机构在进行妇产科护理教学时,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递,导致学生接受的知识过于片面,无法有效的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研究指出情境导向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提升妇产科护理教学效果,笔者针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所获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16年9月入学的96名护理专业学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名,观察组48名学生中,女48名,年龄16-18岁,平均年龄(17.2±0.7)岁。入学平均成绩(299.6±11.4)分。对照组48名学生中,女48名,年龄16-18岁,平均年龄(17.4±0.6)岁。入学平均成绩(302.1±14.5)分。两组学生年龄、入学成绩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教学,传递理论知识并周期进行必要的实践教学,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观察组应用情境导向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包括以下四项内容:虚拟情境教学、导向情境构建、情境案例分析、讨论总结。

①虚拟情境教学。妇产科患者较为特殊,很难获取足够的现场实践机会,为弥补这一缺陷,我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虚拟情境教学模式,通过计算机对妇产科的种种常规护理态势、突发情况、分娩行为进行模拟,使学生能够了解妇产科护理基本要素、重点,熟悉突发情况的应对、分娩护理等等一系列内容,为其理论能力和后续实践能力的综合提升打下基础。②导向情境构建。在情境导向教学模式中,必须构建有效的导向情境,才能将学生引入教学工作中。教师通常以问题作为教学的起始点,设置“产妇在产后2小时的观察护理中出现产后出血,如何应对?”学生会首先根据自身知识储备进行问题分析,在无法获取答案的情况下,也会尝试进行更多思考。教师则以问题作为引导,逐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逐步深入,知识有序传递。③情境案例分析。完成导向情境构建后,可选取与问题高度对应的案例,进行问题的解析和延伸。仍以“产妇在产后2小时的观察护理中出现产后出血,如何应对?”为例,教师可首先告知学生产后出血产生的原因,之后引导学生提出预防产后出血的护理理论和正确及时的对应治疗,从而展开后续护理教学。④讨论总结。在情境导向教学模式下,所有工作的开展都是反复循环的,某一阶段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讨论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知识的掌握态势。课堂阶段,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组内知识探讨。于课堂结束阶段,由教师进行核心知识梳理总结。每个月对所有学生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一次系统考核,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普遍存在的教学难点,针对性的进行调整。如学生难以快速应对妇产科突发事件,则通过更多教学视频和虚拟情境进行加强,直到大部分学生基本能够应对护理上的突发问题,再进入下一阶段教学中。

调查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检验计数资料,以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

1.3 观察指标

本次调查主要对比两组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知识水平、总成绩、课堂学习情况以及教学满意度。其中实践能力、理论知识水平、总成绩分别于教学工作开展前、教学开展一学期后进行一次分析对比。课堂学习情况和教学满意度取量化指标表达。观察学生虚拟模拟临床教学后,妇产科实践护理能力的操作评估。本次以我校《护理学生临床护理要点操作评估问卷》调查结果为准。本次评估问卷满分90分,得分与学生专业护理能力操作能力成正比。

观察两组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本次探究内容主要包括:课堂主动参与度,自主合作探究率,创新护理方法探究率,课堂学习知识自我整合率四方面。

2 结果

2.1 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知识水平、总成绩

两组学生的各项成绩,初次调查时接近(p>0.05),教学工作进行一学期后,观察组学生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如下:

2.2 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估

观察组学生临床操作能力评估中,常规护理能力评估得分(89.66±2.14)分、心理指導操作能力得分(88.64±2.23)分、产后/术后康复训练护理能力得分(89.75±1.12)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说明统计学研究结果有可比性(P<0.05)。详见下表2:

2.3 学生课堂学习状态评估结果

观察组学生,经虚拟情境教学法导入后,课堂主动参与度100.00%,自主合作探究率97.92%,创新护理方法探究率89.58%,课堂学习知识自我整合率97.9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说明统计学研究结果有意义。详见下表3:

2.4 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观察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果如下:

3 讨论

护理工作在现代医疗系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一方面医疗技术的持续进步对护理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质量也越发看重。就妇产科患者而言,其特殊性意味着相关护理必须专业、全面开展,这对人才培育、专业教学要求严格[1]。笔者在本次研究中,应用了情境导向教学模式,通过虚拟情境教学、导向情境构建、情境案例分析、讨论总结四个基本措施,充分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并以周期检查的方式应对了各类实际问题,有效提升了妇产科护理教學的质量[2]。从研究的结果上看,观察组学生在理论能力、实践能力、课堂学习情况和教学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同时,护理专业学生,开展妇产科护理应用教学期间,教师着重以虚拟情境课堂法,加强护理专业技巧指导、妇产科护理中常见问题、以及妇产科患者特殊性护理要求等,专业护理要点的剖析,帮助学生在提升护理理论的基础上,也加强课堂学习中的临床实践手法训练。学生在教师课堂针对性指导,小组合作演练的过程中,逐渐提升个人临床护理的操作能力。观察组学生在临床操作能力评估中,常规护理能力评估得分(89.66±2.14)分、心理指导操作能力得分(88.64±2.23)分、产后/术后康复训练护理能力得分(89.75±1.12)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数据差异较大。而情境导入教学法,也在情境设置期间,充分分析学生护理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点,将妇产科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知识点紧密结合。观察组学生,经虚拟情境教学法导入教学后,课堂主动参与度100.00%,自主合作探究率97.92%,创新护理方法探究率89.58%,课堂学习知识自我整合率97.92%。这一调查评分结果的对比,也充分证明了情境导入教学法,在提升学生临床护理的教学效果和加强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中的优势。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情境导向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教学成果,加强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也能提升学生的满意度,后续工作中可予以重视和推广。

参考文献

万向娟,柳晓兴,李喆.以病例为引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血液透析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8(19):91-93.

严璐,叶慧,石国凤.互助合作式教学模式应用在《基础护理学》实验课的研究状况[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8,40(05):77-80+85.

猜你喜欢
妇产科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妇产科学教学中的新探索——EBM与PBL教学法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