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多媒体一体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配备,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班班通”工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师使用PPT、网络资源等进行教学,而忽视了传统的板书、学具制作等基本教学手段。小学数学由于它的学科独特性,既要注重孩子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生活经验的体验,而利用学具进行教学就成为完成这两种教学目标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具操作;实效性
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数学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段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数学活动,不断体验生活经验,在学好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数学学习方法,而数学学具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就能达到学好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这使学具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具使用的现状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由于多媒体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一体机的配备,越来越多的老师注重PPT等教学手段,而忽视了利用学具进行教学,对学具教学的认识不足,甚至有个别年轻老师只知网络、PPT不知学具为何物,还有部分老师未能合理地使用学具,使学具教学起不到它应有的作用。
二、 小学数学课堂使用学具教学的意义
根据我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学具由于其直观、形象、可操作等特点在小学数学课教学中深受学生欢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它独特的魅力。
(一) 利用学具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由于其年龄和心理的特点,自控能力差、课堂专注时间短、兴趣转移快、活泼好动,我们利用学具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调节课堂氛围
利用学具进行教学可以有效调节课堂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从老师讲、学生答,转变为师生互动的学习,把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一潭活水。
(三)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由于学具有可操作性,这就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在完成學习内容的情况下,进行其他相关的操作,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四)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前面讲到学具具有直观、形象、可操作的特点,部分学具还需要学生提前自制,这样通过自制学具、操作学具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
(五)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在利用学具进行教学时,由于部分学具的制作、操作需要多人完成,甚至分组完成,学生在合作的过程需要分工进行,长期这样的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逐步得到培养。
(六) 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
在利用学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自制学具、操作学具,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全方位发展。
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具的操作达到实效
(一) 课前准备要充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具的操作主要在课堂上,而准备主要在课前,由于学具的难易程度不同,有些需要购买;有些需要自己制作;有些简单易做,自己能够完成;有些难度稍大,需要家长帮助,或者团体协作。这就要求我们数学老师要提前几天,甚至几周进行安排,做好充分准备,同时我们老师也要课前熟练使用学具,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二) 有效掌控利用学具进行教学的时间
我们在教学中学具的使用是为课堂教学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辅助数学知识的传授,所以我们在利用学具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具的特点,合理有效地掌控好学具的使用时间和使用效果,使利用学具进行教学达到最有效促进教学的作用。
(三) 注重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
在利用学具进行教学时,大部分情况下需要同桌相互合作,或者分组操作,这个时候有好多同学都想表现自己,所以我们要提前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分组,安排好分工,强调操作过程,尽量满足所有同学都要动手操作的欲望,这样学生的动手参与意识强了,团队合作的习惯也会逐渐养成。
(四) 加强交流,培养良好的习惯
在利用学具进行教学时我们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教师要对学生在学具操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同学生进行交流,指出问题并帮助改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总结得失,学生间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积极交流,协作共进。在操作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善于倾听、认真思考、积极动手、及时总结、善于交流的习惯。
(五) 充分利用学具,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
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更加依赖于经验,利用学具有利于学生观察、推断、猜测、验证、交流,让学生在过程中提升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四、 利用学具进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自制学具的要求
教师在要求学生携带学具时,能自制的尽量让自制,自制的学具不宜难度过大,要学生自己完成最好,或者以学生为主,家长为辅完成,难度过大反而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同时要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发挥学生个性。
(二) 注重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利用学具进行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体验过程,感受生活经历,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尽量让每一个学生能成功地体验过程,让他们感受数学的学习乐趣。
(三) 课堂时间的掌控
学具的利用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一定要掌控好学具的操作时间,使学具的使用为课堂教学服务,否则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学具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实现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能够将常规教学与学生的实践经验有机结合,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提升我们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并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017版).
[2]商英.巧用教具学具 增加课堂活力[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8).
[3]吕宁宁.在动手操作中启发学生数学思维[J].华章,2011(17).
[4]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7).
作者简介:
祁秀花,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