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简析

2019-03-18 11:47叶聿祥
教师·下 2019年1期
关键词:新课标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叶聿祥

摘 要:当前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且已经普遍运用到了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教学作为以为社会输送人才为目的的活动,必然要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應用信息技术不仅符合新课改提出的要求,而且可以大大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且数学知识点抽象难懂,借助信息技术可以直观形象地将数学知识展示出来,提高教学质量。但是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针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具体应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提出有效的应用策略,促进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新课标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学生如果想要学好数学,就必须经常与大量的数字为伴,而数学学习的知识也不同于语言的学习,是比较枯燥抽象的,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尤其是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身心还在不断发展,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不稳定性。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便可以大大缓解这种问题,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大量的抽象化知识借助多媒体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此一来,教学质量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后,学生便会乐于跟着教师的引导进行数学的学习,课堂氛围会变得比较活跃。而且教师有了信息技术作为媒介进行数学教学,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将生活中的事物或者情境融入教学中去,这样课堂教学的质量就会有很大的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有效的优化,也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都会得到完善。

(三)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拉近距离

传统的教学形式大多数是教师站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在下面机械地听,教学效果不明显。而有了信息技术的加入则会有很大的改变,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以及图片等,而且还可以请学生们上台参加相关的游戏,在快乐的氛围中便掌握了知识,使学生成了学习中的真正主体,教师在其中只是一个中介、一个引导者。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入环节是十分重要的,有新意的导入能够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能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尤其是在导入环节要注意情境的创设,只有创设的情境将教材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带来的乐趣,才能积极投入学习。一般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导入环节的应用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带来视、听以及体验等方面的感受,让学生有多方面的感悟,从而发现数学知识中的乐趣,激发其学习欲望。

例如,在进行“位置与方向”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中的情境,使学生置身情境中,更有学习的动力。教师在上课开始便可以使用多媒体出示学生们感兴趣的图片,例如可以适当讲解些许北京人民大会堂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信息,调动学生兴趣,进而抛出问题:“那么同学们知道北京人民大会堂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什么位置吗?”以此来导入本课的学习。为了向学生展示更贴近生活的情境,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学校简略图,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站在操场中,辨别教学楼、体育馆、图书馆等分别在自己的什么方向。然后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简略图画出学校的地图,以此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方位感和动手操作能力。当然,同一个知识内容可以放在不同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教师不仅可以使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与学校相关的情境,也可以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卧室中各种家具的摆设,营造一个更加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在不同情境中的学习和练习,能够更好地巩固知识和锻炼能力。

(二)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方法的整合,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教师可以使用动画形式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将枯燥静止的知识内容动起来,更能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其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进行“轴对称图形”教学时,首先出示几组图片,引导学生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为了更加形象,使用动画先出示图片的一半,慢慢将图片的另一半补全,很快学生便会发现图片中的事物以某一条线为界两边是完全一样的。这个时候教师乘机为学生讲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特点。为了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教师可以再出示一些只有一半的图片,请学生们上台补充上另一半,或者请学生们在教室中找出轴对称的事物,如此学生既锻炼了观察能力,也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

第二,教师可以使用视频形式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更加全面系统地展示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升自学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认识乘法”教学时,就可以用多媒体以视频的形成向学生展示乘法的概念以及整个教学过程。乘法只是一种概念,看不见、摸不着,学生需要自己理解或者死记硬背。对于还处于不断发展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想要完全掌握乘法并且运用到生活中的问题中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可以使用视频为学生展示各种与乘法知识相关的内容。例如,出示黄绒绒的小黄鸡,逐渐分为五组,每三只一组,开始让学生自己数一共有几只,得出答案后,再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用乘法可以怎么表示。这个时候学生便能得出乘法算式,对乘法有个初步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乘法且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出示“数青蛙”的视频,并请学生们玩“数青蛙”的游戏,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三)信息技术创造探究气氛,提升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有很多优点,教师应该将这些优点不断放大,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创造一个探究的气氛,能够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抽象思维力激发出来,培养空间感。前面提到的两种应用对学生提升学习效率来说是一个十分好的铺垫,但是如果想要真正地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创造探究气氛是关键。探究气氛的创造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只有在这种气氛中才能更快速地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学习效率自然会得到提高。

例如,在进行“多边形的面积”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为学生創造一个探究的气氛,即课前、课中以及课后都引导学生在一个有趣的探究氛围中进行主动学习,从而使学生提升学习的兴趣,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首先,课前导入时,教师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隐含有各种形状的生活场景,如校园地形图,引导学生一起来比赛找找图中都有哪些图形,看谁找得又快又多。一个小小的比赛瞬间就调动起了学生的热情,活跃了课前气氛,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们找到平行四边形的时候,教师顺势导入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便进入了学习。

其次,在课中教学时,教师不能再死板地讲授课程,使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以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顺便使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根据动画使用纸和剪刀动手操作,自己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如下图)。学生之前都学习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经过动手操作自然自己就可以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并且也锻炼了他们的实践探究能力。

最后,课后拓展,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也是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教师应该十分重视这一过程。课后教师应该使用网上教育平台或者微信等社区软件给学生布置基础练习题和提升练习题,对学生的能力进行锻炼,并且及时在网上与学生沟通,解答学生的疑难。如此,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期望,在有趣又温暖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学习效率自然提高了。

(四)信息技术拓展练习,建立家校教育网络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其不仅仅能用在课上教学中以及课堂气氛的营造中,也能用在更广泛的范围中,如课前预习、课后知识巩固、练习题练习、与家长的联系等。除了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还可以用在课前预习和课下复习中。教师开始一节新课时,可以提前将准备的课件和基础教案发到学校局域网中,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预习,培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而且学生自己预习了一定的知识后,对本节课的基础知识便有了很大的了解,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时轻松许多,只需要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着重讲解需要提升能力的知识点就可以了,这既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当一节课学习完毕后,教师应该使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本课的知识点,设置基础训练题和能力提升题,上传到学校的教学网中,要求学生自行到网上下载指定的题目并完成,以到达巩固学生知识点和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如此学生就可以很好地利用好课前课后的空余时间,而且还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学生一半时间在学校,一半时间在家里,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思想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建立家校网络,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家长也可以借助微信、学校网络或者App等随时与学校交流,拉近家校之间的距离,共同提升孩子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治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6):43.

[2]赵晓琴.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

[3]叶桂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2):49-50.

猜你喜欢
新课标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