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的临床分析及探讨

2019-03-18 02:06王岩臣刘建业
健康大视野 2019年3期
关键词:重要中医痤疮

王岩臣 刘建业

【摘 要】目的:探究痤疮的中医发病原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共计包含75例痤疮患者,所有患者均为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入我院就诊的痤疮患者,135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药疗法,研究组患者实施中药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皮损情况、用药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炎性皮损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就用药后不良反应及痤疮发病情况来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疗法在痤疮治疗中的应有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皮损情况,替身治疗效果,降低痤疮复发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痤疮;中医;重要

【中图分类号】R275.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3--01

抗生素是目前临床治疗痤疮常用的药物,虽能够虽患者痤疮状况起到一定控制效果,很难彻底根治,且较容易出现复发情况,有管研究中指出,中医学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远远好于抗生素治疗[1]。就此,我院开展了探究痤疮的中医发病原因及临床治疗效果的相关研究,本次研究共计包含75例痤疮患者,所有患者均为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入我院就诊的痤疮患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计包含75例痤疮患者,所有患者均为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入我院就诊的痤疮患者,75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龄15-29岁,平均年龄(21.05±1.24)岁;患病时间2个月-6年,平均患病时间(2.52±1.33)年;研究组患者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龄16-28岁,平均年龄(22.01±1.14)岁;患病时间3个月-6年,平均患病时间(2.44±1.12)年;对照组57例患者和研究组58例患者患者的一般资料组间对比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对比分析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药疗法,药物选择为米诺环素(生产厂家:惠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10960011),用药方式为口服,每次用药50mg,每天用药2此,连续治疗21天为一个疗程;研究组患者实施中药疗法,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症类型选择不同的辩证疗法,①脾胃湿热:取白术、白茯苓、砂仁、莲子肉、白扁豆、山茱萸各20 g,党参、桔梗、山药、炙甘草、薏苡仁各10 g;②肺经风热:取生槐米15 g,白茅根30 g,赤芍、连翘、苦参、栀子、甘草、黄芩、野菊花、桑白皮、枇杷叶各10 g,黄连6 g;③肝气郁结:取香附、白芍、白术、甘草、栀子、当归、桃仁、益母草各10 g,柴胡、牡丹皮各15 g;④肝肾阴虚:熟地黄20 g,山药15 g,牡丹皮、茯苓、泽泻、甘草各10 g;所有药物均用水煎煮至200毫升,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用药21天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参照临床皮损评分标准检查记录炎性皮损积分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积分;统计所有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及复发的占比,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意义

此次研究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标准差)(),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率(%),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135例患者治疗前后炎性皮损积分情况

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炎性皮损积分情况对比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炎性皮损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呈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对比135患者用药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痤疮复发率

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就用药后不良反应及痤疮发病情况来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痤疮是青春期较容易发生的皮肤炎性病症,床症状主要有囊肿、粉刺、脓疱以及瘢痕等。较常出现于患者面部位置,中医研究中将痤疮称为粉刺,主要归结为“肺风粉刺”的范围之内[2]。中医理论认为痤疮症状的主要发病原因在于患者体内,与患者胃部、肝脏以及脾脏等均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中医研究中将痤疮分为脾胃湿热、肺经风热、肝气郁结、肝肾阴虚四个类型[3]。不同类型的痤疮的治疗重点也不相同,辩证中医疗法的应用能够摆脱传统西医治疗的局限性,能够对患者脏腑起到调节作用,同时具有活血化瘀,祛湿除燥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次研究中,135例痤疮患者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炎性皮损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就用药后不良反应及痤疮发病情况来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中医疗法在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疾病问题,并且能够有效降低用药后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的发生。

综上可知,痤疮临床治疗中中医疗法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更高,应继续进行推广治疗。

参考文献

张妙良, 吴迪, 杨碧莲,等. 生物钟紊乱致痤疮的性激素水平机制探讨及中医病机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17, 9(9):64-66.

李小妍. 基于中醫内科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13):35-35.

房武宁. 中医药内外治疗寻常痤疮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 2016, 11(5):781-784.

猜你喜欢
重要中医痤疮
浅议幼儿非智力因素教育的价值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