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娟
【关键词】 语文教学;问题;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2—0113—01
现代教育家叶澜教授认为: “让学生快乐地、努力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让学生思考,不断感受到挑战。”实际教学中不乏这样的课堂,尤其是所谓的“作秀课”,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让听课者听到一堂授课者教学计划上的“完整”的课,授课教师全然不顾学生的听课反应和理解程度,一个接一个抛出自己事先预设好的问题,本意是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上完整的课,可事实上即使勉强上完,效果也差强人意。教师一声叹,学生一脸懵。这样的教学究竟哪里出了问题,说到底教师忽略了课堂上“问”的艺术。问题设计得好,问得恰当,对于整堂课无疑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设计教学问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问题的设置要有助于课堂的教学进展
以问导课,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性,不断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才是真正意义上以学生为本,进而完成学生对文本深层次的掌握和解读,使学生学有所获。随着问题的逐步展开,学生和文本的贴合度也越来越高,那么课堂的推动也就水到渠成了。对教师、学生而言,这样的课堂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效率高效,何乐而不为?例如,《老王》一课的教学,这篇文章对于初中生而言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不妨以“如何理解‘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总领教学,逐层推进,“‘我眼中的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和老王有什么交集?”“你觉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既然都是不幸而善良的人,为什么‘我会对老王产生一种愧怍?”这一组问题下来,全文的理解重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课堂脉络清晰,学生思路明晰,教与学自然相辅相成。
二、问题的设置要有助于重难点的理解和消化
每堂课一定有它的重难点,如果完全靠教师点拨讲解,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那么学生恐怕只是机械性记忆,而谈不上理解性的消化。更可怕的是,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在重难点上设计问题,可以避免滋生学生的惰性,进而帮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理解消化重难点问题。当然这一点上要把握好语言的清晰简洁和指意的明确。本身就是不好理解的地方,如果语言不清晰,指意不明确,反而造成了学生新的困惑。还是以《老王》为例,这课教学的重难点都有对主题的理解,学生缺乏对特殊年代的了解,缺乏相关的生活阅历,理解起来颇为费劲。因此,问题的设置尽量在针对文本的基础上略微延伸,既让学生有“迹”可循,又让学生激发自我,生成属于自己的感悟,加深对主题的感知。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踮着脚尖摘桃子”,学生得到的不仅是对这一课的理解,更获得了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问题的设置要引发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和共鸣
教师要多借助于实际的生活体验,多通过创设情境,形象再现生活场景,让文本和问题自然衔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思维活力,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教學为例,教师提问:“这篇童话揭示了怎样的主题?”面对这种大而空泛的问题,学生显然很茫然。此时不如设计一个情境问题:“同桌结合,一个扮作影子,一个扮作盲孩子,根据故事情节,想一想你们会对对方说些什么呢?”面对这样有亲和力、容易思考的问题,学生一定会愿意思考,也乐意表达出自己直面文本的真实感受。在此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做主题的常规提炼概括就相对容易些了。
四、问题的设置要讲究难易适中
在预设问题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情况,尤其是比较难的问题,尽量留下可以拆解转换的余地。一旦学生出现理解上的障碍,给出提示也无法解答时,就可以将预设问题拆解转换成相对简单一点的阶段性问题,引导学生逐个解答,逐步深入。如,在《金色花》一课的教学中,开头笔者提了一个特别笼统的问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学生明显有点懵,虽然极力配合,但答案干瘪空洞,缺乏对文本的深入认知。鉴于此,笔者迅速重新设计了一组问题替换掉原问题,这一组问题相对于原问题指向更明确,切入更细微,既有学生对文本的挖掘,又有学生自我的感悟,化难为易,避免冷场的尴尬,也能激发学生阅读思考的兴趣。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中的“问”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教师掌握这门艺术于课堂教学有莫大的作用,会问、善问必将推动教学相长。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