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2019-03-18 01:18范保卫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淮北地区发生特点

范保卫

摘  要:该文简述了小麦赤霉病在淮北地区发生情况、特点、发病原因及危害,提出了科学防控措施,为防控小麦赤霉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防控措施;淮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435.1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2-03)-0065-02

小麦赤霉病俗称“烂穗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是淮北地区小麦的主要病害。近年来,由于受种植制度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该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危害日趋加重,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30%~40%,甚至绝收。为此,笔者详细分析了淮北地区赤霉病发生情况和综合防控措施,为科学防控赤霉病提供参考。

1 发生特点

1.1 发生概率高 2010—2018年,2012、2015、2016、2017年为偏重或重发生,其余年份为中等或偏轻发生。

1.2 发生范围广 据资料显示,淮北地区所有县市区每年均有赤霉病发生,发生年份占调查年份80%以上,发生面积占小麦种植面积50%以上。

1.3 品种间抗性差异大 据田间调查,烟农19、涡麦9号、淮麦系列在淮北地区同等管理条件下抗性明显优于周麦系列、新麦26、百农207等河南品种。目前,淮北地区小麦感病品种占种植面积比例偏大,尤其是周麦27、新麦26这2个品种,赤霉病多年流行发生。

1.4 田间菌源量大 小麦前茬多为玉米作物,大量秸秆直接还田,导致田间菌源量增加。

2 发病原因

2.1 品种抗性差 据调查,淮北地区主要种植小麦品种有烟农19、皖麦52、周麦27、百农207、新麦26、西农979、烟农999、保麦6号等,这些品种90%以上都对赤霉病表现感病。品种选择上,片面追求高产、优质,导致种植品种高产不稳产,抗逆性较差。

2.2 秸秆还田量大 淮北地区前茬作物60%以上都是玉米,為追求高产,多为高密度品种,田间秸秆不作任何处理,直接还田,导致田间菌源量增加。

2.3 药剂选择不合理 长期使用单一剂型或选择不适宜的农药,导致赤霉病菌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不理想。

2.4 防治时期不精准 部分群众对病虫防治存在误区,认为只有出现了病害才去防治,错过最佳防治时期。同时,只重视前期防控,忽视后期防治。

2.5 农事操作粗放 旋耕浅,秸秆无法深埋;植保器械选择不当,施药量少;除草不彻底;收获仓储不当等。

2.6 气候条件影响 淮北地区是南北过渡带,进入4月中旬以后,降雨增多,日照时数少,此时正是小麦抽穗扬花期,若遇2d以上连阴天就会引起赤霉病的爆发流行发生。

2.7 施肥不合理 偏施氮肥,小麦密度大,田间郁闭发病重。

3 防控措施

3.1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防治意识 充分利用微信、QQ群、广播、扶贫走访、包村联户、科技赶集、农业信息网、电视讲座等多种宣传方式,宣传小麦中后期防控技术措施,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3.2 精准监测预警 精准监测预警能及时准确地为大面积病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气候异常,病虫害发生频繁,为害明显加重,市乡2级植保部门应加强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工作,及早着手,开展大规模的冬前和冬后病源菌基数调查。

3.3 科学施药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牢固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精准把握施药时期,“晴天见花打,阴天见穗打,雨天间隙打”;采用高效低毒复混药剂,2次稀释、交替用药,同时兼防纹枯病、白粉病、锈病、蚜虫等病虫害,达到一喷多防效果;用药时保证充足的用水量,用水量不少于450kg/hm2。

3.4 实行统防统治 实施统防统治可有效提升病虫害防治的组织化和科学化水平,也是实现病虫综合治理、农药减量控害的重要内容。大力推广先进植保器械,充分利用大中型植保机械和无人机,开展全程承包和代防代治服务。

3.5 选用抗(耐)性品种 选用穗形细长、小穗排列稀疏、抽穗扬花集中、花期短、耐湿性强的品种,合理品种布局。目前生产上虽无高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但品种间抗性存在较大差异。在赤霉病常发区,选用中抗品种,避免跨区域种植来自常发麦区的感病品种,以降低病害流行风险。

3.6 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 推广大功率作业机械,深耕掩埋秸秆,要求耕深20~30cm,结合土壤治理,可大幅度降低土壤中菌源基数。

3.7 推动粮食烘干仓储制度 引导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利用扶持政策建设烘干设备,满足小麦烘干储存需求。小麦成熟后应及时收获,晾晒烘干,避免收获和储存过程中湿度过高,导致小麦赤霉病菌继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

(责编:徐世红)

猜你喜欢
小麦赤霉病淮北地区发生特点
淮北地区麦茬机插优质食味粳稻氮肥减量的精确运筹
新疆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及流行规律初探
氮素运筹对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