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那些被遗忘的学生

2019-03-18 01:20王向前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班级班主任同学

案例:那是前年的事。我接到学校短信,河南省有90多所高职类院校提前单招,让班主任通知有意向的学生抓紧报名。

看到这个消息,我想到了三四个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他们参加高考的话,最多上个三本或大专,不如参加提前单招,学个一技之长。

本来想着我说这个事时他们应该高兴的,但当我兴冲冲地找到他们时,结果却出乎意料。最典型的是我和乔的对话。

我:乔,告诉你个好消息,最近有高职类单招考试,参加考试合格后,就可以上高职类的学校,文理不限,专业选择比较自由,难度也不太大。以你现在的成绩,走高职单招是一条很好的路。

乔:(沉默了一会儿)老师,我没犯错误吧?

我:没有啊,怎么说这个?

乔:那你为什么赶我走?

我:(疑惑不解)我为什么要赶你走?

乔:(沉默,开始流泪)我认为你就是想赶我走。我是成绩不好,但我一直在努力。虽然我的成绩不好,但我还是希望留在这个班级,和大家一起读完高中,参加高考。(说完低头默默地流泪)

乔平时很乖,从来不犯错误,也不大声说话,性格有些内向。看她这么伤心,我赶紧安抚她。

送走乔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临近高考,大家都在紧张地备考,这个阶段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到位,对学生的要求和作业的落实越来越细致,尤其重点关注那些高考有望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却有这样一个群体被老师所忽略:他们从来不违反校规,也从来不会干扰班级其他同学的学习,从来不给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惹是生非”。他们像“透明人”一样存在于班级,老师可能只有在布置打扫卫生等之类的事时才会想到他们。

对于这些被忽视的学生,我们该怎样让他们融入集体,快乐地度过高中时光呢?

交流:

王向前:前些年遇到过一个类似的事件,高考成绩还没有公布,学生组织活动邀我参加。活动结束后同学们陆续回家,一位学习成绩很好的女生等大家都走完了,很正式地对我说:“老师,我想问你一件事,可以吗?”“当然没问题。”我说。“老师,这三年你为啥没管过我?”“何出此言啊?你学习这么好,我怎么会不管你呢?你的试卷我哪一次不是认真批改?你的‘班主任专线(注:我和学生每两周一次的笔谈)我哪一次不是认真回复?”我略感委屈。“你都没有找我单独谈过话。”“没谈过话?”我有点尴尬地迅速搜索记忆,还真没想起来。“可能是你太听话了,老师很省心,不像他们净出事儿。”我解释道。高考成绩揭晓,她是全校第一名。第一名被我忽视了。我为自己被学生如此质问感到羞愧。

王秋霞: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是一种社会动物,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爱,需要他人的接纳与信任。每个人都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被忽视的学生在爱与归属层面的需要尤为强烈,一旦老师满足了他们这方面的需要,会在他们心里留下深刻的感动。这种体验会让他们有足够的动力不甘落后,一步步实现更大的理想,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被忽视的学生希望自己被看见、被关注、被认可,如果能得到老师或心目中权威人物的关注,更能激发他们心中的小宇宙。

豆志超:大班教学容易导致部分学生被老师忽视。班主任在面临绩效考评压力时,可能会考虑把时间、精力投给哪些学生才能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不同学生对班级成绩的影响是不同的,班主任的主要精力用在了对班级成绩和纪律影响较大的学生身上,被忽视的主要是成绩稳定、纪律性强的学生。

魏俊起:根据案例的叙述,被忽视的学生的特点可以用“三不”来概括:不张扬、不出错、不主动。有人这样描述他们:“就像温水里的青蛙,一直都显得那么平淡和无力,没有反抗,没有挣扎。”“一直是默默的、安静的,几乎让人忘了他们的存在。”学生被老师忽视,除了先天性格原因,学生的经历和学校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原因。有些学生封闭自己的内心,处于一种自我防御状态,不善与外界交流。而高考的评价机制,让老师容易忽视对考评结果影响不大的学生。

张少斌:被忽视又如何?被忽视的学生在班级中可能感到孤独,但孤独是人最自然的状态,人只有在孤独中才能完成自己的精神发育。有句话说:“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孤独是一种真实的自我存在状态,这时人在实实在在地做着自己,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做,内心可能忧郁,但并不空虚。空虚的人害怕孤独,一刻也静不下来,只能在与人的交往和“狂欢”中忘却自我,麻痹自己,使自己没有时间和机会去感受内心的空虚。他们一旦安静下来,会倍感空虚。从被忽视的学生角度来说,少了被关注,同时也少了被打扰,自己可以独立思考。少了被关爱,那就让自己自爱吧。

刘强:班主任可以主动出击,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注,都体会到关爱。具体可以:1.目标跟踪,确保关注到每个学生。在一定的阶段内班主任可以和学生进行谈话,分批次,不遗漏任何一个人。当学生发现你关注他,关心他的目标与理想时,就会表现出更积极的一面。2.小组互助,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班主任对学生按不同性格特点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性格互补,相互督促和帮助,增强集体意识、荣誉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团队归属感和自信心。

侯小锋:班主任要搭建平台,组织活动,让每位同学助力班级发展,避免被忽视。如:1.组织课前演讲。机会平等,让每位同学走到台前,受到大家的关注。对于不经常露面的同学,在演讲前多指导,提醒他们多练习,争取让他们有出色的表现。2.开展班级共读。最近我班共读王金战《学习哪有那么难》这本书,定期进行读书心得交流,这为每位同学提供了发言机会。大家纷纷讲述自己学习的故事,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3.分担班级事务。把班级里面难度不大的工作交给他们,他们往往能做得很出色。家长陪读接待工作和家长寄语整理工作一直让我头疼,现在交给了一名平时不爱说话的同学,她竟然做得很好。

邬宗炯:减少学生被忽视的感受,沟通是纽带。谈话是拉近学生与老师距离的有效方式。老师可以有计划地与某个同学谈话,和某个寝室或某个小组同学进行座谈等,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关心学生的生活。谈话不一定是正式的,查寝时对某个寝室同学的鼓励,测试后耐心倾听考试失利同学的诉说,路上偶遇时对学生说一句表示关心的话等,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再辅以“笔聊”(周记或作业评语等),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自感被忽视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少。

要减少學生被忽视的感觉,老师在课堂上要有仪式感。比如,上课前用缓缓地巡视一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被看到,目光对视的一瞬间,既让学生收心,也让大家都感觉到老师的关注。

总结: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学生之所以感觉被忽视,除了性格等自身原因,与老师过分追求分数而只关注某些学生,学生自己不主动参与活动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为避免学生被忽视,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加强沟通,关爱呵护学生,让学生平等参与活动。

加强沟通。老师要经常与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生活中的困难和学业上的困惑,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走进学生的心灵,拨动学生的心弦。沟通的方式除了单独谈话,小组或寝室座谈、周记交流、作业评语等交互使用,均能很好地保持师生关系,避免学生自感被忽视。

关爱呵护学生。老师要有爱心,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呵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梦想。有时候一个眼神,能给学生无声的期盼;一句叮咛,能给学生春天般的温暖;一个微笑,能给学生亲切的关怀;一个要求,能给学生放飞梦想的勇气。

让学生平等参与活动。班主任要组织各种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尤其是那些不太爱参加活动的同学,要通过活动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和任务,激发他们自我实现的动力。在班级管理中,可以给这些同学适当的任务,让每一个同学都平等地参与到班级的活动和管理中去,帮助每个学生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

(本期文字由济源第一中学8+1工作室提供)

(责 编 晓 月)

猜你喜欢
班级班主任同学
班级“无课日”
我的班主任①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我们的班主任等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