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
【摘要】上世纪九十年代,国际教育界提出了尊重学生意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倡导教育者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力争让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针对性培养。鉴于此,探究分层施教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旨在全面提升高中体育教学整体质量。
【关键词】分层施教模式 高中体育教学
策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注意学生的运动技能、兴趣爱好以及自身条件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积极探究分层施教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分层施教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分层施教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生长环境差异、体质差异以及运动能力差异,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将其与学生的实际体育运动需求密切结合,能大大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教学、坚持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相比,分层教学注重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层级,通過不同的教学方法促使每个学生得到良好的提升。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导致“吃不饱”和“吃不了”等问题,基础差的学生感到学习吃力,基础好的学生觉得简单、枯燥,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分层教学模式与教学本质规律相吻合,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与身心发展特点,适合高中体育教学。
二、分层施教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全面了解学生情况。要想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模式,首先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析学生的兴趣和基础,从而为分层提供客观依据。笔者建议,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其中涉及体育特长、身体素质、学习要求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初步、客观掌握学生的基础体育能力和兴趣爱好。然后对学生的体育技能以及身体素质进行专项摸底研究,建设初级资料档案。在上述数据的支持下合理分层,并结合学生们的基础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与训练目标。
2.依据个体差异制定教学计划。教师在综合学生的基础、兴趣爱好以及发展空间合理分层之后,还要制定每个层次的提升目标。进行目标任务分解,从而全面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以及体育训练的针对性。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安排针对性教学内容。处于低层次的学生,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必须帮助他们打好基础,进行较多的基本动作训练;处于高层次的学生需要进行优势科目训练,从而更好地挖掘他们的体育特长与体育潜能。
以男子1000米田径教学为例,这项体育训练是增强学生体质、训练学生运动技巧的重要项目。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刚开始很难达标,教师就可以适度放宽标准,让学生保持在4分45秒左右。然后根据标准制定学期目标为4分45秒,学年目标为4分40秒。循序渐进,学生很容易找到成就感,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达到体育练习的标准,还能迅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还能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找到体育的快乐和运动成就感,开始享受运动。而对于有着跑步天赋、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就应该严要求,制定学期目标为3分25秒,学年目标为3分20秒,并针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技术型指导,进一步帮助学生突破自己。
再以乒乓球教学为例,针对低层次的学生,需要从基础训练开始,从握拍开始逐步分解动作,教师规范示范,让学生扎实掌握接球、发球的基本动作要领,逐步掌握分解动作,通过练习,灵活掌握。针对高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自由训练或通过比赛激发他们的锻炼欲望。还可以让这部分学生跟高年级的学生一起训练,向更高层次的学生学习。教师还需要观察他们的不足并适当指点,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
3.分层评价。教学评价是日常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分层教学也需要制定针对性评价标准。不同层次的学生基础不同,进步和成绩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机制,从而更好地起到指导和激励的作用。对于层次较低的学生,教师需要综合他们的基础合理评价,肯定这部分学生的进步和努力,鼓励他们学习的信心,鼓励他们不断练习。层次较高的学生,教师需要提出更高的标准,戒骄戒躁,更好地引导学生向高层次迈进。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层次学生的进步,多利用诊断性评价、发展性以及过程性评价,保证评价的多元化和层次性,充分发挥评价激励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分层施教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为切入点,从了解学生情况、个体教学计划、分层评价等角度,详细论述了分层施教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多角度入手,旨在更好地推动高中体育教学高质量开展。
参考文献:
[1]齐斌.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模式的运用[J].中外交流,2017,(49).
[2]黎素婴,潘勇坚.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选修课中的应用研究[J].中州体育,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