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时代内涵与基本经验

2019-03-18 23:48许桂芳
关键词:理论课价值观思想

许桂芳

一、引 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形成和确认的关键时期。廉洁是人成长成才的必备素养,在大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促使大学生将廉洁的价值规范内化为廉洁意识和态度,并外化为日常的廉洁行为和习惯,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腐败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1]廉洁教育是一种以崇尚廉洁为主题的道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是从思想源头上消除腐败的治本之举,是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的固本工程。[2]大学生廉洁教育以大学生为对象,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实现廉洁理论、廉洁技能和廉洁价值观的培养,以提升公众意识,达到预防腐败为总目标。[3]它具有教育的综合性、针对性、开放性、心理的保护性、教育实效的即时模糊性和相对滞后性等特点。[4]

200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正式提出“廉洁教育”的概念。2007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大学生廉洁教育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此之前,大学生廉洁教育主要蕴含在思想政治教育或精神文明建设当中。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廉洁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探究不同阶段廉洁教育的时代内涵,总结主要历史经验,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深入开展,并在不断完善实施路径的过程中,助力思政课程建设。

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逐步恢复阶段(1978—199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的工作重心进行了科学判断,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长期受到禁锢的思想得以松动,尤其对彼时被喻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而言,个人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不再绝对推崇集体主义价值观念,而是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但受文革的影响,“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5]因此,这一阶段,面临着重大社会变革,同时受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冲击,一些消极腐朽的价值观念趁机而入,腐败出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大学生廉洁教育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逐步恢复并得到发展。

1.以理想信念教育和法纪教育为主要内容

理想信念是世界观和个人信仰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指引着人生前进的方向。邓小平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把‘四人帮’破坏了的优良传统恢复和发扬起来。”[6]党和国家颁布了系列文件和政策,明确了对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内容和途径,教育的目标由以往为政治服务转向为实现“四化”而奋斗。《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首次提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要求善于利用改革开放的现实成就,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有中国特色的共同理想凝聚大学生。

法纪是一定社会和组织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准则,是廉洁教育的重要向度。1980年12月,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指出:“在党政机关、军队、企业、学校和全体人民中,都必须加强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7]198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普法宣传,提高全民法律意识。1986年9月,国家教委下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从1987年开始,《法律基础课》成为高校非法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通过讲授有关的法律知识,使学生懂得法的本质和作用,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增强法制观念。同时通过制定和完善《高等学校学生守则》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强化大学生的纪律意识。

2.以课堂和社会实践为路径推进廉洁教育

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廉洁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80年,教育部印发《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的试行办法》,规定了马列主义理论课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1985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标志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85方案”正式出台,该方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鉴别和分析的能力。1987年3月,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改革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意见》,对教学中的具体工作进行了部署。[8]这一阶段,高校通过调整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逐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注重法律意识和廉洁价值观的养成。

社会实践是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载体。1987年6月,国家教委联合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布《关于广泛组织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知识分子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9]79通过“五讲四美三热爱”、学雷锋、义务劳动、卫生运动、青年服务队等活动形式,体现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实践活动的统一,让大学生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增强廉洁意识和信念。

总之,改革开放初期,大学生廉洁教育开展注重恢复和借助原来行之有效的内容和方法,以服务“四化”为目标,将理想信念和法纪教育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形塑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二)探索改进阶段(1992—2002)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等价交换等市场观念在社会上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以权谋私、徇私舞弊、贪污贿赂等腐败现象时有发生,面对新的腐败形势,江泽民指出:反腐倡廉要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10]面对新形势新变化,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廉洁教育进行了探索改进。

1.突出集体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1993年2月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增强学生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和一切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能力。同时要求将深入持久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作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共同基础,明确表明了社会主义倡导集体主义价值观、反对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态度。1995年11月,国家教委颁布试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将“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为高校德育目标,强调通过课程教学、日常教育、党团活动、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路径予以落实。

这一阶段,针对大学生的廉洁教育主要是通过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解决方向性问题,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并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现实社会中的政治、道德等现象。通过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解决认知性问题,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培育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通过强化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解决道德规范问题,引导学生以中华民族传统优良道德为范本,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2.巩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

1998年6月,《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即“98方案”)明确提出:“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9]180“98方案”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更新、充实、调整“两课”教学内容,二是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纳入“两课”教育教学。通过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拓展爱国主义教育渠道,强化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法纪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此外,这一阶段高校开始重视利用党团组织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共青团、学生会等组织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任务,开展健康有益的教育活动,把广大学生吸引到自己周围,成为党联系、团结、教育青年一代的重要纽带。”[9]146-147党团组织在推进大学生廉洁教育中的凝聚力和作用逐步增强。

概而言之,这一时期,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处于探索改进阶段,教育内容和路径不断丰富拓展,通过将廉洁教育融入学校德育,突出集体主义价值观,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方案,利用党团组织等多路径探索落实廉洁教育的培养目标。

(三)整体建构阶段(2002—2012)

进入新世纪,党情、国情、世情不断发展变化,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体制等方面经历着深层次变革。经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带来的矛盾交织叠加,以“一把手腐败”、经济类案件持续高发、涉案地点和逃避地点向海外拓展等为主要特点的腐败问题频发,反腐败斗争形势比以往更加严峻。[11]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倡廉教育,把廉洁教育摆在了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不断强化廉洁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预防功能和基础作用。

1.廉洁教育纳入反腐倡廉体系

2005年1月3日,中共中央颁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原则之一是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其中教育是基础。要求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纲要》首次以中共中央文件的形式明确将反腐倡廉教育对象扩展至全社会,强调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培育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要求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建设,并将其纳入整个反腐倡廉的大格局中,体现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与创新。[12]通过综合运用传统和现代教育手段开展灌输教育、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格局,营造“大宣教”氛围,形成反腐倡廉教育的强大合力。

2.整体构建大学生廉洁教育体系

为贯彻落实《纲要》要求,2005年7月,教育部在北京等十省市开展廉洁教育试点。2007年3月,教育部正式颁布《关于在大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工作的意见》,以此为标志,大学生廉洁教育更加趋于系统化、规范化。第一,明确了开展廉洁教育的四项原则。即坚持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与师德建设、与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和认知能力相结合。[9]353第二,明确了廉洁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大学阶段廉洁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不断提高道德自律意识,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内容包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和主导,加强法制和诚信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9]353第三,明确了开展廉洁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主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同时在各学科教学中,挖掘、融合廉洁教育内容,[13]并将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廉洁教育的重要载体。主阵地是学校,同时注重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3.系统推进大学生廉洁教育

大学生廉洁教育融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中,融入评先、评优、入党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推动廉洁教育的全方位展开,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式和内容。一是开设教育专题并编印读本。如清华大学从2005年秋季开始,面向全体在校生开设廉洁教育选修课;广西高校2014年给大学新生免费发放《廉洁与青春同行》。二是培育廉洁校园文化。2005年,教育部启动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2007年,先后印发《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召开廉洁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为高校推进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创造了良好氛围。三是打造交流平台。2006年12月,中国大学生廉洁教育在线网站正式开通。2010年3月,北京大学成立全国首个大学生廉洁社团,主要活动有廉洁教育活动月、廉洁大使评选、大学生廉洁领袖夏令营等。通过强化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展了廉洁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总的来看,这一时期,廉洁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成为国家反腐倡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大学生廉洁教育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取得了重要进展。

(四)创新发展阶段(2012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反腐倡廉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坚持惩治和预防、治标和治本“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14]大学生廉洁教育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实现了创新发展,廉洁教育层次更加清晰,要求更加具体,教育方式方法更契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更加凸显了大学生的主体性,教育内容更加丰富,与实际联系更加紧密。

1.廉洁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中纪委向党的十八大工作报告提出:将廉洁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使廉洁价值理念深入人心。[15]学校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6]2019年3月,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大中小学要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17]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落实贯彻“把廉洁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要求,完善纵向衔接的廉洁教育机制,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横向沟通机制,大力培育学生崇尚廉洁的品质。高校通过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大力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功能。同时综合运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的积极作用,网上网下协同推进反腐倡廉的宣传工作;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思政理论课教师的作用,明确思政课教师应具备六种素养,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发挥教师在廉洁教育中的示范作用。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廉洁教育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18]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的引领作用。习近平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19]廉洁教育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目标,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2013年12月,中办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2014年10月教育部会同团中央出台了《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旨在从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环节入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大学生廉洁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3.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为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了鲜活内容

党的十八以来,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教育活动,同时修订或制定实施《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规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党内法规近百部。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举措,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鲜活内容,并通过及时增设专题等方式补充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如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开设“正确看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形势”“关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等专题,让学生全面认识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举措,体察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和信心。

党的十八大还开启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期。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法治”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同年11月,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意见》,要求开展宪法宣传,积极发挥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的价值引领作用,向大学生传导正确价值取向,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4.深化大学生廉洁教育理论研究

廉洁廉政理论研究为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论指导。一是建立专门的廉政研究机构。2000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率先成立廉政(治理)研究中心。据不完全统计,党的十八以来,全国有100余所高校设立了廉洁廉政理论研究机构,专职研究人员近千人,成为新时代我国廉政理论与政策研究和开展廉洁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二是加强理论研究。自2010年起设立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教育廉政理论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专项中设立新时期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大学生法治观念和规则意识养成研究等专题,引导研究人员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研究。三是培养高层次人才。鼓励支持部分高校在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下自主设置“廉洁学”二级学科、交叉学科或廉政理论研究方向,开展博士、硕士人才培养。

总体而言,当前,大学生廉洁教育已步入创新发展的轨道,对廉洁教育基本规律的把握和运用不断成熟,教育内容进一步丰富,同时得到了更多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关注,逐步形成了相应的学科人才培养支撑体系。

三、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通过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培育学生廉洁意识、形塑学生廉洁行为、营造廉洁社会氛围、提升国家反腐倡廉成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独特的作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廉洁教育发展历程,可以得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基本经验。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大学生廉洁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廉洁教育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用先进科学的理论不断充实和丰富廉洁教育体系,这是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本质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都是当时历史阶段改革和发展实践的理论形态反映,指导着各阶段的党和国家的建设实践,也指导着每一历史时段的大学生廉洁教育。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实践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廉洁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助力思政课程建设。

第二,坚持用党和国家关于反腐倡廉的理论与实践充实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在大学生廉洁教育内容的选择遵循唯物辩证法和廉洁教育发展规律,不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赋予创造性。一是用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反腐倡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论述和思想引导大学生廉洁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反腐倡廉的思想认识。二是积极开展反腐倡廉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判断形势、理解政策,认识到塑造自身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意义,从而加强廉洁认知、强化廉洁情感、坚定廉洁意志,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基础。三是在廉洁教育中注重将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以改革发展的丰富事实回应不同时代大学生的关切,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产生价值认同,产生情感共鸣。

第三,坚持方式方法改革创新,充分尊重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承的活动。[20]廉洁教育传授的思想观念、道德要求、行为规范等属于意识的产物,只有通过学生的自我认可、自我肯定加以内化和吸收,才可能外化为具体的行为和习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基本原则,推进廉洁教育生活化,将廉洁教育融入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真实场景中,远离教条化、程式化、机械化的空洞说教和枯燥灌输。[21]通过立足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实际,贯穿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整体进程中,同时注重教育方法的创新,让学生易于接受和内化。

第四,坚持服务党的中心工作,助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于这一中心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大学生廉洁教育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根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始终围绕不同阶段党的工作重心,遵循社会发展趋势,结合现实需要,使大学生廉洁教育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真正有所突破和创新。通过对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接种“反腐疫苗”[22],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注入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服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四、结 语

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不同阶段,我国大学生廉洁教育体现了时代性特征,并始终确保了大学生基本的廉洁价值取向“不走偏”“不变色”。但不可否认,当前大学生廉洁教育在政策制定、环境优化、理论提升等方面还存在需要改进之处。

第一,廉洁教育政策应对廉洁价值观变化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主要体现在缺乏预防性的研判,多是问题出现后的事后补救,随着“人人都能生产信息”的互联网群体传播时代的到来,[23]影响大学生廉洁观的不确定性因素进一步增多,政策应对被动性的风险和效应有可能进一步放大。

第二,良好的廉洁生态育人环境有待优化。在廉洁教育开展过程中还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仅注重知识灌输、政策宣传的形式主义问题,在凝聚价值理念、完善制度安排、注重日常养成、丰富文化载体等方面增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文化力量,仍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第三,廉洁教育的理论研究有待深化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提出“八个相统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基本遵循,也为大学生廉洁教育理论发展指明了方向,引导我们不断将丰富的实践成果和工作经验上升为理论认识,推动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理论课价值观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我的价值观
思想与“剑”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