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浩敏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
大学生“三下乡”是指科技下乡、文化下乡、卫生下乡。高校通过组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或志愿服务,深入广大农村,深入基层,进行走访、调研、服务,以传播先进科技文化,提高农村精神面貌、环境风貌,从而达到提升大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和动手实践能力,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如今脱贫进入攻坚阶段,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将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一方面有利于实现三全育人,另一方面能有效地把为农村服务、为农民致富服务与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结合起来,实现多赢的局面。
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实现“精准扶贫”,要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三方面入手。
通过有效、合理的途径,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可通过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包括入户调查、走访等方式,展开前期的调研活动。这为大学生“三下乡”调研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课题。
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以后,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确定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就精确到户到人来说,精确帮扶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将困难类型做一个准确的细分,对困难原因进行分析整理,根据每村每户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帮扶方法。或产业帮扶,或教育帮扶,或生态帮扶,把大学生真正的资源优势和擅长领域挖掘出来,真正落实“缺啥补啥”的原则。准确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更有针对性的组织“三下乡”活动,更好的发挥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学生的特色,更好的实现“三下乡”成果转换。
要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到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及时退出,确保信息真实、可靠、有效。对管理的精确把握,有助于建立健全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使“三下乡”不流于形式。
目前从组织者到参与者,普遍存在对于大学生“三下乡”认识不到位的问题,降低了“精准扶贫”的实效性。首先,从参与者角度来说,很多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的目的仅局限在丰富自己的经历,拓宽自己的视野等个人层面,而缺乏将所学专业知识与“三下乡”活动紧密结合,最终落脚于助力扶贫攻坚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意识,导致社会实践与大趋势、大政策脱节,一则无法发挥自身的专业所长,二则弱化了“三下乡”活动的实际效果;其次,从活动组织者角度来看,很多学校在组织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时候,大多是以完成社会实践考核任务为目的,参与的大学生的数量一般都在20 人以下,只有学生干部才有机会参与其中,难以达到规模化的活动效果。宣传多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信息的单向传导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法及时接受信息,从而失去广泛参与的机会。可以说,目前不管高校还是学生,对于“三下乡”活动的认识不到位,导致“三下乡”活动难以形成普遍教育。
目前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时间较短,形式化主义突出,这主要体现在:首先,从内容上看,目前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主要以支教、物质捐赠、调研等为主,千篇一律的活动方案毫无甄别的运用于各个农村,活动内容过多地侧重于农村服务,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上交的调研报告也流于形式,无法对农村调研地的情况进行真实反馈,难以对农村的贫困状况作出精准的判断。其次,活动时间较短,一般而言学校组织大学生“三下乡”都会利用假期时间,在短短几周之内草草结束,缺乏长期的目标设定以及对“三下乡”活动的后期跟踪,难以形成长效机制。而如今精准扶贫进入攻坚阶段,啃的都是“硬骨头”,需要的恰恰是深入、细致、具体、系统化的长期帮扶,草草结束的暑期社会实践,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
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内容形式单一,在开展各项活动的时候并未结合农村当地真实情况进行活动设置,导致服务的精准性较差。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主要是为农村提供物品、讲座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乡村发展提供了短暂的助力,但是并没有真正实现“送科技、卫生、文化”下乡,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和“信息扶贫”等,难以突出“三下乡”的本质目的。
“精准扶贫”视角下做好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必须要做好前期调研,突出专业特色。首先,对于大学生而言,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所长,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来有选择性的确定对象,适合去哪里就去哪里,哪里最能紧密结合所学专业就去哪里。而不是“哪里近去哪 里”,“他去哪里我去哪里”。例如,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而言,可以深入挖掘因缺乏信息推广渠道而导致农产品滞销的地区,积极对农民进行电商培训,培养一批有技术、懂营销、善推广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从而实现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其次,在指导教师选拔和参与人员选拔中,也应该严格把关,针对农村发展现状,有针对性的选拔与乡村发展现实相匹配的实践队伍,真正实现“精准”扶贫。
构建大学生“三下乡”长效机制,深化服务模式。应该突破“三下乡”活动的形式化,真正建立起“常下乡”的服务模式,让大学生对于乡村进行持久、长远的关注。具体而言,高校应该与乡村签订服务协议,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帮扶,制定帮扶月计划、季度计划、年计划等,将帮扶目标定细,派不同的小组多次下乡,在帮扶任务上前后衔接,层层推进,系统落实,形成长效帮扶。此外,还要在每一个阶段的帮扶之后进行总结,定期修正帮扶计划,从而确保“三下乡”活动与实地情况不脱节。
建立科学的合作机制,推动成果转化。高校应联合社区、企业等社会力量,一方面为乡村振兴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则可以推动校企合作和产业融合,为高校大学生创造就业的机会和实践的舞台。建立科学的合作机制,合理分配资源和人力,推进成果转化,实现高校、企业与乡村的三方共赢。
制定科学的评价与反馈机制,是推进“三下乡”活动根本落实的关键所在。首先,高校的实践项目评定,不能仅靠调研报告来量化,而是要对乡村整改的具体情况和实际效果进行调研,对于项目的目标、预期成果、现存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客观、科学地审视,这不仅为“三下乡”活动提供了新的课题,也更加全面的推动了落实。其次,对于乡村而言,也应该对项目本身进行真实反馈,少说“场面话”,多说“心里话”,对实践活动的积极意义与不足之处全面考量,倒逼高校进行整改,从而推动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取得更好的成效,实现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