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君 易辉玉 叶可可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广东广州 510642)
农科专业的教学实践基地,是农科专业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农业专业知识的训练场所,是专业开设的前提条件,以及与现代农业接轨的基础保障[1],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当今社会需要培养创新型、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建设和管理好高校的教学实践基地显得更加重要。可以说没有农业试验场就不可能办好高等农业院校。李岚清副总理曾在全国农林高等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指出“高等农林院校的实验农场、林场,既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又是推广先进技术的样板,与实验室、图书馆合称为农林院校的三大支柱”[2]。桑园基地不但为教学服务,同时也为桑树相关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保障。但在新时代,教学桑园的现状和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何做好教学桑园的管理与建设成为新的问题。
华南农业大学建校的根基就从农事试验场开始,在1908年筹建农事试验场的同时附设筹建了高等农业讲习所,据学校试验场地图,自建校开始学校就在广东全省农林试验场内筹建了10 多亩的校内桑园[3]。从此后100 多年,学校都非常重视教学桑园的建设,虽然校区几度搬迁,但校内桑园一直是学校重要的试验场所,尤其是在1952年由中山大学蚕桑系与岭南大学蚕桑系合并成华南农学院蚕桑系后,五山校区桑园的面积扩大到100 多亩,成为蚕桑学科及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
目前的华南农业大学桑园由原华南农业大学西山桑园改造而成,桑园原来的坡地推成平地,利于机械的操作和管理。现桑园占地10 余亩,保存了世界各地100 多个桑品种,被划分为生产用桑区、品种资源区、学生试验区、科研试验区等。现在,桑园由桑树学相关老师负责管理,由学院聘请1 名工人完成日常的田间工作。在职工编制上,原来桑园2~3 名工人退休后,桑园就没有专任的人员。桑园没有专项的维持经费,日常肥料农药等消耗通常由各种科研或教学或专项经费等来支撑。
近年来,桑园在学校建设经费的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与改造,整个桑园的硬件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桑园的园区内的道路进行了硬化,全部道路都铺上了水泥路。对生产用桑安装了喷灌系统和排水系统,新增加了3个温室。桑园安装的暗沟排水系统也彻底解决了桑园的下雨积水的问题。由于附近高速公路及周边环境的影响,近年桑叶的灰尘增多,尤其在秋季,新安装喷灌系统可以在为桑地喷灌的同时对桑叶进行了清洗,减少桑叶的粉尘污染。桑园增加了一片果桑,同时建设了一个桑树多元化利用实验室,增加了加工桑叶茶和桑叶菜的设备,为学生拓展桑叶的多元化利用提供了实验场地。
在教学上,教学桑园为“桑树栽培及育种学”、“桑树病虫害防治学”的实验实习提供了实验场所和各种素材、为“养蚕学”、“蚕种学”、“蚕病学”等课程的养蚕提供桑叶,也为本科生完成相关毕业论文试验和科创实验提供的试验场所。近几年桑园也为学校承担了农事训练教学任务,农事训练的课程“桑技术应用与文化”、“蚕的养殖与抽丝技能”依托本桑园完成,两个模块每年承担了约100 个自然班、3 000 余学生的农事训练教学任务,桑园已成为了华南农业大学非农专业学生了解中国蚕桑业和蚕桑文化的阵地。
目前,桑园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城市大环境的空气污染也是桑园不可逃避的短板,周边城市环境对桑园构成威胁,桑园旁边的高速公路、工程学院的汽车实验室等的粉尘与废气对桑园构成直接的影响;其次,桑园作为学校的实践教学基地,没有经济效益产出,而学校也没有专门的经费支出每年日常支出和工人工资,所以桑园如何保证日常的维持经费也成了一个重要问题;再次,桑园管理投入不足,桑树的管理和桑叶的质量达不到理想的状态,给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带来了影响。基于以上的问题,桑园的管理必须改变管理的模式和寻找新的出路。经费投入和规范化管理是搞好农科院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必由之路[2]。(1)建立桑园管理专用资金,科研用桑实行收费管理,以保证桑园的日常维持的开支;(2)争取学校常规性经费支持,因为桑园为教学实践基地,学校每年给予常规性的投入将是桑园得以优质运行和规范化管理的保证;(3)争取桑园专项建设经费。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桑园的建设需要进一步提升。现代桑园的建设:设施桑园,智慧桑园,桑树学远程教学,桑园多元化利用的硬件建设等都是桑园建设的方向;(4)尝试与企业合作,共建桑园。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达到共赢[4]。发挥企业的经费、人员、技术和管理优势,优质管理桑园,同时,学校与企业进行科研合作,使桑园产出利益最大化,为学校和企业的作出更好的服务;(5)争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经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反哺桑园。
认识农业高校对实践基地建设重要性,加大投入,科学规划,提高建设管理水平,为农业高校实践基地建设方向[5]。教学桑园是学校蚕学专业、农事通识训练课的校内不可或缺的实践教学基地,是蚕学相关科研开展的保障。目前桑园面临着诸多挑战,对于如何搞好农科院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经费投入和规范化管理是必由之路。因此,通过多渠道争取经费投入,与企业合作,逐步实行规范化管理等措施来提升教学桑园的功能,迎合新时代发展的需求,更好地满足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