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华丽
(荆楚理工学院 湖北荆门 44800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教育发展取得巨大进步,以“两基”验收为标志,我国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当下,乡村小学虽然硬件基础设施基本得到完善,但是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成效不大,急需推进。具体而言有:第一,领导思想层面的认识狭隘,阻碍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推进;第二,教师自身的能力不足,学识有限,甚至浑浑噩噩,缺乏责任心和工作热情,没有牢记教书育人这一重要使命,这就没办法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最基础的支撑;第三,不良文化对学生的侵蚀,学生缺乏判断力和抵抗力,很容易被不良习俗和风气所影响,从小就养成许多坏习惯,这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诸多问题;第四,校园建设缺乏整体布局,存在许多不合理设计,缺乏文化审美,形成不了具有文化气息的风格;第五,农村的整体文化层次较低,不良习俗很多,如赌博、传统迷信等,学生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长大,难免受其影响,所以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许多阻碍。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现阶段,机遇和诱惑并存。社会文化方面同样是优秀和糟粕同存,不良的文化到处存在,学生要健康成长,离不开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环境。基于此,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举措来清除社会中的负面文化,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时代要求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好,它是教书育人和文化传承的纽带,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要强大,教育必然要强大,因此建设好校园文化迫在眉睫。校园文化的建设要从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定位来实施推进,以人为本,学校文化建设的初衷就是培养人才,营造良好的氛围,去除各方面的负面文化,形成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生态的同时带动社会整体环境向好发展。对于农村存在的不良文化对学校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例如赌博的泛滥,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为此,政府和学校应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学生拓展参加课外活动的场所,多进行思想上的启迪,杜绝不良风气的侵蚀。
少年儿童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均不成熟的阶段,加上农村的活动空间狭小,学生眼界狭隘,好奇心强,又缺乏判断能力,因此极易被外部不良文化所影响。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当下出现了一种安置回迁学校,是为了征地搬迁后集中建楼房的家庭提供的。很多家庭因为拆迁,突然获得一笔巨额资金,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财意识和能力,夫妻整日沉溺于赌博,忽视了对孩子的关心和管教,孩子的性格渐渐变得孤僻、自卑、寡言,身心健康状况极差。此时此刻,学校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显得格外重要,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引导他们远离村里不良的风气,防止被不良文化侵蚀,多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各种活动中,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随着我国一系列教育发展政策的推行,在资金上有了很大的投入,学校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整体的发展状况是好的,但还有部分地区发展滞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没有协调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欠缺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意识和举措,忽略学生性情的滋养,大多浮于表面的理论教育。注重知识教授的同时,更应注重思想品格的锻造,一个好的环境对思想品格的培养极其关键,它能让这样的品格更纯粹,跟坚韧。人才培养对环境的仰仗,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对于教育发展大计的重要性,这是一项全面性的工程,更是一项长久性的工程。
我国农村学校教育的大环境基本相同,但具体的还是有微小区别,具体的发展策略不能照搬照抄,需要因地制宜。学校文化由于所处的地方不同,当地的传统文化和风情民俗各异,所以学校的文化建设定位也有不同。具体到每一所学校,清晰确立自己的文化,符合当地文化氛围的,从而让学生更好学习和领悟,陶冶性情。建设好校园文化能够为学校带来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所有的学生都可以从中汲取所需营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更好应对未知的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以人为本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校园文化是具体的人才能量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由于历史文化和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当地的教育发展也存在着各自的特点。任何落后的教育模式,比如一刀切模式,都有悖常理和规律,必然遭到摒弃。教育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启悟人的心灵感悟和生命价值的升华,浮于表层的理论教育是无法完成这样的使命的。以学生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即:基于学生发展、关于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通俗而言,落后守旧、固步自封的学校和教师,是难以培养出理论实践兼备、具有思想光辉的学生的。
校园文化也讲究精品树立,也应该用品牌的思维来建设。由于我国的国情和教育制度的特殊性,我国的学校教育大多缺乏危机意识,导致创新、竞争等方面能力的欠缺。教育发展的方向是形成产业化布局,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教育面临着国际竞争和意识形态的冲击,教育国际化问题是我国新一轮课改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因此我国的总体目标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努力把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交给新世纪的中国儿童。
教师是校园文化推进的操盘手,学校应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设。所有的理论知识都需经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才到达学生那里,新课程的改革需要教师的积极响应、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剔除教师的作用,教育改革将不复存在。教师既是学生的导师、通向知识海洋的引路人,更是学校教育理念的践行者。因此,教职工的生存质量、提升空间应成为学校重点关注和改善的问题,建设良好的教师工作、生活环境,通过多方面的福利和政策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奉献精神,真真切切为教育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要培养出具备全面素养的学生,需要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急需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相关工作。用品牌思维来建设校园文化,学校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同时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建设新时代下的新校园。把农村校园打造成传授新农村精神文明的基地,促进农村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