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彧
鲁甸县火德红中学 云南昭通 657100
随着课改的如火如荼的进行,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其中就包括教学方式的转变,知识技能掌握理念的转变,教材观的转变,评价机制的转变,而这些正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原动力。下面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的情况进行分析。[1]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能找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方面就会变的十分相似”。分层次教学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使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差的学生同在一条起跑线上,消除由于运动水平的差异给学生造成的心理上的压力,给予他们必要的技术指导和全新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各尽所能,为实现自己的锻炼目标而努力。
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尝试是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差异,改变统一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服务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面向差异,分类建组是实施分层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平时的测验,考查以及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观察对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平时还要作好记录,掌握第一手材料,为分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按照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的不同进行分组,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A,B,C,D(A为优秀,B为良好,c为一般,D为较差)四个能力不等的小组。这样分组的优点在于:让能力不等的学生在与自己能力差不多的学生群中一起学习、一起竞争,那么这些学生就没有优越感和自卑感,让他们之间的竞争积极性更高,无论是学习技能还是活动能力之间的竞争,他们都看到只要自己努力就有获胜的可能[2]。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第一层次的学生的目标是发展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健壮体魄,发展志趣特长和个性,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第二层次学生的目标是发展基本活动能力,掌握所学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对第三层次的学生,我们制定的目标是发展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同时对有体育特长的学生,体育教学可以竞技和发展特长教学为主,为他创造条件,提供竞赛和训练方便,让其施展个人才能。教师可以将爱好同一体育项目的学生组织起来,建立课余训练队,如田径队、篮球队、足球队、排球队等,根据他们的项目,实行个别或小组辅导,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提高其专业运动技术水平,组织参加各种形式的运动会,以提高体育水平和成绩,并向高校输送体育人才。对体育爱好者,可以发展素质和提高技能为主,主要以兴趣课为主,既面向全体,开发潜能,又针对部分,发展个性。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体育兴趣,以自愿报名为原则,组织各种体育兴趣小组,以学习和掌握基本技能为主制定适合自己特点的活动计划,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余练习,尽可能满足同一兴趣而水平不同的学生的各自需要。
挖掘学生学习中的“亮点”,以激励方法给学生以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分层教学的评价可以反馈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教师应准确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评价。教师的评价不仅仅着眼于学生的现有水平,还要以发展的观点,充分挖掘学生中的“亮点”,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对完成练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表扬,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增强自信,品尝成功给他们带来的喜悦。评价侧重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态度和学习进步程度。
2.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方法,既找出不足,又指出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拼搏。评价的重点是学生对运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3.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教师应采用竞争评价的方法,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拼搏,评价的重点以情绪表现与合作精神为主。
分层次教学使学生掌握了多种强身健体的方式方法,使学生的健身意识得到提高,有助于学生养成终生体育的良好习惯。分层次教学使教师更加热爱学生,工作中更加兢兢业业,促进了教学科研工作,激励了教师自身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