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县甘蔗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3-18 16:18◎韦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19年3期
关键词:蔗农甘蔗机械化

◎韦 强

(柳城县农机化技术推广站 545200)

甘蔗生产是柳城县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常年种植面积3万hm2左右,2017/2018榨季农民种蔗收入11.11亿元,财政收入1.8亿元。发展甘蔗生产,不仅关系到农业增产增收、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问题,而且直接影响到全县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近年来,柳城县通过 “双高基地”建设,在扩大甘蔗种植面积和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柳城甘蔗生产的主体多数还是单家独户小规模经营,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储多问题,机械化生产水平发展缓慢,本文就柳城县甘蔗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柳城县甘蔗生产现状

(一)自然生产条件

柳城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夏长冬暖,夏湿冬干,平均气温为20.1℃,年均有效积温6800℃,平均无霜期334天,年平均降雨量1348.6mm,最大降雨量1623.8 mm,最小降雨量986 mm,相对湿度78%,十分适宜于甘蔗作物生长,发展甘蔗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甘蔗种植概况

2017/2018榨季柳城县甘蔗种植面积3.2万hm2,涉及蔗农25万多人,占全县总人口60%以上,种植模式以单家独户经营为主,生产的主体规模小,户均种植面积不到0.5hm2,没有形成规模经营,成本高,效率低;70%以上种植在干旱、瘠薄的荒坡地和丘陵地带,生产基础设施差,蔗田无灌溉条件,易受到干旱的制约;种植规格杂,行距从0.9~1.4m不等;机械化程度低,大部分生产环节靠人畜力劳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生产技术落后,管理粗放。

(三)机械化技术应用

目前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主要有:蔗地深耕深松、种植、中耕施肥培土、植保、排灌、收获、蔗叶粉碎还田等机械化技术。这些技术不仅先进适用,成熟可靠,而且具有显著的节本增效效果。但在柳城应用程度还比较低,除在蔗地深耕深松、中耕施肥培土方面应用较广外,其他方面的技术仍处在推广应用阶段,

二、柳城县甘蔗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一)甘蔗种植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2017/2018榨季柳城县甘蔗种植面积3.2万hm2,蔗农户数59118户,户均0.5hm2,种植规模小、散,集约化程度不高,这种生产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一是分散生产无法推广甘蔗先进科学技术,市场竞争能力差,劳动生产率低,二是碎叶还田、机械化深耕深松、中耕培土、收获等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无法大面积进行,机械化应用严重受阻,不利于成本的降低和产量的提高。

据农机化管理统计年报,2018年底柳城县甘蔗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为61%,其中,机耕为94%,机种为67%,机收为10%。影响柳城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蔗农种植比较分散且面积小,单独请机械进行耕作,费时费油,导致费用较高,难以进行全程机械化;二是适宜的机械市场上相对较少,农户种植方式不同,机械与农艺不相适应;三是甘蔗生产机械价格居高不下,大马力拖拉机、甘蔗收获机械动辄几十上百万,如久保田704拖拉机13.2万元/台,约翰迪尔1204拖拉机25.5万元/台,约翰迪尔1404拖拉机35万元/台,甘蔗收获机械洛阳辰汉85万元/台,凯斯4000型165万元/台,A8000型267万元/台。而农机购置补贴逐年下降,对于大部分蔗农来说,投资成本高,加上受农时限制,作业时间短,回效慢,直接影响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

(二)机械化生产机具不成熟,配套不合理

国产大马力拖拉机体型庞大,而农户种植面积偏小且分散,机械在田间耕困难,进口及合资的拖拉机较贵,难以收回成本;甘蔗种植机加上驾驶员至少三到四人才能进行耕种,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成本高;甘蔗收获机械正处于探索阶段,有破头率、含杂量、来年出苗率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据柳城县农机化统计年报数据,至2018年底,全县共有80马力及以上拖拉机242台、100马力及以上拖拉机58台,而只有甘蔗种植机36台、甘蔗收获机械22台,形成动力机械发展快,配套农机具发展慢;大马力拖拉机发展快,甘蔗种植机、田间管理机械、甘蔗收获机械发展慢的格局,导致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低,影响了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

(三)科技推广不力,科技应用水平低

一是由于种蔗成本高效益低,蔗农不愿意增加投入;二是蔗农整体文化水平低,接受新技术新机具的能力差,三是农技推广队伍薄弱,在柳城县农机推广技术人员中,真正科班出身、年轻力壮,业务素质较强的技术人员只占少数,特别是乡镇农机推广人员自20世纪90年代,已经历由县农机局直管至由乡镇政府管理的几上几下,缺失连续性,有些无所适从。技术推广体制不健全,推广经费不足,技术培训不能及时开展,致使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滞后,甘蔗生产中科技措施很低。

(四)品种单一,蔗区基础条件落后

目前,柳城县以桂柳05/136为主打品种,约占种植面积的71%,新台糖22号、16号、桂糖21号占比29%,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不合理,影响机械化发展。全县蔗区道路属于低等级类型,造成砍运困难;种植甘蔗多在旱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保水保肥能力差,抵御自然灾害特别是干旱能力差,很大程度上奢望于风调雨顺;土地整合严重跟不上发展步伐,仍然是蔗农单打独斗,种植地块分散小,机械化程度不高。

(五)自然灾害频发

影响柳城县甘蔗生产的自然灾害主要是干旱、台风和霜冻。干旱使蔗株大量失水,根系吸收水分能力降低,造成卷叶和萎蔫,严重影响单产;台风使蔗株风折倒伏,根系受伤,吸肥吸水能力下降,蔗株分布凌乱,透气性不良,影响生长,容易发生病变及招致鼠害,增加甘蔗机械化收获难度;霜冻使甘蔗枯萎、空心,直接造成产量下降。

(六)农机农艺结合不够

从近年来柳城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情况来看,农机部门与农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不够,农机与农艺结合不好。蔗区自然条件及农民传统种植模式不适应甘蔗机械化作业的要求。单家独户种植甘蔗、种植品种不同、种植时间不同、种植规模化程度低、蔗地不规则、坡度大、机耕道路欠完善、种植行距等,不适应甘蔗机械化作业需要。另外又缺少正确的科学管理和技术指导以及自然条件的影响,适合机械化生产的高糖高产、宿根性能好、抗倒伏、易脱叶的品种少。农艺不适合机械生产,无法发挥机械化作业规模化优势,不利于农机大规模作业,导致农机作业效率不高,作业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了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

(七)多方主体衔接机制尚未建立

目前,甘蔗机械收获的主流技术是切段式收获,为减少含糖量损失,切段式收获甘蔗须在24小时内进厂压榨,需要建立起科学紧密的收获、运输、加工调度机制。切段式收获与整杆式收获比较,甘蔗占用空间大,运输车装载量少,相应增加了运输成本,需要平衡运蔗服务的利益。一是原料蔗进厂扣杂率在5%-8%左右,而甘蔗机械化收获扣杂居高不下,超过8%则由机手(合作社)承担,二是糖厂技改不到位,县内三家糖厂只有凤山糖厂完成了一条翻板进料口,甘蔗机械化收获同样排队进厂,等候倒料时间长,甘蔗糖分流失严重,大大影响机收进程。迫切需要从整体上考虑蔗农、收获、运输、糖厂间的关系,建立新的利益衔接机制。

三、柳城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对策

(一)推动土地综合整治,实现甘蔗种植规模化、机械化

一是推进土地流转,在“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下,推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组织引导,以租赁、转包、互换等方式,将农民分散的土地集中到种植大户、农业企业等种植能手、经营组织、合作社手中,发展规模化、机械化种植。二是推动土地整治,充分利用“双高”基地建设的有利时机,小块并大块,同时进行耕地配套设施建设,包括坡度整治、排灌水渠,机耕道路建设等等,通过整治实现坡度平整、面积较大、保墒治旱、适宜全程机械化耕作的模式,提高生产效率。

(二)合理优化甘蔗生产机械装备结构,推进全程机械化

一直以来,柳城县甘蔗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甘蔗生产主要还是依靠人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紧缺,甘蔗人工成本逐年上升,甘蔗生产成本不断飙升。而机械化种植和收获是近3年才刚刚出现的新生事物。2017/2018榨季,甘蔗机械化种植173.33hm2,中耕培土1133.33hm2,甘蔗机械化收获6699t。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甘蔗生产机械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要通过国家和地方制定一系列政策,农机实验鉴定部门制定完善标准,规范机械产品定型和运用,调优甘蔗生产机械质量,打造一批适合甘蔗生产的机械装备。同时加大对购置农机具的扶持力度,通过农机购置补贴、贴息贷款等等措施,激发农民购机的积极性,大幅度增加柳城县甘蔗生产种植机械、植保机械、收获机械、田间转运机械等,进一步优化甘蔗生产机械装备结构,提高甘蔗生产机械化装备水平,促进甘蔗生产耕、种、管、收各个环节机械化水平均衡发展。

(三)加强科技普及力度,大力推广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

蔗农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长期以来都是按传统习惯种植。要通过政府加大推广经费投入,制定适宜的培训计划,着力培养一批甘蔗种植能手、社会化服务经营组织。率先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起到带头模范作用。打造一批示范基地,把示范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加快强化示范基地建设的谋篇布局工作。遵循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社会化服务的规律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选择有积极性、市场主体有意愿和实力、土地整治有基础的区域优先设立示范基地。在示范基地建设中,优选品种、种植模式,优化机具选型和配套方案,研究总结甘蔗机械化生产经营管理成功模式,探索适合现代农业要求的全程机械化技术实现方案。全程推行甘蔗深耕深松、机械中耕培土、机械化收获技术,以基地为点辐射带动全面,大力推广良种良法。进一步推进柳城蔗糖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和环保方向发展。

(四)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快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

农机与农艺融合,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技术的使用,农机的设计制造要符合农艺技术的要求,同时农作物的品种和种植方式也要有利于农业机械的田间作业,二者是协调发展、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关系。随着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对农业机械的依靠程度越来越大,同时对农机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农业机械作为农业生产的手段和技术保障,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作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可以抢农时,对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现代农业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开展繁育推联合攻关,加强高产高糖分、适宜机械化的甘蔗品种选育,加快抗倒伏好、易剥叶的甘蔗品种推广。根据甘蔗机械化收获要求,研究改进农艺制度、增强机具适用性;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经营方式,从品种、耕整、种植、植保、灌溉、收获等方面,综合研究完善适宜不同类型区域条件下的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围绕关键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推广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

(五)加大引进人才力度,打造强有力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

据调查,农技推广人员是蔗农获取甘蔗生产技术的重要来源,政府部门要加大农技推广经费投入,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不定期地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进行培训,强化业务水平,掌握最新技术。通过建立更多的交流学习平台,鼓励农技人员通过自修、培训、考察、继续深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掌握更多的科技信息。同时还要加大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基层推广体系中来,充实推广队伍,为甘蔗生产技术推广做好服务。

(六)加大技改力度,为甘蔗机械化收获原料蔗进厂提供便利条件

2018/2019榨季,柳城县原料蔗进厂270多万t,比上一榨季多了50多万t,随着甘蔗种植面积的增加,原料蔗产量稳步上升,糖厂技改迫在眉睫。糖厂是助力机械化的重要环节,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协调发展的高度,配合、支持糖厂进行技术改造,研发甘蔗自卸、环保高效清洗预处理系统及配套设备。根据切段式甘蔗进厂压榨要求,逐步改造糖厂卸蔗平台和蔗槽;根据机收作业的实际情况,制订机收甘蔗入厂收购标准,使其与机械收割作业相衔接匹配;改善糖厂农务管理,探索建立机收与糖厂加工的有效衔接机制,完善机收作业调度,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切段式甘蔗24h内入厂压榨,为解决甘蔗机械化联合收获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蔗农甘蔗机械化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甘蔗的问题
边境地区蔗农甘蔗技术推广现状及对策分析
干旱致缅甸蔗农面临困难
爱咬甘蔗的百岁爷爷
种甜的人
23个甘蔗品种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测定
黑熊吃甘蔗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