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一家:新时代人类文明交往观的中国气派

2019-03-18 09:13谢清果
关键词:中华文明文明人类

谢清果

中华文明在千百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文化价值观,已经深深地烙入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这样的中华文明蕴涵着深刻隽永的全球沟通智慧,中华文明的底色是“和谐文明”,其传播的本质是“和谐传播”,其终极目标是建构“天下一家”式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诸子百家及其后来以儒家为主导的多元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1]。这种独特标识正集中体现在当代“文明交流”的新理念和新实践上。

一、“大者宜为下”:以儒道学说回应西方“交流的无奈”

交流是人类永恒的话语,文明交流更是全球化时代与互联网时代最基本的问题。不同文明如何共存,如何化解矛盾冲突,走向和谐共生,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可以奉献给世界的“中国思路”。

(一)以慈心济世破解“交流的无奈”

彼得斯在《对空言说》一书中强调了人类的交流充满沟壑,但是人类依然需要交流,这是因为“交流的任务是为了建立一个人可以共同栖息的和平王国;除此之外,其他意义上的‘交流’最终都是不可想象的”[2]384。人类需要共同生活,而共同生活自然需要交流。只不过,历史实践又告诉我们:“交流是一种没有保证的冒险。凭借符号去建立联系的任何尝试,都是一场赌博。”[2]382-383确实,人类交流充满无奈,因为“无论‘交流’是何意义,从根本上说,它是一个政治和伦理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语义问题”[2]46。如何破解交流的无奈这一困境呢?彼得斯认为并不是要去无谓地追求彼此的“心连心”,而是现实地做到“手拉手”。正因如此,“文明世界”的建构需要国际社会进行顶层设计,民主协商,科学规划,稳定推进,适时调整,久久为功。彼得斯深刻地指出:“交流的主要原则是爱欲(Eros),而不是传输。”[2]53交流的障碍不在于我们内心不知道我们该如何交流,能不能交流,而是:“我们能够相互爱护,能够公正而宽厚地彼此相待吗?”[2]383换句话说,“交流的挑战不是如何做到忠实我们的内心,而是坚持即使他人不能像我们看待自己那样来看我们,我们仍然能做到宽恕待人”[2]382。彼得斯面对人类交流的无奈,提出了只有用“爱”才能弥合分歧,才能找到和谐共处的路径。既然如此,人类的交流实践,就有必要进行整体安排,而这方面就中华文明的思想资源而言,当以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高目标,以老子的“三宝”说和孔子的“四勿”说为交往原则。具体而言,老子“三宝”说的基本精神正是着力于人自身的情感入手,以期心传天下。笔者曾提出以“心传天下”作为中国传播理论的特质,以与西方“理剖万物”的特质相区别,并指出:“华夏传播理论的总体取向是通过人际关系的协调来实现社会关系的优化,最终通过传播活动构建一个内心和谐、人际和睦、天人合一的和谐人生、和谐社会、和谐宇宙。”[3]

老子的“三宝”说是道家对人类交往理性的集中表达。第一宝是“慈”。以“慈”即爱为首要原则,从情感上确立“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胸怀,不以他者为敌人。第二宝是“俭”。即自我约束原则,凡事“求诸己”,多问己非,勿论人非,心中要有共同生活的念想,更多地以合作共赢的姿态相待,而非零和博弈。第三宝是“不敢为天下先”。即让的境界。心中如果有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境界,就不应把自我国家利益摆在第一位,而应把人类的共同利益摆在首位,人类共同的问题要全世界共同来担当。越是强大的国家,越应当谦下地对待他国,即老子所言“大国者下流”“大者宜为下”。实力越强,责任越大。这就是正义与道义。如此看来,中西文明本是相通的。

孔子的“四勿”说则是儒家为人类交往从反面确立的四原则。所谓“四勿”即“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论语·子罕》)[4],其基本精神正是通过自我规范,反身内求,人类的一切交流才有顺畅的可能。就文明交流而言,“勿意”的要求是在文明接触以前和不甚了解与理解的前提下就主观臆断、凭空猜测,给其他文明贴上“落后”“专制”等各类标签。“勿必”的要求是不要对不同文明的发展现状与方向做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判断,因为事物的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也是时刻处于变化之中的,不要用静止的眼光和线性的思维去看问题。“勿固”的要求就是不要固执拘泥,对其他文明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不要拒人于千里之外。封闭自我,孤芳自赏,不是文明发展的正道。中华文明大多时候都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胸怀敞开心扉来与他者交往。中华文明期望人类能够如同君子一般欢迎交流,渴望交流,即便远方的朋友对您不了解,不理解,也不会生气,而是有十足的气度来待客。对待文明的姿态亦当如此。“勿我”的要求就是警惕自以为是。人们总是易于自以为是,而不自以为非。因此,在交往理性上,应当如彼得斯所强调的那样努力做到对话与播撒两种沟通模式的统一。

(二)以“天下情怀”实现人类文明包容性发展

钱穆先生就曾指出:“中国人常把民族观念消融在人类观念里,也常把国家观念消融在天下或世界的观念里。”[5]这种“天下情怀”或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熔铸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直至今日,唯有中国坚持奉行“天下一家”的理念,在当代更是把人类的和平发展当成国家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这是多么崇高伟大的民族!这样的民族才能涵养如此宽广的全人类高尚情怀,而这恰恰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开创的“共产主义”信仰的应有之义,也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找到知音,进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实现了中国化的发展方式并得到进一步的实践与发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就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与世界情怀。如同佛教实现了中国化成为中国佛教一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成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了,是实践了的、发展了的、具有中国品格的马克思主义。而在当代,我们改革开放已有四十年了,我们更加自信有能力充分吸收人类其他一切文明成果,在自己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与世界人民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更愿意与世界其他文明开展各种形式的对话交流,实现共存共荣。

中国的文化经典《六韬》中明确提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6]天下不是某个人的,更不是某个国家的,天下乃是天下人共有的精神家园。这正是人类根本的共同利益与共同价值所在,得人心者得天下,只有能够照顾到全天下人的利益,才能得到天下人的拥护。相反,如果想独占天下的利益,就会失去人心,最终必将失去天下。《吕氏春秋·贵公》也提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其实,老子早在《道德经》中,就曾振聋发聩地指出“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那些企图盗取天下的人是不会得逞的。天下是神圣的器物,不能用有为的方式去获取。换言之,得天下,不是取天下,乃是天下人归心所致。因此,道家提出以“无为”的方式,即用和平的方式来彼此交往,以期实现和谐共生。笔者曾撰文指出中华文明内含“共生交往”理念,是解决人类文明传播冲突的中国方案:“文明中国”强调的是中国以文明的方式与世界相连,走向世界,因此“中国”这个符号是流动着的,开放着的,文明交流互鉴中独特地存在着的一种理解世界的胸襟,一种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一种“天下一家”的担当。[7]进而,笔者提出“中华新文明主义”学说,认为“中华新文明主义的理论特质可以表达为: 对话、中和、共生的交往理念。当代中国在积极参与世界治理的情景下,必须再造中华文明,使中华文明更具有可沟通的品格,能够融铸世界其他文明形态,综合创新,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也使他者文明能够以更少暴戾之气, 更多和平发展共享共建的方式,既使自身的文明能够永久发展,而且也能为他者文明永续发展,提供正能量,而不是破坏共同发展的势能, 走向对抗,相互拆台。这是时代给中华文明提出的核心问题”[8]。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文明具有天下情怀,追求“天下一家”,期盼人类能够相亲相爱到永远。这正是我们文明的优势所在。这种优势孕育于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更应发扬于千百年来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

二、“文明以止”:以“文明和谐论”回应西方的“文明冲突论”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引发了世人对于人类文明交往是合作、还是对抗的深层忧虑,中国政府在新时代适时对此进行了划时代的回应,即提出了“文明共存论”抑或可称为“文明和谐论”,这种努力正是基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当代思考与当代表达,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当代可以普遍接受的世界话语,闪炼着中华文明追求“和谐”的独特气质与深层价值观。

(一)中华古典“文明”观蕴含着和谐交往传统

中华先人对“文明”有独特的理解与诠释,其内涵能够为人类文明的当代反思与未来走向提供弥足珍贵的“中国思路”。“文明”观念作为中国先人安身立命、治国安邦的智慧结晶,凝聚着中华民族如何开展人类交往实践的深邃思考。中国语境中的“文明”源于《周易》,如“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文明以止,人文也”;“内文明而外柔顺”;“文明以说,大亨以正”。[9]其含义基本一致,那就是“文明”用于形容君子刚健有力的德性,且这种德性能够带来政治的昌明,可以以“内圣外王”一言以蔽之。这种“文明”观念直到晚清,依然保持着。《清史稿》有言:“自古仁圣之君,必祖述前谟,以昭一代文明之治。”[10]所谓“文明之治”正是百姓有教养,社会有秩序,政治清明之意。“从本质上讲,主张修文德以来远和追求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目标的‘文明中国’理念,具有一种反对使用武力霸道的道德主义、和平主义的特性。”[11]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华文明从奠基开始一直秉承着“和谐传播”的特质。

(二)中华古典“文明”观富有治疗人类文明偏差、开创光明未来的功能

一般意义上讲,每一种文明都具有自我疗伤的功能,中华文明尤其如此,这是因为我们的文明具有追求“保合太和”的传统。每种文明都有可能遭遇困境,也必然需要自我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境。汉学家森格哈斯就曾评价说:“中国古典哲学本身首先就是一种克服危机的哲学。人们完全有理由把它称之为治乱哲学,因为它涉及的,或者说它实际指向的是重新建立已陷入危机的社会制度,或者说为这种社会制度赋予新的解释。它论证的题目就是社会道德、礼节和人性的伤逝;它批判的是统治权力方面的奢侈和腐败、道德沦丧和榜样作用的伤逝。……中国古典哲学力图从旧秩序的破裂、衰退和崩溃中寻找出路。这种哲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证明自己是有用的。”[12]在春秋战国的古典文明观形成时期,那时中国正处于周王朝衰微各诸侯争霸混战,社会如何长治久安成为社会士人思考的核心问题。诸子百家“皆务为治”,儒家的仁政,道家的无为,法家的法术势,墨家的兼爱非攻等,都在为当时社会由乱而治开出药方。历史最终选择了儒家,选择以人与人的相亲相爱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同时辅以道家的洒脱与法家的威严,共同推进中华文明千秋万代的绵延。

虽然当前的世界总体上是以和平与发展作为交往主题,但是局部地区,如叙利亚问题、巴以冲突、朝核问题、伊核问题、台海和平等问题依然存在着冲突激化的不确定因素。世界迫切需要以和谐共存为根本要义的交往观念来取代冲突对抗为基调的交往观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的第十二点“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明确提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期盼“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样的世界不仅需要政治上的对话而非对抗,经济上的开放合作而非强者通吃,生态上合作分担而非推卸责任,而且需要文明和文化方面的交流互鉴。世界的事情,世界人民共同担当。

三、“一个尊重,三个超越”:新时代中国政府关于人类文明交往观的集中表达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尊重,三个超越”正是人类文明应有的交往观。对此,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在许多不同的场合都做出了深刻的阐述。

(一)和而不同:“尊重文明多样性”的中国思考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文明发展观。他首先就强调了文明多样性:“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1]他将中华文明中的“和而不同”理念上升为“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肯定每一种文明都有其价值,都是独特的,都应该取长补短,要避免贬损其他文明,更要制止强制一种文明接受别的文明的错误行为,否则就要起文明冲突。从根本上讲,尊重文明多样性,要落实到尊重每一种文明。这是因为作为每一种文明核心的思想文化都是该文明族群的精神家园,每个民族都要珍爱自己的文明,同时也要尊重其他文明,不人为地去分高低优劣。当然,尊重文明“不是要搞自我封闭,更不是要搞唯我独尊”。自我封闭,其文明最终难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而“唯我独尊”,搞文化霸权,必将导致文明冲突,两败俱伤。

(二)文明是桥梁:“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的开放心态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13]人类的发展进步使彼此越来越离不开,文明交流能够有助于化解文明危机,比如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危机,科技文明带来的核安全问题,等等。习近平早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中就强调指出:“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14]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每种文明都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与道路,都积淀了宝贵的经验,也吸取过难忘的教训,让每一种文明在平等的相互交流中彼此了解、彼此相知,方可彼此相亲,方可彼此顺畅互动,既增进了友谊,推动了发展,又增强了和平的积极力量。

(三)文明如水:“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的传播创新取向

文明要发展,文明要走向未来,需要不断创新文明观念,而创新一定是在交流互鉴中达成的。

文明可以传播,也需要创新,这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动力。2014年4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了“在亚欧大陆架起一座友谊和合作之桥”的演讲中明确指出:“文明文化可以传播,和平发展也可以传播。”[15]文明是流动的,是传播,文明所承载的和平发展理念也是可以传播发展的。文明在传播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播。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路径便是交流互鉴。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演讲中谈到:“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16]262文明传播滋润着人类求生存、图发展、乐安宁的心灵,文明传播增强了人类应对全球化挑战的能力,文明传播使人类能够心连心,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互帮互助,为和平进步添砖加瓦。

习近平还就文明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17]文明发展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继承是为了延续传统,不让传统断流;创新是为了激活传播,是传统适应现代的发展。一成不变的文明是没有生机活力的。因此,“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17]盘活我们的文明传统,不仅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需要,而且是增强民族创造力的需要,更是在文明交流中增强竞争力,体现文化软实力的需要。对此,传播学者贾文山研究认为:“文化在吸收与互鉴中,要有自己的底线与原则,前提是要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质、基本精神及核心价值。一种文化总是要在‘变’与‘不变’中获得发展:‘不变’的是基本原则、基本精神和价值观念;‘变’的是可以补足文化短板、消除文化中陋习、恶习的那些东西。”[18]多彩、平等、包容,是人类文明的相处之道。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讲话中,习近平专门对文明交流互鉴谈了几点看法:“第一,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以多彩的心态看待文明,以彼此欣赏的姿态善待文明,每种文明都是自身的身份标志,都承载着祖祖辈辈的文化记忆,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二,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平等是交流的润滑剂,没有平等,交流就处处是障碍。因为没有了平等,就不能对话,就不能共商,共享,就失去了交流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最深层次的交流是民心相通,最持续的交流也是民心相亲。不能真心实意地交流,不能平等相待,文明交流就只能停留在浅层次,而只有以入乡随俗和客随主便的方式,才能真正有机会在参与式与沉浸式的交流中体验到文明的奥妙。那种先入为主的文明交流注定不能深入,注定只能浮于表面,自然就不能学到他种文明之精妙处。“第三,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结晶。”[16]258-259文明包容正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另一表述。包容是相处共荣之道。

(四)共生共荣:“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终极价值目标

以文明共存共赢,成就人类美好未来。 2017年1月27日,习近平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向世界郑重宣告:“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习近平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崇高理想,为人类文明共存指明了方向,世界文明是多样共生的,用“共赢共享”这一人类最可接受的交往方式,为人类文明的未来描绘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时代潮流。习近平强调:“中华文明历来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和平共处是中华文明的传统精神,进而形成了以结伴不结盟的文明伙伴关系作为国与国关系的基本指导原则。

文明在竞合中对话,而非对抗。诚然世界上的文明存在竞争关系,但更要看到文明间的合作关系。竞争不是为消灭别的文明,而是要增强自身传承发展的能力。如此,文明交流过程中当端正心态,以开放包容的健康心态来拥抱彼此。传播学者熊澄宇分析说:“(文明)对话的前提是开放,对话的结果是包容。开放和包容必定导致不同文明的并存互补,共生共荣。”[19]

这种“一尊重,三超越”的文明交往观可以也应当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共同理念。习近平在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再次把这种理念贯彻在将“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文明之路的进程中。他说:“‘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习近平一直在思考用什么精神来化解文明冲突,实现文明和谐。在2014年3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他曾提出这样的论断:“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16]259-260可以说,中国领导人以“天下一家”的担当,为人类文明和谐共生找到一条康庄大道。

总之,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已历经波澜壮阔的整整四十年,未来的中国将以何种姿态走向世界,是中国需要向世界说明的关键问题。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进行理论创新,坚定自信地提出当代人类文明交流观的“中国方案”,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提供理论基础,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提供精神动力。中华文明必将以更开放包容的心态与世界其他文明共同在交流互鉴中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政府有关人类文明交往整体观念的精神实质是“共生交往”,即人类文明交往当以“共生”为最高原则和目标,从而为文明和谐指明了方向。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文明人类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人类第一杀手
漫说文明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