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金平 陈雨轩
(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065)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1]。文化自信与意识形态建设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二者不可分割。高校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思想文化力量,对青年学生群体而言具有价值观念整合和思想舆论引导的功能。在全球化纵深发展脚步加快,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多元文化和各种社会思潮交流碰撞更加激烈,随着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与学习的深化,价值判断的迷惘、价值选择的困惑、文化认同的迟疑也悄然而至,这给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特别是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带来多重挑战。因此,增强文化软实力,从文化自信视域探析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现状,深刻认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主流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的新变化,深刻领会在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所肩负的使命要求,对新时代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网络数据库和实地图书馆的文献检索发现,目前理论界关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是关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体的研究。此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主要是围绕高校党委、辅导员和思想政治课教师三个方面展开分析。王道红在《高校党委要切实担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中,首先明确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于高校党委而言是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党委不仅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更要在实际的日常工作中将其列为极端重要工作[2]。刘盛平在《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培养的思考》一文中从与学生工作接触最多的高校辅导员为切入点,认为辅导员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要通过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与日常事务的统筹、增强媒介素养等途径提升辅导员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3]。宋杨、籍辉在《把握高校青年教师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主导权论析》一文中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维度出发,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师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从教师主导权出发提出了相应策略[4]。
二是关于不同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从横向划分以互联网、新媒体、微时代等为研究背景;按纵向的时间顺序划分从新中国成立到新时代,主要以新时代为研究背景的成果较多。不同的研究背景下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都有所差别。以互联网、新媒体、微时代为背景的研究重点分析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新的网络社会环境下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并依据不同教育环境特征探讨了相应的理念和工作方法。郭明飞在《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探析》一文中分析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新特征、新挑战和新任务,强调通过强化主体责任、把握舆论导向、守住主流阵地、注重方法创新、夯实队伍建设等思路和举措有效推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5]。
三是以“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切入点关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研究。此类研究成果内容主要聚焦于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扩展和发展,随着时代的推进,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也在与时俱进并且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发展方向。肖泳冰在《以“中国梦”引领高校意识形态博弈的主动权》一文中从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影响力角度出发,通过阐释“中国梦”与爱国主义、“中国梦”与意识形态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等内容丰富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6]。
意识形态教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伴随阶级的出现而产生,成为特定阶级为维护其自身统治的重要手段。文化是先于意识形态的人类经验的符号象征,从文化的结构层次划分,意识形态属于文化的核心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文化包含了意识形态所包含的内容。从阶级社会的文化结构来看,意识形态处在社会文化发展的支配地位,是文化发展的指向牌。意识形态教育与文化发展紧密联系,意识形态教育往往对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同时文化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载体对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发挥重要影响。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7]。把握好文化自信与意识形态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高校在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基础。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8]换句话说,统治阶级不仅在社会经济关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同时也对社会文化的发展起着支配作用,而代表统治阶级意志的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文化的核心构成部分也是文化发展方向的指示牌。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教育是统治阶级维护自身统治的重要手段,通过意识形态教育把握社会文化发展方向是国家的重要政治职能,也是维护国家思想政治领域安全的必要措施。意识形态教育在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一元指导地位的同时,也为文化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就现实意义而言,意识形态教育对文化的产生、发展、形态、模式的影响和制约是显性且直接的。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改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意识形态理论教育必须符合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的与时俱进、勇于革新的生命力是实现其自身理论发展和保持其先进性的重要保证,也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意识形态教育不同于其他科学知识机械、直接的传授,它需要通过特定的介质承载其深厚内涵并加以表现。我国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需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自信的培育助力意识形态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方面,文化自信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增添了底气、抹上了鲜明的民族文化底色、提供了正确的精神上的指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了数千年中华文明的精髓,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深厚智慧,为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最宝贵的智慧源泉。红色革命文化是在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党和人民的智慧以及革命实践经验而形成的,它构成了文化自信的坚定基础,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增添了底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改革创新,为文化自信注入了直接的活力,也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精神上的引领。
另一方面,文化自信为现阶段的意识形态教育打上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烙印。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需要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结合时代特点和发展需要及时发展创新,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前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上必须予以重要体现的时代特征,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需要通过文化载体来实现文化自信心的培育以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文化自信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核心目标价值具有一致性。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目标的设立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价值遵循,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具体国情。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文明的进步使得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特征愈加明显,意识形态的多元发展也成为显著事实。因此,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提保证。在此基础上意识形态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为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变而不懈奋斗。“高校应成为文化自信与理想信念教育同构的前沿阵地。”[9]具体而言,我国现阶段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包含了爱国主义、社会道德、职业素养以及法律法规等在内的具体内容,实现这些具体目标是为了更好更快实现根本目标,它们的价值追求一脉相承。
首先,文化自信的提出基于一定的社会现实和发展期望,其根本目标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重新建构起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而不是对其他文化的推崇。文化自信的意识形态性特征和政治性特征要求我们的文化自信必须要符合人民的文化需求,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第二,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文化自信的本质要求,文化的核心和本质是人,文化自信的培育要以相应的意识形态教育作为基础。在这个过程之中,文化自信于人、于社会而言都应是积极向上的力量支持。作为文化自信的主体,人们应以能够促进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宗旨对文化进行比较认知、价值选择和创新发展,这既是文化获得发展的唯一途径,也是文化自信主体能动性的重要体现。
其次,文化自信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现过程具有一致性。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是意识形态教育活动运行的流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开展的过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过程是涉及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载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复杂过程。文化自信的实现过程是主体对客体的,即人对文化的认识认知、选择认同和实践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与人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文化自信的主体、客体以及实现过程,都可以作为意识形态教育过程开展的要素而存在,文化自信的实现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就与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具有一致性。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与文化自信实现过程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
一是实践主体的一致性。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主体包含教育主体即教育者和教育客体即被教育者,其中教育主体是高校从事教学管理的教职工,教育客体为大学生群体。现代教育观点普遍认为,意识形态教育是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界限清晰的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单向作用关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可以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文化自信的主体就是个人、团体组织、国家、民族等,就社会人员构成而言,高校大学生是文化自信培养的重要主体。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与文化自信实现的过程都是主体发挥能动性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二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过程和教育载体与文化自信的客体具有一致性。文化自信的客体是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意识形态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必定要借助一定的载体和内容,文化是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一方面被寓于多种多样的文化产品之中,另一方面直接将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渗透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充分发挥文化载体的作用。此外,意识形态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互动过程,教育环境质量的高低对于意识形态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定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对人的思想观念形成和行为选择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自信的培育过程中所建立营造的良好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和意识形态教育效果发挥具有积极作用。
三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与文化自信实现过程的主体能动性具有一致性。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教育主客体双方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发挥。就教育主体来说,一方面需要通过持续的学习实践活动来改善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提升育人水平,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发挥自身能动性特征,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需求,充分整合教育资源,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就教育客体来说,积极主动地接受意识形态教育和价值观的引导是实现自身认知水平提升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于出现的疑惑和问题也需要积极主动地向教育者寻求解答,以实现教育过程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文化自信的实现过程是文化主体对于文化客体自觉认知、认同、积极扬弃和发展的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只有经过自身实践活动的参与才能对文化客体产生深刻长远的自知、自觉和自信。文化自信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现过程的一致性还体现在方向上,在二者主体能动性发挥的过程中,都是以积极正面的态度致力于人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实践活动。
再次,从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角度来看,在国内文化多样性和国际文化多元性突出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自信能够预防高校青年对西方文化的盲目追崇,从而为意识形态教育建立起一道安全防线。多元文化的交流碰触不可避免地触及意识形态领域的摩擦和较量,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能够为文化的深入交流和学习提供安全屏障。在这个意义上说,意识形态教育与坚定文化自信的内涵是一致的。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其文化精神清醒的自觉、坚定的认同、执着的追求和传承创新,价值观自信则是文化自信最深层的内核和灵魂。文化自信的本质即是价值观的自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本质上也是一种价值观的教育。文化自信与意识形态教育是支撑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二元结构。文化自信理论包含意识形态教育,意识形态教育中也有文化自信理论,对于构建高校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言,文化自信理论与意识形态教育不能相互替代,而必须相互协调,二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事物。
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看来,意识形态领域教育总体状况较好。但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很激烈。结合时代发展特征,许多面临的问题需要从文化视角进行深入分析,包括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自身、西方文化的渗透、网络文化的“泛娱乐化”等方面。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包含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这两个基本的要素。教育者主要包含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其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文化知识储备以及人文情怀直接决定了意识形态教育质量的高低。由于高校普遍存在重学科、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加之个别教育者理想信念的不够坚定和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个别教育者出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教育观念发生偏差等问题。教育者自身存在的这些问题给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了挑战。
互联网时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世界互联网管理权和网络技术优势以文化为载体加紧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美国的文化渗透政策的目的不在于攻占他国的领土或控制其经济生活,而在于制服和控制人的头脑,作为改变两国权力关系的工具。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手段包括文化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政治手段、宗教手段等,其中,文化渗透是最持久也是最隐蔽的一种渗透方式,青年大学生是最主要目标。他们通过宣扬其教育价值观和优势教育资源在教育领域的文化渗透掠夺了人才资源,造成我国大量顶尖人才流失海外;利用电影、游戏等文化产品进行西方价值观输出给青年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
网络的发展连接起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并催生出了以互联和共享为特征的网络文化这一新的文化形态。目前,我国网络文化的主流是向上的、积极的,但网络文化“泛娱乐化”现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泛娱乐化”的产生离不开其背后商业资本的驱使,推崇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利用自媒体,生产、传播低俗浅薄的视频内容以博取眼球。大众传媒的商业性质催生了网红、段子手的喧嚣霸屏,受众的文化品位甚至连基本的判断力都在“泛娱乐化”中不断降低。青年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已经转移至互联网,所见所闻都会随着时间的累积在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产生影响。当一些网络文化信息游离在模糊是非、颠倒曲直的边缘时,“娱乐价值”覆盖了价值,“娱乐精神”覆盖了精神,“娱乐至上”压倒了一切。高校青年也会在这样的文化“泛娱乐化”网络环境中逐渐迷失。
从文化自信角度出发,针对以上问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在教育主体、教育环境和教育过程等方面找到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措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把握中华特性、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夯实网络文化基础、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丰富文化实践活动,凸显文化自信对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文化素养、方法、内容、环境、实践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从意识形态教育与文化自信的辩证关系可以认识到,文化不仅是显性的教育内容,更是隐性的传输价值观的载体,通过文化浸润的意识形态教育更加具有感召力、凝聚力和说服力。因此,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文化素养,把握中华文化的实践性、包容性和人文主义精神特征对于更好地利用文化载体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实践具有重要作用。大学教师人文素养体现在教书育人的整个过程,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文化素养重在后天的习得和养成,充分把握中华文化的特性有利于提升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包含理想信念、育人胸怀、人文素养等方面的文化素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对于高校青年的灵魂塑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通过中华文化涵养提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
一是把握中华文化的实践性特征,坚定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理想信念。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成为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既来源于中华文化注重实践的品格,同时也构成了中华文化实践性特征的一部分。理想信念来源于实践更指导实践,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做支撑,没有理想信念的意识形态工作是没有灵魂的,是无法取得积极成效的。文化的力量融于实践,并超越其本身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的力量。把握中华文化的实践性特征有利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
二是把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征,开阔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育人胸怀。中华文化能够历经时间的磨砺和岁月的考验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它自身的强大包容力。无论是个人、民族还是国家的发展,都不能脱离外部环境而获得长久发展,需要不断从外界吸收能量强化自身。文化自信的培育也需要在持续的对外交流比较中实现。一方面,把握中华文化包容性特征有利于促进教育工作者在日常修为中广泛吸纳优秀文化成果,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能够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中明确自己的定位和角色。另一方面,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在实践活动中能够以包容的心态,尊重个性,把握共性,减少主观评判。
三是把握中华文化的人文主义精神特征,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强调以人为本的中华文化人文主义精神体现在人与神之间,强调以人为本;在天地人之间,强调以人为中心;在社稷与人民之间,强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展开,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0]。以人为本,对人的关怀是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最终体现,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视野中指将人文关怀转化为一种情感的力量,关注关心学生的个体需求,在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统一的过程中摆脱教学中的机械说教和冷漠态度。
通过把握中华文化的实践性、包容性和人文主义精神等特性,以文化自信坚定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理想信念、开拓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育人胸怀、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人文素养对于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时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落实文化育人目标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1]。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必须认识到中华优秀文化所蕴含的道德理念、优良品质和人文精神是文化的重要育人价值,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价值导向、价值认同和情感激励功能,创新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
一要发挥文化育人的价值导向功能。在实践育人过程中,以文化为载体引导高校青年实现价值准则、原则和立场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坚定一致是文化育人价值导向功能的重要体现。高校育人过程的实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高校的各个职能部门无论是教学、管理还是服务、后勤,这些教学管理服务活动都体现了文化育人的过程。作为文化交流传承与创新的高地,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具有引领作用。高校在育人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通过将文化的创新转化为育人理念,落实到育人实践活动中,展示出文化的价值引导。例如,高校教师需要具备通过文化教育输出价值观,最终起到价值观引导的能力;管理服务部门需要将管理服务活动与文化育人理念创新结合,发挥价值导向作用。价值观的引领是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创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重要着力点。[12]
二要发挥文化育人的价值认同功能。价值认同基于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对于中华文化的价值认同是基于中华文化承载的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强大生命力和活力。“要强化文化育人,努力在校园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13]意识形态教育归根结底是价值观的培育和引导,以文化为载体从价值观层面影响学生的认知,促使学生自觉地调整自身行为实践是文化育人价值认同功能的重要体现。通过文化育人价值认同功能的发挥,激发高校青年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对于改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方法具有启发作用。
三要发挥文化育人的情感激励功能。人对于认识对象产生的情绪情感建立在自身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同时也受到所处环境的客观刺激。意识形态教育要有积极成效,就必须增强高校青年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情感认知认同。在文化育人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系统学习,增强高校青年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情感激励调动高校青年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改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方法具有积极作用。
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4]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都必须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心为基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需要在坚定的文化自信立场下,充分挖掘文化自信思想内涵以保证意识形态理论的先进性和指导性,促进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发展创新。
一要完善高校人文素质选修课程体系,发展充实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人文素质选修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具有极强的专业实用性,它重在学生品格素养的养成提升和思维结构的优化,是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重要课程。人文素质课程的制度化建设是完善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坚定文化自信和创新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重要举措。当前,人文素质选修课处于边缘化状态,许多理工类院校和综合类大学的理工院系为了尽可能提高学生的专业课素质能力而忽视了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兴趣的培养,许多现有人文素质课程如书法、象棋、绘画等被束之高阁。因此,高校首先应将人文素质课程纳入必修课程体系之中,将学生的相应课程成绩表现纳入综合成绩考评范围之内,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合理增设如国学文化经典选读、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鉴赏、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赏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艺术鉴赏(包括书法艺术与欣赏、民间艺术赏析、戏曲鉴赏、礼仪大观等)一系列课程。这些课程可通过由以往教师讲授的方式转换为视频教学、现场体验、比赛教学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帮助大学生从更宽的视野、更高的角度和更深的程度去把握我国的优秀文化经典,从而提高大学生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其文化自觉自信。
二是要开展高校人文素质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文化理论知识的吸收消化离不开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需要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去获取。高校可从助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慈善、环保、教育、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例如可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范围延伸至城镇、社区,内容延伸至慈善、环保、卫生、脱贫、城乡结合发展以及教育等与所学专业挂钩的诸多方面,激发学生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利用转化,用以解决问题、总结经验。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加以引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①中青联发〔2017〕10号.共青团中央 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EB/OL].2017-06-01.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9/201709/t20170914_314466.html.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优良的文化环境能为大学生文化自信心的培养提供有力的外部刺激,同时,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促使培养环境更加有利。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把握学生思想状况,提高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时效性是现实所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不仅深刻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在以技术为支撑的网络背景下,伴随着意识形态渗透性质的西方文化的冲击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以及对于主流文化的认同。因此,高校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打造具有优质网络文化资源的网络化平台来吸引青年大学生,通过网络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建立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一要加强校园网站功能建设,结合热点创新文化宣传教育的活动方式。学校各种生活学习日常交流等应用型移动客户端可从服务学生的角度出发,突出人文关怀理念,在校园网络环境中营造以人为本的网络文化环境,让师生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能够切身体会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人文关怀,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
二要通过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增加意识形态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空间维度。常见的网络社交媒体如两微一端等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不可缺席的重要场所。通过在专属的用户平台上构建文化教育交流互动空间,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和多样性特征,附以公开比赛和抽奖的方式鼓励高校青年积极参与例如微电影、摄影、网文、动漫、网络创业创新大赛等具体形式的交流和学习。让青年大学生自觉成长为提升网络文明素养、唱响主旋律的合格的新时代网民。
三要通过网络文化安全建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多元文化竞相涌入,这就很容易引起网络文化的不安全性。网络文化空间的不安全性会直接冲击到意识形态教育。因此,无论是从国家、社会、高校还是个人层面,必须要具备高度的网络文化安全意识。就高校而言,要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守好高校网络文化安全的大门,引导学生提高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作为学生,要提高自身的网络文化安全素养,在网络环境中保持定力,拒绝不良诱惑,提高防线意识。
实践育人是保证人才质量,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的重要内容。一方面通过文化实践活动了解文化精神的实践来源,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国情、民情,深化其家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意识形态教育成果的体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实践活动中的价值选择,文化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价值选择、推动高校青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举措。
一是校内外相关育人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发力。校内可发挥团委、学工部等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校外可利用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和先进科技文化资源组织开展大学生校外文化实践活动。例如参观当地历史博物馆、古文化展览馆、文物遗址、参与当地社区城镇的地方特色文化建设宣传活动等。通过在接触具体现实的文物遗产的过程中,学习了解优秀文化思想的历史背景和渊源,切身感受和体会优秀文化历经时间磨砺的强大生命力,以增强高校青年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15]
二是拓展文化实践育人基地,提升实践质量。通过完善改进育人考评体系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高校之间、校企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例如传统节日活动,传统文化产品创新活动等;积极鼓励并支持大学生参与国内外文化创新研讨会、民族文化品牌创新论坛等文化交流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拓展大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大学生的文化底蕴层次,培养他们学习、发现、总结、创新的能力,从而更加充分地对传统文化精髓加以挖掘创新,创造出能够引领时代潮流发展的现代价值。此外,通过实践将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在每个大学生的脑海里,使他们具备更加开放的视野和灵活运用国内外先进文化的能力。[16]
总之,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路径探析是基于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的客观实际,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的价值遵循,更是基于实现培养合格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的根本要求。文化自信视域下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应紧紧围绕文化这一要素,通过文化载体培育文化自信心从而实现意识形态教育路径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