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野下科学传播的转变与制约因素

2019-03-18 05:37徐冠群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传统媒体受众

徐冠群

(山东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近几年,新媒体快速发展,综合排名前四的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是最具传播实力的媒体,新媒体的兴起改变了原有的信息传播路径和受众习惯,消解了严肃和活泼的界线,增强了科学与受众的互动,为科学传播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在这种大环境下,科学传播出现了新的特点与前景,但同时新的制约因素和困境相伴而生。本文拟通过新旧媒体对比分析的方法,来探讨在新媒体视野下,科学传播的发展特点与传统媒体时代不同,本文着重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的具体特征、发展前景与困境。

一、科学传播的含义及历史变迁

科学传播就其表面来看,是科学的传播,是从科学哲学和科学史领域之中新兴的一个学术领域,它与传统科普和传播学都有着密切的联系。[1]科学传播本身有双层含义,一层是作为动词和过程词表示科学信息、知识及相关内容的传播;另一层是作为科学传播这个事业的现阶段形式而存在。目前,学界业界对于科学传播还未形成统一定义,一是其含义覆盖面广,简洁的概念难以概括其本质及历史脉络;二是其作为边缘化学科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但是,从目前中国科学传播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科学传播行业已经发展成为科学领域和社会领域中一个举足轻重的分支,且在不断地进步完善,因此,为科学传播下一个详细且具体的定义对于规范管理和引导科学传播行业至关重要。探究科学传播的本质,首先需要从总体出发,回顾科学传播的发展历程。

在过往的科学传播研究中,学者倾向于将科学传播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传统科普阶段(TSP) 、公众理解的科学传播阶段 (PUS) 以及科学传播阶段 (SC)。[2]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对历史划分稍作修改,以传统科普阶段、公众科学、科学传播三个阶段梳理科学传播的变迁。

(一)传统科普阶段

从近代科学发迹以来,科学就一直被视为精英阶层的财富,由科学创造出来的新知识、新内容、新事物等,面临着公众认同的巨大难题。十八世纪,随着法国的启蒙运动及各国革命的发展,科学知识与技术终于走下神坛,成为促进生产力解放及社会历史发展的新兴力量,而科学传播也迎来了第一次高潮。二十世纪以来,科学传播突破了旧的藩篱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全面、系统的科学传播标志着其第二次高潮的到来。

二十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是科学传播的传统科普阶段。在这一阶段,整个传播学领域奉行“魔弹论”,所以科学传播表现出强烈的“机械刺激—反应”特征。首先,它主要强调科学知识的普及要从专业从事科学工作的人出发,而科学传播活动的组织管理者——政府、科学普及的其它主体的角色被弱化;其次,它被想象成简单的单向传播活动,在此过程中,作为信息接受者的受众被看作为被动地等待和接受媒介所灌输的各种情感、思想、知识的靶子;最后,这种科学传播形式不在乎受众的个体差异,只注重信息的传递,认为信息能够深刻地影响、改变受众态度,而态度的变化会导致相应的行为变化。除此之外,由于科学家本职工作为科学研究,因此这一阶段的科普行为是被视为不务正业或自降身份的一种表现。

(二)公众科学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三方面的原因使得先前传统的科普观念受到了挑战与冲击,促使新的科学传播形式问世。首先是科学负面影响造成的全社会恐慌,战争中生化武器、核武器的使用,环境污染的扩大化与严重化等问题使得人们对科学的怀疑愈发严重;其次是科学分科化趋势加快,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减弱,各分支学科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也成为必要;[3]最后是科学技术被视为第一生产力,对于战后亟待发展的各国至关重要。这时,科学传播的形式从最初的简单科普逐渐转向较为复杂的公众科学。

这一阶段,传播学完成了从魔弹论到有限效果论再到适度效果论的转变,因此,相比于上一阶段的传统科普,公众科学展现出了其新的特征。一是将受众的个人特征纳入传播考量范围,对受众的关注度有所增强。二是从侧重“接受”变为侧重“理解”。理解一词意味着不能将晦涩难懂的科学强塞给受众,而是要从增强受众的基本科学文化素养入手,即不仅要传播科学知识,还要传播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三是不再一味强调科学的正面价值,同时也让受众明白其负面影响。

这一阶段,是区分旧科学传播和新科学传播的关键阶段,自此期间积累的科学传播知识为真正的科学传播时代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三)科学传播阶段

今天的科学传播是科学普及发展的一种新阶段,是公众科学的延伸与扩展。相对于前两个阶段,这一阶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首先是科学传播由单向传播走向双向互动传播,传播主体多元化。一方面科学家向普通大众传播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公众也参与到了科学知识的创造、反哺,科学政策的制定、施行,科学体制的建立、发展过程中来。这个阶段,受众上升为公众,从接受科学到理解科学再到参与科学,主体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在此期间,作为传播活动的组织管理者的政府、从事科学工作的专业人士、科普爱好者、媒体平台等多方因素联动,使科学传播初具体系。其次是科学传播的表现形式愈加多样,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兴媒体极大丰富了公众获取科学知识的渠道,同时,公众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改变,数字化、可视化的表现形式更受青睐。最后是科学传播上升为国家文化建设的一方面,成为科学造福人民的重要决定因素。

结合科学传播的发展历程,笔者在此为科学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即科学传播为具有一定科学知识储备的人(包括科学家与普通民众)通过各种可利用的媒介(包括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向科学知识寻求者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及其自动获取信息的过程。下面将按照此定义探讨新媒体视野下科学传播的变化发展及困境。

二、新旧媒体中科学传播的特征比对

科学传播,即把科技发展的成果告知给那些科学理论、研究等所无法到达的更为广大的受众群体。在科学传播者看来,科学传播的任务就是把最新的、最权威的、主流的研究成果翻译成普通公众能懂,而且对其生活确有影响的知识。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借助媒体进行,并且根据信息的特征要选择最为合适的传播渠道。而新旧媒体因自身性质不同,在传播方面所表现出的特点也各不相同,所达成的科学传播的效果也就不尽相同,因此,媒体的选择对于科学传播能否发挥最大效用有重要作用。

(一)传统媒体中的科学传播

传统媒体是相对于近几年兴起的网络媒体而言的,是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即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的媒体,主要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4]传统媒体有其自身的优势,比如有强大的人力物力资源、丰富的传播经验、较高的权威等,但是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叙事手段很难满足人们对于科学知识的需求,其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具体来说,传统媒体的科学传播主要表现出以下几大特征:

1.权威性、严谨性和深刻性

传统媒体的科学传播一般由政府和科学共同体把控,[5]其在知识的挑选、过滤、传播中具有严谨性和深刻性。同时,由于其在信息生产流程、把关制度和监控制度等方面的优越性,使其的权威性大大增强,通过传统媒体传播出去的科学知识更容易被受众接受、相信。

2.不对称性

传统媒体是由相对封闭的采、编、发布运行体系构成的,它的传播方式是点对面、上对下的,并不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体系。在传统媒体面前受众接收信息是被动式的,单一方向的传播使得媒体到达受众的信息多,受众反馈给媒体的信息少,造成了传播结构的不对等,媒体处于信息接收系统的主导位置,位于中心向四周扩散的涟漪式传播结构。这就导致了受众与媒体之间缺乏沟通联系,受众很难从传统媒体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科学知识,其主动性大打折扣。

3.延时性

相比于新媒体,传统媒体的时效性差。在科学传播方面,报刊要通过前期的策划选题、信息收集、信息整理、文字加工、印刷出版等多个步骤来完成科学信息的传播,不仅要保证信息传播的正确性,还要考虑编辑方式等众多问题,而经过这一系列步骤,信息传播就失去了时效性,与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曲线不重合,具有滞后性和延时性。

(二)新媒体中的科学传播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6],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从媒介技术观的视角出发,新媒体是传统媒体的发展、延伸与补充,因此,其具备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比如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因此,在科学传播中,它成为极其重要的传播渠道。

1.交互性

相比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有充分的自由度和交互性。借助于先进的媒介技术,任何身份的传播者都可以进入科学传播的领域,个人可以积极地实现受者与传者身份的融合,不仅可以自由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并且还能主动地发布信息、进行自由表达。新媒体中的科学传播变革了传播的单一性和接受的被动性,从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传递和反馈的网状结构。

2.个性化

新媒体正在对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进行改造,使之成为“窄众传播”“小众传播”“个人化传播”。这意味着新媒体中承载的信息量更大,内容更加多元化,渠道的增多和内容的海量增长使得把关者的作用弱化,话题的分类化与私密化和传播载体的去中心化,使得信息知识的传播朝着分众化方向发展。在中心化的传播模式下,一种科学知识是系统的、金字塔式的传播,不仅内容选择趋近中心化,而且内容传播也多集中于中心化的传播主体手中。但是新型的个性化传播既使得科学传播的内容纷繁复杂、呈现百花齐放之势,又实现了点对点,点对面、面对面等多种交叉式信息互动。

3.多媒体性

多媒体性可以改变传统媒体传播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线性特点,即打破以往人们在接受科学知识时所采用的循序性框架,使科学知识以更灵活、更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受众。新媒体可以采取文、图、音视频、动画等各种符号形式进行信息的传播,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习惯等来使用信息,即可任取文、图等形式来获取信息。而且,多媒体性可以使信息的表现更具立体化、直观性,从而提升科学传播的效果。

4.即时性

新媒体基于全民参与和数字通信的特点,使得传统媒体在传播速度和广度等都无法比拟。全民参与使得每个人都能成为传播者,在某一科学事件发生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实现科学传播。同时,新媒体基于数字化技术,能够打破时空界限,实现高速快捷及时的传播。

三、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科学传播的转变

媒体是信息传播的媒介,从本质上来说,新旧媒体进行科学传播的内涵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其目的都是为了使受众更好地接触、了解及应用科学知识,在重大公共事件如台风、地震等发生时能凭借基础的科学素养降低损失程度。虽然本质相同,但新旧媒体毕竟是两种不同类型、不同属性的媒体,所以其在科学传播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同之处。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科学传播的传播机制也在不断地更新,笔者意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形式 、传播路径等方面来探讨科学传播的转变。

(一)传播主体的转变

在传统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主动权掌握在权威,例如政府、科学共同体等手里,普通的大众很难参与到话题、路径、传播形式的选择中来,造成了两者之间科学沟通的缺乏。作为单向传播的一极,受众总是处于被动地接受的状态,不利于科学知识的有效传播。但是新媒体的兴起,降低了大众参与传播过程的门槛与代价,为大众发声提供了新的、廉价的平台,使得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科学传播的主体。这种大众参与式的新的传播机制使得非职业化的科学传播者加入到科学传播的队伍之中,扩展了科学传播的到达面。

网络世界中,身份是以虚拟形式存在的,不论是专业的科学传播者还是草根阶级的科学爱好者,在新媒体的平台上都可以拥有话语权。每一位社会公众都可以运用闲暇时间和积累的知识在新媒体上发布、传播科学知识,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单一接受者的身份,而是在受者的基础上增加了另一主体身份——传播者,“双重身份”的定位也使得科学传播的策略发生改变。这一转变,使得科学原本的严肃性降低了,消除了科学与普通大众之间的隔阂感,拉近了科学和大众的距离。

(二)传播内容的转变

科学传播的终极目的是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精神,以提高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因此,新旧媒体在进行科学传播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大致相同的。但因为新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某些特征,使得科学传播的内容也以不同的形态展现出来。

1.从大众到窄众

随着数字化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等信息传播技术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更新换代,大众传播无论在传播对象还是传播技术上都在发生着革命性的、根本性的、前所未有的深刻革新,原先面向社会公众的大众传播正开始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窄众传播趋向。科学传播也受其影响,逐渐地朝着分众化的传播方式发展。

科学传播窄众化转变主要是因为几个缘由的影响:一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新媒体是数字化的媒体,它能提供各种各样的传播渠道。传播渠道的爆炸式增长使得人们在进行媒介接触时不能面面俱到,而是在无限的渠道中选择有限数量的渠道来接触,从中获取信息。这就使得新媒体能够实现本身的个人定制式传播服务,从而变“Broadcasting”为“Narrowcasting”。二是信息的剧增。近年来,有人用“信息爆炸”和“知识爆炸”来形容当前信息和知识的海量增长与快速更新。一方面,信息爆炸使得大量无用的、虚假的甚至价值观扭曲的信息淹没了原本有价值的信息;另一方面,信息的过载使得人们扎在知识的海洋中无法脱身,很难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用在寻找所需信息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多,这个时候,符合“各取所需”的分众传播应运而生。三是受众使用与满足的心理。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人们的注意力变得极度分散。注意是指人类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其基本功用是对信息进行选择,因此,受众就会借助使用与满足心理来进行信息的选择。

科学知识量的迅速增大、科学信息传播渠道的爆炸式增长、当代受众注意力的缺失等因素使得科学知识的窄众传播成为提高信息到达率和传播效果的基本问题。借助大数据进行用户图像描画,了解不同受众群在获取科学信息知识时的动机、需要及情感等,进行分众传播,能达到传统的大众传播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2.从严肃性到生活化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以重大科技成就、科学活动、相关政策及涉及科学知识的公共事件为主,重在科学宣传与普及。媒体集中对与此相关的农业科技、军事科技、医疗技术、能源开发和航空航天等展开正面的、积极的、宣传性的报道。例如,各媒体对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专题报道,内容严肃、自上而下、带有较强的宣传意味,与公众生活相距较远。

在新媒体环境下,虽然重大的科技成就仍然在科学传播中占主体地位,但更加重视与社会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的传播与普及,其日常化、生活化的轻松内容消解了传统媒体在进行科学传播时的严肃性和显著性。比如,科普中国推出的《注意!长期用嘴呼吸会影响颜值!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丑了……》[7]一文中向人们普及了为什么用嘴呼吸会变丑及正确的呼吸方式,内容贴合实际,轻松幽默;果壳的《5G啊5G,你是不是只比4G多一G?》[8]用最通俗易懂的文字向人们介绍了5G的特点和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兼具趣味性和专业性。这种新的内容传播形式使得受众能以更加简单、更加方便、更加深刻的方式了解科学技术,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知识的模糊了解之上。

(三)传播形式的转变

科技的进步带来传播手段的发展完善,相较于传统媒体,以数字化、网络化、超文本、虚拟性等为技术特征的新媒体带来了传播形式上的变革,具体到科学传播,主要体现在从单一、平面传播到融合、立体传播的转变。

在传统媒体环境中,三大媒体——报刊、广播、电视都有其自身的缺陷。这三者分别以文字、声音、图像作为传播媒介,这种或文或图、或声音或视频影像的单一媒介表现形式使得在整体的传播形式上相对分散,即使是以生动的视频影像来进行传播的电视媒介,因受到宣传任务、传播内容、媒介容量等的限制也很难在完整意义上呈现整个事件、传达客观信息,而且这种内容呈现的平面化、单一化使得受众的理解接受受到挑战,具有很大的传播局限性。而新媒体借助本身的技术优势,将各种信息做数字化加工,将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打造成一体的动态内容,还可以借助更多媒体形式比如动画、超链接等改变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形式为融合传播,而且通过超文本的表现形式使得原本的平面传播变为立体的、多面的传播。比如,果壳网的《今晚记得抬头看,这是15年来火星离你最近的时候》[9]这一篇文章,里面包含了文字、图片、动画等多种传播形式,以幽默诙谐调侃的语调详细地介绍了为什么火星在这段时期格外亮眼、火星冲日的不同种类、火星冲日时所表现出的现象和火星大冲之夜的月全食等,传播立体全面,引人深思。

(四)传播路径的转变

路径(path)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含义。在网络中,路径指的是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的所经过的信息通路路径;在日常生活中指的是物质生活中的道路或者抽象的办事的方法。在传播中,路径指的是信息怎样从传者到达受者。在新媒体环境中,科学传播的路径逐渐多元化、顺畅化,科学传播路径的转变,增强了社会公众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接受程度。

1.从中心化传播到去中心化传播

传统媒体主导下的科学传播常常是面对社会大众的单向传播,即中心化的传播路径,也称为塔式路径。这种传播路径的模式是单一的,信息的流通往往是从上到下,即从塔尖到塔底。位于顶端的科学共同体具备绝对优势的话语主导权,他们利用传统媒体的大众性向公众传递科学技术信息与知识,形成了线性的、等级森严的传播模式。

新媒体所表现出来的社交性、社群性、交互性使得它成为一个同时具备广泛大众传播和精确小众传播的传播平台。在这个平台中,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非线性传播路径,这种非线性传播倡导去中心化,即颠覆传统媒体所表现出的点对面的传播路径,而是发展出了点对点、面对面、群对群等新型的传播类型。在这种传播路径中,集权化的自上而下式传播变成平等交流的双向或多向传播,实现了科学知识的大面积、深层次传播。社会公众以“用户”的身份参与科学传播之中,他们按照自己的需求、喜恶来求得各自感兴趣的科学知识,同时也加入到了科技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来。

2.从“灌输+被动”模式到“服务+主动”模式

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严谨性决定了它在进行科学传播时所展示出的主体形象一定是能准确专业的理解和阐释科学现象与知识的专业人士,这虽然保障了传播的科学性,但是进入这一传播活动的门槛太高,普通公众很难参与进来,因此使得传播失去了亲民性。在这种路径下,公众总是以“受众”的身份亮相,于是传播知识的过程是灌输式的,接受知识的过程是被动的。

但是新媒体的准入门槛极低,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只要拥有最基本媒介素养和一定科学素养的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在新媒体平台中,普通的公众也能拥有传统媒体控制下无法拥有的传播权力,权威的传播特权被逐渐消解。由于介入网络的社会公众的数量不断地增加,各种传播媒介层出不穷,传播者不能再以居高临下的态度进行灌输式的传播,而是要充分考虑信息接收者的特征,转为服务型传播。在这种新的路径中,科技信息的传播者不再是灌输式的传递知识,而是以服务式的姿态进行的,而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公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

3.从议程设置到信息生产“众包”化

传统媒体时代,一种科技信息的传播往往是由政府及科学共同体所决定的,也就是说,某种科技信息和知识的普及是议程设置的结果,而议程设置的权利往往掌握在位于传播链顶端的人手中。他们传播什么,社会大众就接受什么,他们为什么附上重要性,公众就着重理解什么。在这种传播路径下,传统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众对科学议题的认知、立场甚至行为,这使得传播的权力分布极不平衡。

但新媒体平台中的科学传播打破了精英设置议程的模式,而是主张信息生产的“众包”化,即一种信息生产、传播是由众人共同完成的。在这种传播路径下,科学信息的传播是由公众的需要驱动的。例如,知乎上的科学传播,一个人提出问题后,会收到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的回答,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精英来设置议程,也可能没有专业化的传播者来进行传播普及,从而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科学传播模式。信息生产的众包,强调的是由一群人来对科学信息进行生产、审查、过滤、传播,这些“众包”者可能是像科学家这样的专业型人才,也有可能是勒庞所说的“乌合之众”,在此过程中,他们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不同领域的看法,相互补充,共同形成对某一科学现象的解释或某一科学知识的深层阐述。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在新媒体合作式完成科学信息知识传播普及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贡献者,又都是受益者,真正实现了科学的平民化。

四、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发展的制约因素

虽然新媒体背景下的科学传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将其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但是不可置否的是当下新媒体传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利因素,面对着许多发展困境。

(一)主体因素——传播主体泛化,专业人士参与度不足

新媒体的发展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在这个广阔的数字化平台中任何人都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并投入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中。在科学传播领域,这一发展趋势使得参与科学传播的主体泛化,无论是专业的科研工作者、政府机关、从事科学教育的精英,还是对科学感兴趣的普通大众,都可以参与到科学知识的传播过程。

同时,我国科研机构人员在科学知识的传播过程中参与度却显得不足,在传统媒体时代,发生重大科技事件时往往有专门的记者对相关科学工作者进行采访,而新媒体时代,科学工作者更少发声,相比之下,进行信息传播的有相当一大部分是普通民众。两者在科学素养、专业技能方面有一定的差距,使得科学信息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无法保障。更有甚者,传播主体的泛化以及专业人士的缺位可能会导致错误信息、虚假信息泛滥,为监管与治理带了麻烦。

(二)内容因素——把关作用弱化,信息良莠不齐

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信息的海量化,降低了参与传播的门槛,虽然这些特性有利于公众对信息的获取和对平台的使用,但却因为其信息的冗余和参与主体的多样化为科学传播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把关机制的弱化。

在传统媒体的传播背景下,内容的生产过程是由各级把关人层层把关的,在把关的过程中,内容的真实性、权威性、专业性得到保障。但是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信息来源纷繁复杂,使得内容五花八门、参差不齐,有很多科学信息都是毫无营养的“伪科学”,甚至产生出了很多的虚假信息,而由于新媒体即时性、裂变式的传播特点,这些信息可能会得到迅速的传播,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这种现象的存在,久而久之就会造成科学知识的滥觞,继而混淆视听、损害科学的权威性,消解大众对科学的兴趣[10]。

(三)受众因素——数字化时代下数字鸿沟的影响与加深

数字鸿沟,是指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社区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及贫富进一步两极分化的趋势。[11]数字鸿沟具体到“人”这个层次就是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因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信息差距。

相比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在信息的传播方面的确有了长足进步,但即使它拥有众多优点,但是它还是不能达到完美的科学传播所要求的传播效果,因为在数字鸿沟的影响下,每个人参与到科学传播中的意愿和能力是不一样的,处于鸿沟两端的人们在科学传播中所有的表现有着天壤之别。处在数字鸿沟低端的人往往也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在参与科学传播时他们的参与度也往往较低,主要是因为:1.他们精力有限,他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在维持日常生活的信息的寻求上;2.他们的个体接触能力和媒介素养有限,虽然新媒体的发展为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但是,他们因为无法最大效用的利用媒介而导致参与度降低。而这两点,使得他们在科学信息的了解程度上的鸿沟进一步拉大,形成恶性循环,也阻碍了科学信息在新媒体中的有效流传。

五、结语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深刻的技术变革,它凭借自己独有的特征把科学传播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促使科学传播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隐藏在科学传播在新媒体平台上迅猛发展这一表面现象背后的科学传播的困境更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加强专业科学工作者的参与程度,强化把关机制,加强监管,落实媒介素养教育,缩小不同人群之间的数字鸿沟及参与鸿沟对科学传播来说至关重要。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新媒体的崛起不代表传统媒体的湮灭,传统媒体仍具备新媒体所不具有的优势。两者在科学传播中应各自承担怎样的角色,如何通过协同合作实现科学传播质的飞跃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传统媒体受众
蜗牛看牙医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用心感动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