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秀英
赤峰市应急管理局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地震造成的危害极大,结合我国以往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经验,发现在此项工作开展过程中潜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比如:应急组织工作有待加强、应急管理体系有待完善等。而对于应急管理体系来说,其完善需从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调整等层面考虑。总之,为了提高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效果,本课题围绕“应急管理体系在地震应急救援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具备一定的价值意义。
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及质量要想得到有效提升,一方面需做好地质应急组织工作,另一方面需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但从以往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实践情况来看,在这两方面均存在缺失问题。总结起来,具体表现如下:
(1)应急组织工作有待加强。在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开展过程中,如果应急人员组织工作做得不到位,未能明确应急人员的责任,人员调动不合理,或者频繁,应急指挥不力,则难以提高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进而使灾民难以得到第一时间的救治。
(2)应急管理体系有待完善。在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开展过程中,既要加强对应急人员、灾民的管理,又要加强物料等资源的管理,确保救援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但如果应急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则应急工作的开展将会呈现缺乏有效依据、流程的问题,进而使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及质量难以有效提高。
如前所述,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存在组织、管理体系等方面的缺失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应急组织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总结起来,地震应急管理体系需完善的内容如下:
要想确保地震应急管理工作有序开展,需注重地震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根据国家以及省级政府颁布的《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以及《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条例作为依据,结合以往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存在的不足,健全地震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以此使地震应急救援工作能够有据可依。值得注意的是,在地震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建设过程中,需以“属地为主、分级负责、互相协同”作为基本机制原则,提升法律法规的适用性及科学性,使地方政府及各部门的防震减灾责任的权利及义务充分落实并明确,进一步提高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效果。
在地震事件发生之后,第一时间构建应急救援小组,明确小组组长职责,并确保小组成员包括:护理部人员、后勤部人员、药剂科人员等等。由小组组长作为领导者,明确各小组成员的工作职责;其中,小组组长需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的全面管理,加强对小组各成员的统筹安排工作;护理人员做好灾民的护理救治工作,后勤部人员做好物资方面的管理,确保物资供给的充足;药剂科人员则需确保灾民所需药物的合理、充足,同时做好信息填报工作,确保灾民获得有效救治。
人员调配和物资管理,是地震应急救援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一方面,需确保人员调配的合理性。通过紧急状态护理人员调配预案机制的构建,合理调配应急护理工作人员,结合伤员的具体病情,比如:脑外科护理人员负责脑外伤伤员的救治护理,骨伤伤员由骨科护理人员负责等。并且,针对应急救援工作的突发性、紧张性等特点,可采取弹性排班制度,根据救援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合理调配,确保各救援人员的能力得到有效发挥。另一方面,加强物资管理。地震应急救援的物资管理由后勤人员负责,例如:监护仪、吸氧接头等抢救物资,需加强管理,根据灾区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确保能够为伤员抢救工作提供有效帮助。同时,对于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比如衣服、毛巾、脸盆以及卷纸等,也需加强管理,合理发配,满足灾区人员对基本生活用品的需求。此外,针对夹板、石膏、气垫床等急救设备,也需加强管理,合理使用,确保能够为急救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提供帮助。
相关研究表明,在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中,倘若条件允许,需设置地震专用病房,并加强其管理。因此,在地震应急救援工作过程中,需加强和灾区最近医院之间的联系,通过沟通交流,第一时间将伤员送至医院。并在医院设置地震专用病房,进一步加强专用病房管理。一方面,合理设置病房床位,做好转运工作,根据不同的病房配置有针对性的医护工作人员,比如骨科病房、耳鼻喉科病房、脑外科病房,均需配置有针对性的医护工作人员,确保医护工作人员具备高水平的医疗水平或护理实践能力水平,确保地震伤员获得有效医护救治。另一方面,加强每一床位伤员的管理,做好伤情记录,加强对伤员生命体征的定期及时监测,包括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等等,以备充分了解伤员的病情。此外,还有必要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控探访人数和时间,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地震应急救援工作过程中,需明确有待改进的问题,在做好应急救援组织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管理体系,注重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及时构建应急救援小组,并合理调配人员,加强物资管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强相关医院的配合,加强地震专用病房的设置及管理等,以此使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及质量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