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记录介质发展变化

2019-03-18 01:30王翠莲
数字传媒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磁带编目数据流

王翠莲 李 勇

1.2.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50

记录介质就是在电视节目拍摄、制作或存储过程中所需要记录或存储信息的载体。如磁带、硬盘、光盘、移动硬盘、存储卡及数据流磁带等。随着拍摄设备的不断变化,记录介质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当前,广电行业普遍应用的记录介质有:DVCPRO、HDV/DV、IMX、HDCAM、P2 卡、数据流磁带和移动硬盘等。

从2010年4月开始,我台实行记录介质集中统一管理。2014年后我台记录介质基本普及应用P2 卡,作者以2010年至2013年近4年记录介质为例对台内记录介质购置的变化、记录介质额定量、借出量、归还量的变化、二次利用的变化等进行类比分析。

1 记录介质购入的变化

1.1 数量的变化

记录介质购入数量是根据台内全年节目生产规模、素材与成片的片比和各部门上一年度使用量的参考值等因素进行设计规划的,同时还要随着实际应用情况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2010年是记录介质统一管理的起步阶段,各部门或多或少有库存介质,因此安排购入的记录介质较少。2011年,记录介质的购进数量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2012年,购进数量明显下降。2013年,购带量又出现攀升的现象,但距2011年还是少了近3000 盘。如图1 所示。

2011年、2013年磁带用量较大,一是因为安全播出需要,相关部门规定每盘磁带只能录制一期节目。二是为保证录播质量,一些重要栏目基本上不使用二次利用带。三是近些年新增栏目较多,特别是蒙古语文化频道的开播应该是较大的原因。四是这两个年份上载编目任务主要进行了老旧历史资料的数据化抢救,几乎没有产生二次利用磁带。

2012年购进记录介质数量下降的原因是除上一年度播出带的刚性需要外,前期拍摄、后期编辑带还没有进入更新阶段。并且本年度针对现有重要节目集中进行了数据化处理,产生了2500 多盘二次利用磁带。

1.2 物理类型的变化

随着电视台前期拍摄、后期节目存储及安全播出等需求的快速变化,记录介质的类型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介质种类变化、存储种类的变化、带型规格的变化三个方面。如图2 所示。

图2 2010年—2013年购进磁带类型图

1.2.1 介质种类的变化

过去,台内编辑记者外出采访主要用DVCPRO-DP121-66M、 DVCPRO-DP121-33M 及MINI-HDV/DV 磁带,后期制作主要用DVCPRODP121-126L 数字磁带。近几年,随着IT 技术和电视技术的融合,非线性化、网络化节目生产方式的推进,作为以非线性记录方式的P2 卡摄像机同样被我台广泛采用。由于前期采访设备的更新,MINI-HDV/DV、DDVCPRO-DP12166M、DVCPRODP121-33M 等类型的磁带购入量逐渐减少,而P2卡记录介质的引进量在明显上升。

1.2.2 存储种类的变化

传统磁带作为存储介质保存音像资料在我台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尽管到目前为止仍有大量的节目以磁带介质进行存储,但随着我台对历史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和统计,并有序的进行数据化及编目工作的深入。容量大、质量好、便于利用、易于存储且经济的数据流磁带已是台内节目资料存储的主力,其用量从最初的不到100盘到如今的600 盘就说明了问题。2011 至今,上载编目节目资料用数据流磁带近600 盘,产生可循环二次利用数字磁带4200 多盘,清退老旧磁带约25000 盘。如果我台节目资料的存储依旧使用数字磁带,一年约需增长1.5 万盘。

1.2.3 带型规格的变化

由于台内多档播出节目的调整,即增加时长或增加播出频次等,带来的都是增加播出磁带需求数量。另外,为了保证播出质量和播出安全,播出机构规定:每盘播出磁带只允许存放单独一期节目,因此DVCPRO-DP121-126L 和DVCPRODP121-66M 这两种类型的磁带需求量还是维持在较高水平。

2 记录介质额定量借出归还的变化

2.1 记录介质额定量的变化

设备的更新导致记录介质类型在不断变化,而节目生产的变更更是导致记录介质应用数量变化的因素。为了能够使各类型记录介质的有效利用率最大化,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和制片人沟通、分析记录各个栏目的播出次数、播出时长以及拍摄题材所需的片比、前期拍摄使用机型等情况,为所有栏目制定了全年记录介质需求的额定量,也规定了其使用时间的长短。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停播或新开栏目,都会及时进行调整。以额定量为依据的发放管理,既满足了栏目使用,又有效避免了介质的闲置和浪费。2010年至2013年介质额定量借出量和归还量的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2010年—2013年额定量、借出、归还图

2010年额定量较低,主要是因为台内的介质集中管理时间短。2012年借出量超过额定量是由于台里临时任务较多以及一些特殊用途用带没有纳入到额定量计划内;另外,有新开的栏目没有定下播出日期和时长,因此未定额定量;还有不好计算额定量的样片借用需求;这些都是借出量大于额定量的原因。2011年、2013年额定量较高,是因为有些栏目已设额定量,但后来栏目未开或停播。记录介质2014年后介质最大的变化就是购进的种类减少,数量减少,而且没有设额定量,直至现在使用的介质只有P2 卡。

2.2 记录介质借出的变化

从图3 可以看出,台内这几年介质的借出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原因除了严格的管理作用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P2 卡、P2 卡移动存储单元、移动硬盘和数据流磁带的应用。从2011年开始在全台普遍应用P2 卡后,前期拍摄需要的磁带介质借用量有所下降。而数据流磁带应用的增长包含着二次利用磁带的增加,从而也部分缓解了后期编辑用带的增长。P2 卡、数据流磁带的应用不仅使节目制作更加安全、录制质量有了提升,而且还为带库节省了空间,也为台里节省了购带资金。

2.3 记录介质归还的变化

从图3 还可以看出,近几年归还量变化不大,每年归还的数量都在7000 盘以上。导致记录介质归还量少有如下原因:蒙语频道所录制的电视剧、动画片在蒙古语频道自己的带库中保存。新闻中心的汉语节目播出带由新闻中心自己保存。部分编辑要在自己手里保存资料。部分磁带丢失或损坏。

3 记录介质二次利用的变化

二次利用记录介质的数量主要依赖上载编目工作的情况而变化,主要变化有:2010年、2011年上载编目工作刚开展,回收和上载的磁带比较少,因此产生可二次利用的磁带数量不到500 盘。2012年上载编目工作逐渐走向正规,并且将新闻节目的数据化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所以产生可二次利用的数字磁带量明显增加。2013年上载编目工作重点转移到抢救老旧带型上的节目资料的数据化上,因此二次利用磁带的产生要比2012年少一些,2014年后由于P2 卡存储量大,二次利用率高,记录介质只有P2 卡。如图 4 所示。

图4 2010年—2013年二次利用磁带变化图表

4 记录介质报废量的变化

记录介质经过多次使用后其录放质量有所下降是必然的趋势。为了保证节目拍摄、制作、播出和存储质量,工作人员会不定期地将多次利用或有划痕、绞带、断裂等问题的介质进行报废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达到报废处理的介质越来越多,从最初的几十盘,几百盘直到现在其它记录介质不再使用,只使用P2 卡。

P2 卡的广泛应用也是磁带记录介质逐渐淘汰和报废增多的原因之一。由于P2 卡其安全性高,易于读写,便于携带等优势,促使很多编辑记者将用过的HDV/DV 交回,由于DV 类型磁带本身可重复擦写性能就一般,所以回收的HDV/DV 磁带基本处于报废状态。

5 记录介质管理的变化

为了满足设备不断更新的需要,工作人员对于记录介质的管理也进行了不断的调整与变化。为使编辑记者能积极主动的归还手里保存的资料带,科学合理的安排记录介质的发放,加强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及时沟通协调上载编目工作情况,把资料的完好保存、二次利用介质的生产以及记录介质的发放有机的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记录介质总购入量。

二是及时与节目部门沟通,获得停播或新增栏目的信息,并将新开栏目的播出时长、播出频率以及拍摄和播出所需的记录介质类型了解清楚,以便正常调整记录介质额定量并及时发放和回收记录介质。

三是及时将节目素材磁带按部门或栏目进行分类放置,并积极为上载编目工作者提供有关信息,使我台的节目资料能更加有效的得到保存和利用,也可适时产生二次利用介质。

通过几年的记录介质集中统一管理,现在各部门编辑记者基本上能做到按需领取记录介质,许多人还能在不影响播出安全的情况下自觉地二次利用记录介质。

记录介质是节目信息的载体,既要质优又要安全,一切影响到播出的不利因素都要排除在节目带进入播出机房之前。这就要求介质管理人员以专业化的职业精神认真核查每一批次、甚至每一本介质是否符合入机要求、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出现问题后是否具有良好的处置办法,这都是保证安全采编及播出的前提。

科学技术的发展,记录介质由于它对于记录事件发生的真实性更有说服力,有效的记录发生的过程和易于还原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变化,更能体现新闻的真实性,也利于资料的保存,因此记录介质不仅是电视媒体在应用,电台和报社以及网络媒体都在应用。

猜你喜欢
磁带编目数据流
汽车维修数据流基础(上)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汽车维修数据流基础(下)
考虑问题要全面
老磁带真的值钱吗
粤剧编目整理之回顾与展望
基于数据流的结构化功能安全分析方法
创意磁带
CALIS联机合作编目中的授权影印书规范著录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工作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