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杰 张子杰
会计信息产生于企业经济活动,是企业管理实施的现实反映,揭示财产经营管理者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状况,同时会计信息又是企业管理预测决策的依据。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而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质量是会计信息的生命线,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会计信息的质量管理。然而,2016 年7月8 日,因欺诈发行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证监会对欣泰电气启动强制退市程序,并宣布暂停上市后不得恢复上市。2014 年8 月,步森股份披露了重组对象康华农业2011 年至2014 年4 月30 日期间主要财务数据,康华农业资产和营业收入存在虚假记载,步森股份因此收到了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可见,当前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现状不容乐观。
1.会计信息失真。梳理财政部公布的数次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发现很多企业存在会计基础的规范性不足,会计账簿设置不规范,甚至有些企业存在会计违规违纪行为,例如,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2016 年合并报表抵销不充分造成少计管理费用8,578.28 万元、多计营业成本8,171.28 万元、多计存货407 万元。会计基础薄弱,企业会计行为违规,则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违背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原则,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2.内部控制不严。内部控制是企业实现会计信息高质量的保证,会计信息产生于企业内部的各个工作环节当中,内部控制的有效程度必然会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有些企业内控制度不健全,组织机构设置混乱,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明确;有些企业内控制度形同虚设,或者是内控机制设计不科学,无法真正实现内部牵制。
3.人员素质不高。一方面,会计人员的“质量”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自身工作可能会对会计信息质量造成的影响,这就很难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同时,有些财务人员不能与时俱进,缺乏收集、筛选、加工数据的能力,不擅长利用现代技术,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不能提供给使用者与决策有关的会计信息。另一方面,单位主管人员的职业素质不高,可能为了经营业绩,指使会计人员“完善”财务信息,而在单位内部会计人员的独立性不高,容易受到主管人员的影响,这就会降低会计信息质量。
美国的费根鲍姆在1961 年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在其发展过程中概念和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对于当今企业经营管理与实践,以及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管理理念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一个组织的管理工作应该围绕保障产品的质量而展开,从传统的“管结果”转移到了“管因素”、“管过程”,研究整个企业的运作过程中会对最终产品造成影响的因素,然后对这些因素实施系统性的管理,同时也强调各部门协同运作。
全面质量管理遵循PDCA 即计划—执行—检查—行动的管理程序,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对PDCA 循环进行深入研究,将其发展成为一套持续改进、不断学习的循环管理步骤。PDCA 既适用于宏观的质量管理项目,也适用于每个职能部门、每个车间甚至每位员工,在具体实施管理工作的时候都可以采取该循环,各项目标得到分解落实,以提高效率。PDCA 的四个阶段不断滚动循环,每完成一次都会有部分问题得到解决,形成新的经验积累,同时也会发现一些问题,从而制定新的质量目标,最终整体的质量水平得到提高。
1.增强服务意识。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为顾客着想”,顾客是产品或者服务质量的最终评判者,顾客的满意应该是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会计信息质量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高质量的、有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本质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会计人员要树立“为顾客服务”的意识,提高数据搜集、筛选和加工的能力,筛选与信息使用者决策有关的数据,过滤剔除干扰使用者决策的数据。
2.倡导全员参与。系统性的管理思想是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核心观点,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企业中,每位员工都需要具备系统性的管理思想。会计信息的全面质量管理,其目的是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其具体的管理活动涉及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部门。会计信息最终是以财务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它的产生要经历多个部门,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等业务部门以及财务部门,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就需要所有参与的工作人员都要有“质量”意识、“系统性”思维,要从自己的工作岗位出发,思考自身工作与最终的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对会计信息质量造成影响的具体工作事项,对工作质量严格把关。
3.注重全过程控制。传统的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往往只着眼于财务部门的会计报告生成环节,而会计信息生成的背后涵盖了一系列的活动,是一个包括物资采购、产品生产、成品销售、账务处理等完整的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产生的信息存在缺陷,都有可能给其他环节信息的生成造成影响并且直接反映到会计信息质量当中。同时,要借鉴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中的PDCA 工作循环,四个阶段不断地滚动循环,不断改进提高。
1.完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借鉴PDCA 循环的做法,重视检查阶段的评价工作。首先,要完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是实施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的依据。各单位可结合本单位实际,对具体会计信息类别进行细化完善,使其更加具体可量化。再次,组织质量评价,要合理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若存在偏差要进行科学分析,从内因上找出造成偏差的原因,以便尽快制定调整措施,确保得到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2.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强调“预防为主”,需要的是防患于未然的管理思想,因此要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从形成会计信息质量的各个环节入手,加强控制以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要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的科学性,明确岗位职责,做到不相容岗位分离。要真正发挥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作用,增强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独立性。要重视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通过内部检查,及时发现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纠正偏差,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3.加强队伍建设。全面质量管理十分重视人的作用,需要每位工作人员掌握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目标并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要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会计人员以及单位主管人员重视质量的“质量”意识和“不做假账”的职业道德素养。要引导会计人员通过不断自身学习,以掌握筛选、分析数据的能力,使其通过加工数据得到可用性强、有助于使用者决策的会计信息。同时,也要重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将先进的会计技术引入到会计信息质量管理当中,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